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俊 成都外国语学校
【内容提要】儿童史研究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史学界早已成为显学,在中国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从史观变化、教师发展、考试需求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儿童史的研究充满着必要性,同时也存在着它极高的价值,而将儿童史课题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也可以通过散点式引入、专题式引入、开发校本教材三个方面着手,从而拉近历史课堂与学生的距离。
关键词:儿童史研究 散点式引入 专题式引入 开发校本教材
随着近年来国内史学界研究社会史的浪潮兴起,众多以前不被重视的研究领域被开发,儿童史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初具成效的课题,并且在最近几年的考试题目中也在越来越多的涉及,鉴于此,笔者就儿童史的课题研究与高中历史课堂衔接做了初步的设想。
一.儿童史研究现状
(一)关于儿童的定义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里把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一,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出生,约280天);二,新生儿期(从带结扎至出生后足28天);三,婴儿期(出生后28天到满一周岁,又称乳儿期);四,幼儿期(1周岁到满3周岁);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六,学龄期(6~7岁至女12岁,男13岁)七,少年期(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
“儿童”一词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指的是“18岁以下的任何人。”并认为每一位儿童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儿童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儿童阶段,粗放一点可分为学龄前(0岁-6岁)、小学(6岁-12岁)和中学(12岁-18岁)三个年龄段;细分可分为:婴儿(0岁-1岁)、幼童(1岁-3岁)、小童(4岁-6岁),中童(7岁-12岁)、大童(13岁-18岁)。
(二)儿童史学的定义
儿童史学是以历史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分支。儿童史学主要研究历史上的儿童的生活以及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所以,在一些学者看来,儿童史和儿童生活史几乎是同义的。当今学术界一般将儿童史归属于新社会史范畴,与家庭史、妇女史等并列,故,很多时候会称作“妇女儿童史”。儿童史最起初是家庭史的内容之一,后来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史学分支。
(三)西方国家学界研究儿童史状况
西方史学界关于儿童史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1960年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利艾斯出版的《旧制度下的儿童与家庭》,在两年后推出英译本,改题为《儿童的世纪》,该书的出版被公认为儿童史研究的起点。[]早期的儿童史以研究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为主,多采用心理分析法,依据的史料多为童装、玩具、游戏、绘画等。在那之后,儿童史研究者多对历史上的儿童及其生活作跨学科研究,更加重视对日记、书信、传记、档案等文字材料的运用。近二三十年,西方儿童史研究人才辈出,成果丰硕,儿童史在西方史学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在西方国家儿童史研究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取向,其中一个是社会建构取向,以阿利埃斯、劳伦·斯通、劳何·德莫斯等人为代表的研究,注重“童年概念”的追寻、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以及亲子关系的演变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此后直至90 年代,社会建构取向的史家将研究重点扩大至儿童与周遭社会关系上,以此探讨社会如何形塑了儿童的概念。另一个取向则是“生活经验论”取向,“生活经验论”的代表是琳达·波洛克。她主要批评70 年代兴起的儿童史研究如阿利埃斯、斯通等人的研究都陷入了“现代性”范式而不自知。虽然她并没有否认累世以来亲子关系的变化,但她并不认同“情感革命”这种“断裂式”的论断。她指出,古代到中世纪的儿童世界并不像前期史家断定的那样,充满了黑暗暴力和成人的漠不关心,对他们的处罚也并不是整体状况,而只是亲子关系诸面相之一。父母疼爱小孩自古有之,也一样期待孩子的到来,并关心他们的教育。同时,波洛克坚持认为,阶级、受教育程度、文化、宗教、道德价值等因素对亲子关系并不具影响力。波洛克的批评自有其道理,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她过于关注累世普遍共同的“人性”,也就使得儿童史不可能具有更多的讨论空间,从而直接制约了儿童史的研究。
(四)我国历史研究界研究儿童史现状
儿童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际上代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新社会史和八九十年代新文化史发展的闪光点。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历史研究界对这个课题研究甚少,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对这门“显学”,这个“闪光点”就更加知之甚少。
在这个课题方面有过杰出研究成果的学者包括:俞金尧教授对这一学科做了系统介绍,详尽介绍了儿童史领域的重要著作,勾勒出西方世界儿童史研究的编年脉络。
基于此,可以得见儿童史研究在中国处于探索阶段,而研究儿童史在拉近学生距离,升华教师素养等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价值。
二、儿童史研究的价值
( 一)史观的变化
社会史观告诉我们:社会生活史是历史研究、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人文主义气息浓厚的社会环境下,关注平凡人的历史成为当今考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儿童史又是社会生活史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而且,这个课题刚好又是前些年学术界的冷门课题。它重要,以前不受重视,现在开始得到关注,走向前台。近年,很多一线历史教师逐渐接受了社会史观倡导的“眼睛向下”的观念,教学中不仅关注各界“精英”,而且关注平民、草根。但是,从年龄结构看,大家关注的仍限于成人,而把儿童放在一边,这种“向上”的眼光不是应该“向下”转换吗,而儿童史的引入,必定会促进这次转化。
(二)考试偏向
下图是2017年北京高考历史卷的一个命题设置,考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入点,从儿童的角度来切入。这种题提取信息是两个层面,一个是全面的提取信息,整个表格里面所有的信息都有用,一方面包括孩子的年龄、孩子的称谓,以及称谓的由来。第二个是重点信息,你学过的一些和这个事情有关的,以及专业的术语。因为问题中问的是制度,材料中哪些东西关于礼乐制度,底下有礼的,底下还有涉礼的,这些就和礼乐制度有关。第二组问的是礼乐制度如何在儿童中渗透的,主要就看称谓的由来,可能有的是教学,有的是通过教育来渗透这个礼,有的是通过日常的行为规范,有的是通过仪式,给你一种仪式,建立一种仪式感,让你认识礼这个东西,渗透礼的思想。所以这是综合的提取信息。所以提取信息总结一下,主要就是两个层面,一个是要全面的提取信息,就是材料中每一句话都要重点的关注,第二个是重点提取信息,就是和你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这是第二个观点。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秉持考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意涵与化育功能,通过历史认知,强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立足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开阔视野,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成果,凸显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突出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
(三)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引入儿童史,将拉近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其感到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从而产生走近历史乃至走进历史的热情。
引入儿童史,将为中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课题,从而使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地开展起来。近年来这类学习形式重于内容,表面上热闹,实际效果要大打折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课题难找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史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
(四)开拓教师教学研究新领域,为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近年来历史教学界以教学设计为内容的赛课活动很是盛行,有的地方还提出了“以赛代培”的口号。应该说,赛课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研究和教学交流方式,但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教材上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都可以从网上和纸质资料中轻而易举地找到,而且少者一两个,多者几十个。参加赛课的教师,也有从中“拿来”一个,略加修改,便带着“自己”的设计上台“表演”的情况。原创的教学设计难得一见,而真正原创的设计却往往因包装不够而落选。
儿童史教学是全新的东西,课程要自己设计,教学资料、教学参考上没有,正是没有现成的教学设计的这些空白,可以为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大显身手提供机会,为有原创因素的教学设计的产生提供土壤。
三、如何将儿童史研究深入高中课堂
儿童史的研究已然成为当下史学界一个热门课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笔者思索着如何将这一课题研究与高中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研究落到实践中,大致的方法有三个:
方法一:散点式引入
散点式引入即在按现行历史教科书进行教学时,点点滴滴地引入与历史上的儿童相关的内容,与儿童史密切相关的有三个大的方面,在这三个方面可以做文章。
(一)社会福利
关于罗斯福新政,人民版必修二教材第117页提到:1935年,《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衔接点:新政通过法律保障儿童福利.
关于工业革命,人民版必修二教材第96页提到:英国企业界利用大工厂制度对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剥削的同时(老人教版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还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衔接点: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揭露资本家罪恶的本质,点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工业革命期间颁布法律如《工厂法》《救济法》保障儿童权益;兴办教育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条件。
(二)教育
1、关于科举制:童子试、神童洪秀全(对科举制的抨击转而引发近代农民战争)。
2、儒家思想(必修三):孔子的教育观、汉代太学、理学
朱熹认为:“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人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定本。”体现在童蒙教育内容中,即《三字经》中所要求的使儿童懂得“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的道理,进而达到“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的目的。为了使孝悌这种内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宋代学者均十分注重对儿童的正心敬身的教育,即通过敬其自身,肃其外仪,进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主张:“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朱熹从日常的衣服冠履入手,加强儿童的敬身肃仪教育,其用意是要使儿童从小养成符合封建主义的习惯,为达到对封建道德准则的“真知笃行”奠定基础。
3、童蒙教育(必修三,以宋代为例)
童蒙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周代始,贵族家庭的儿童七八岁以后,“出就外傅”接受蒙养教育。汉唐时期,童蒙教育已基本趋于成熟,但教育对象限于贵族子弟和少数平民子弟。宋以后,在教育庶民化趋势的影响下,童蒙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在总结前朝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对宋代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明清乃至近代的童蒙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加强对宋代童蒙教育特点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的原因,而且也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宋代童蒙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中介和统治者进行思想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怎样使高深的儒家性理精义俗化并普及于民间,变成村夫俗子、黄齿小儿口诵心传的人伦规范的。从而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宋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心态、文化心理、道德风貌和民众性情等。
4、宗法观念(必修一):礼乐制、家训意识、血亲意识、继承意识
5、民国时期的教育(必修一):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与措施中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必修一教材第52页提到:禁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新编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民国的宗旨,废止有碍民国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小学禁止读经科。
6、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必修一):奴化教育、全民族抗战(小兵张嘎)
7、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代的留学儿童(必修三):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几次留学浪潮。
8、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必修三):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扫盲、工农业余学校、恢复高考、法律颁布、科教兴国
9、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必修二)
随着社会的转型,特别是经济的市场化、竞争的激烈化、教育成本的高昂化,教育作为就业门槛和竞争力的象征性提高,增加了农民工子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难度。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和谐,是政府和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10、古希腊、罗马的儿童:梭伦改革中发展工商业要求儿童学习手工技艺。
11、工业革命期间儿童的教育,罗斯福新政中儿童接受教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儿童的教育(全盘西化)
(三)文学艺术
诗、词、戏曲、小说,绘画中的儿童,如《全唐诗》《全唐文》等。作为史料,唐诗对儿童史研究和教学的价值在于,首先,几万首唐诗涉及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杜甫既有诗描写自己小时候在枣树、梨树上爬上爬下,壮如牛犊走过来走过去的情况,又有诗记述调皮的南村儿童欺他老无力的情景。骆宾王七岁写下《咏鹅》一诗,也是唐朝儿童趣事。其次,一些唐诗,如胡曾的咏史诗、白居易和元稹的一些诗篇是唐代儿童的教材,无疑是将识字、读诗、学历史结合在一起的很好途径。再次,通过唐诗学习唐朝儿童史,就是学习和运用“以诗证史”的史学研究方法。
方法二:专题式引入
专题式引入即以专题的形式相对集中的讲述儿童史的相关知识,这类课通常以研究课形式呈现。例: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成长、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境遇、中国古代儿童的教育、传统中国儿童与物质生活(粗略追溯传统中国儿童的生活世界)、儿童与玩乐(展示早期儿童的玩具与游戏)、儿童与工作(讲述近代中英童工问题)。
方法三:开发儿童史校本教材
课程是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的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在课程开发的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在课程开发的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校本课程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笔者以前也曾致力于编写校本教材,鉴于对儿童史的研究初具雏形,在编写儿童史校本教材方面也在做努力,笔者认为编订校本教材存在经费问题、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困难,但校本教材的编订可让儿童史的研究更落实实践,也是儿童史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总之,儿童史研究在如今的史学界慢慢在起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这个课题,也将该课题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高度,我们作为高中一线教师,为了更好的配合当今学生主体发展的趋势,为了追求自身素养的提高,有责任,同时也有义务将该课题研究做得更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