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小课题名称: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课题价值分析:们的小课题----《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

小课题名称: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

课题价值分析:们的小课题----《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高中生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与方式相对滞后的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紧扣“创新”二字,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开创一套先进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和一些新颖灵活的作业布置模式。

小课题报告

一)研究的方式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是通过在实验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教学实践、分组实验、跟踪调研、模拟测验、知识竞赛、资料整合与分析、理论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来完成的。

(二)研究步骤及做法:本课题按规定在一年内完成,为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我们将该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1、初期准备阶段(2012年5月——9月初):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组织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课题组活动会议记录已上传博客),讨论研究筹备课题的选题、申报、立项等工作,并将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分工:即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填写课题申请报告,并制定小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开题报告)、撰写小课题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小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等;通过考察确定了课题组成员张涛老师所在的陕鼓中学为课题实验学校,确定该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八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课题组成员张涛老师负责搜集和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和收发问卷调查表,并撰写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等。课题立项后,由课题负责人将撰写好的开题报告上传于新浪博客。

2、中期调研与实验研究阶段(2012年9月初——2013年1月底):课题组在前期完成了选题、申报、立项、开题等工作后,便开始对课题进行大量的调研与探索实验工作。

(1)发放问卷与师生座谈,对小课题进行系列调研。从2012年的6月中旬开始,课题组在实验学校老师的协助下,分别在陕鼓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代表中,召开了题为《我看高中历史作业》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学生对高中历史作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先后分别向实验班300名学生发放了两种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即《学生课前对历史作业预习情况调查问卷》、《高中生课后历史作业情况调查问卷》等(已上传博客)。课题组随后对发放的系列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回收、整理和分析,从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中普遍反映的问题是:高中生对以往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历史作业形式早已厌倦,迫切期待着新的历史作业模式的出现。因此,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基本摸清了高中生对传统历史作业布置模式的倦怠心理和对新的历史作业模式的期盼,这就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9月初,课题组在实验学校师生的积极协助下,顺利完成了调研工作,并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课题研究思路即:探索出一套符合新课改理念、适合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形式多样、新颖有效的历史作业模式。尽量减少课外作业,不走过程,不走形式,避免学生抄袭作业。同时,课题组还确定了历史作业创新研究方向:当堂的有效;广泛的涉及;习惯的养成;评价的多元。

(3)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展开课题实验。从2012年9月——2013年1月,课题组成员张涛老师和实验学校其他几位历史老师协助下,结合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高一、高二年级八个实验班内进行了分层次、分组别的新旧作业对比实验,并从中摸索出一些操作性较强且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历史作业模式。比如:“每天半页”、“禁止多写字的作业”、“X计划”、“课外影视作业欣赏”、“历史日记”等。

(4)反复对比试验,组织竞赛论坛、广泛听取意见,完善课题研究。为了完善课题研究,课题组分别又对八个实验班进行了两个单元课程的系列作业布置和成效对比研究,并于2012年10月末分别在实验学校进行了两次《创新杯历史知识竞赛》。针对竞赛以及对新旧作业成效对比凸显的问题,课题组在实验学校还进行了一次《我的历史》校园网师生论坛交流,听取了师生们许多合理化建议。

3、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2月初——5月底):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在完成了对课题的调研、探索与实验等工作后,我们对所有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概括和总结,经过分析,从中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由课题组完成小课题研究论文;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根据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申请与结题报告;同时将所有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上传到新浪博客,通过博客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5月底前,我们准备好小课题档案袋资料,上交市教研室,等待结题。

上一篇: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中有哪些重要方法
下一篇: 历史用微型课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