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书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老师推荐的考古与文博书单

书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老师推荐的考古与文博书单

书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老师推荐的考古与文博书单10. [日]冈村秀典:《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张先生以年代为经,地区为纬,对中国文明的形成阐述了如下观点:1、中国文明历史悠久

为增进同学们对历史学的了解,同时丰富大家的寒假生活,历史学院团学联席会特举办“史林探径”活动,特邀请相关领域的老师们,以书单的形式为同学们推荐历史学相关的阅读书籍。本期推送邀请了 董新林老师、 许宏老师、 刘强老师,为大家带来 考古学、 文物与博物馆

前言

考古学

历史文物研究_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

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_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历史文物研究

推荐人:董新林

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历史文物研究_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辽宋金元明时期考古重要论著: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鼐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 宿白:《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5. 宿白:《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6. 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7.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8. 徐苹芳:《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9. 刘庆柱主编:《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0.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历史文物研究_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

推荐人:许宏

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_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历史文物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1. [美]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修订版。

2. [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陈淳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6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3.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

4. 严文明:《求索文明源——严文明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 刘莉、陈星灿著:《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

6. [美]埃尔曼·塞维斯著,龚辛、郭璐莎、陈力子译:《国家与文明的起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7. [美]布赖恩·费根著,袁媛译:《考古学与史前文明》,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

8.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版。

9. 井中伟、王立新编著:《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10. [日]冈村秀典:《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

文物与博物馆学

历史文物研究_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

推荐人:刘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故宫博物院博士后

1. [美]张光直著,印群译:《古代中国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张光直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华人考古学家,该书是张先生对周代以前中国考古学的论述,核心问题是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张先生以年代为经,地区为纬,对中国文明的形成阐述了如下观点:1、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从旧石器时代到三代,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社会制度,都是延绵不断的;2、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外来因素的影响非常微弱,自成了中华体系;3、中国文明在初期是满天星斗,百花齐放;4、中国文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交流,逐渐由多元化变为一体,但又保持着各自的特点;5、祖先崇拜一直存在中国文明的发展中,萨满式的文明是中国的标志之一;6、宗法制度从新石器时代产生之后,一直延绵传承。尽管该著作在今天看来有所用材料略显陈旧之不足,体系也不如近年新作更完善、全面,但是瑕不掩瑜,其学术价值不可磨灭。

2.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北京出版社2013年版

扬之水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她在本书中运用近年来尤为史学界所重视的社会史研究方法,试图利用文献、实物、图像三者的碰合来复原历史场景中的若干 细节,恢复古代日常生活的生命 气息。这种历史细节被现代考古发掘和传世的文物、历史文献、古代诗文和绘画图像等三种不同的话语和文本相证如一时,更具有惊人的历史冲击力。收入本书的二十六题皆由名物研究入手,广泛而深入地考订叙述古代士人使用的日常生活器物,以及与此相系的生活场景、生活习俗、生活情趣的源流发展史。本书研究的对象虽然广泛涉及古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抉微钩觉却是其共同的特点,以可以落到实处的深入、细致、精微的历史细节,烛照长久以来被遮蔽的历史的冥盲晦昧之处;在古代日常生活史的现场重构中,达到宏大历史叙事所不能企及的历史丰富性和生动性。

3. [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万物》,三联书店2005年版

德国的雷德侯教授是西方研究中国艺术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一般来说,西方学者很少愿意像雷德侯那样亲自对古代艺术遗产做详实周密繁琐艰辛的田野调查,很少愿意俯身去亲自量一量古代石刻的字径,摩挲一下其风化痕迹。这个用心看似微不足道,却折射出不同的工作态度。在《万物》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作者对一个古老民族艺术遗产的深挚感情、对自己所从事研究工作的尊重以及所有读者的尊重,这正是作者严谨工作态度的缘由。

《万物》的魅力并不仅在于此,更是在于它提出了一组概念——模件、模件体系、模件化,以及从模件的角度对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独到阐释。雷德侯说,“模件化”的解释思路得益于幼年时代玩耍中国拼图的游戏经验,在经过几十年的深思熟虑之后,他才把“模件化”概念提取出来,用于中国艺术史的描述与阐释,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巫鸿:《时空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16年版

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与第一部文编集中探讨中国古美术的“礼仪”功能不同,本书的论题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

“时空”观念与表现是巫鸿近十几年集中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他认为这是另一条可供理解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线索。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

5.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进入新的世纪和时代,博物馆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功能和价值、以更新的形态和理念出现?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对此作了诸多总结和探索。本书不仅讲述了博物馆的延伸化功能——博物馆是城市文化进步、加强社会教育、改善民众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而且系统梳理了实现保护性再利用的旧址博物馆、实现考古信息展示的遗址博物馆、实现原生环境保护的生态博物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社区博物馆、实现传播方式拓展的数字博物馆新型博物馆形式,让从空间上博物馆从“馆舍天地”走向了“大千世界”,从功能上更是实现了对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积极推动。

文案|董新林老师、许宏老师、刘强老师

整理|学习实践部

排版|田书殷

图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

研究历史文物有什么意义_历史文物研究报告_历史文物研究

上一篇: 廉 敏: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真实 ——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70年的三点观察
下一篇: 阿联酋发力太空探索 “拉希德”2024年登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