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从远方来

历史从远方来

历史从远方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踌躇满志时写下的《浪淘沙令》。王安石知道,没有时代的烘托,也就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从古至今,哪有英雄造时势,从来时势造英雄。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没有英雄豪杰的舞台。遇到改朝换代,成王败寇,谁是赢家?既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要把握时代的命运,这样才能在时代潮流中不迷失方向。读史给人们打开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个人的沉浮,国家的兴亡,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能忘记。历史有时像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有时又像大陆法系的条文法。前者从一个个历史事件中为现在提供启迪,后者在总结归纳里指导未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可能经历所有事情,只有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无知不是最悲哀的事,偏见才是。没有大历史观,眼界会受到限制,决定会轻率做出。

读史有三个层次:

一是读历史人物传记故事,考证人物事件,研究人物的思想行为。

通过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习古人做人做事。很多人从历史故事中借鉴到做人的智慧,古人的经历可以励志,可以警示。人物传记故事对人的启发也有层次,层次因目的而异。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可以从评书或章回小说那听热闹,读人物传记故事可以让人获得很多乐趣,有心人从历史故事的读物中成为历史研究爱好者或政治家。早期的中国史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可读性很强。司马迁修史,开创了以人物传记为主的表述方式。《史记》的历史人物描述非常生动,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将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眼前,就像刚刚发生的事情。历史人物记载有时也会以偏概全,因为作者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并不客观。

二是研究历史事件。

虽然重要人物在历史事件发生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人物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改变现实状况,人物活动只是历史事件的背景。比如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原因,是因为各地藩王所拥有的实力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威胁。人们从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物的不同表现,也可以从历史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关键人物的言行可以对历史事件产生重要作用,但不能对历史走向产生作用,一个社会体系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是研究历史的社会体系和发展方向。

研究社会体系以及走向,才知道为什么有的国家会兴旺发达,有的国家会衰落灭亡。研究历史的最高层次虽然不如读人物传记那样有趣,却能帮助人们看清社会发展方向。因此,从宏观角度研究历史,已经不仅仅是历史,而是进入社会发展史的领域了。宏观读懂中国历史,可以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中国古人的思想实践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发展进程。

厘清历史发展规律,总结社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读懂历史你就能抓住过去、把握现在、认识未来。然而,史实与认知常常不完全一致。有时候,事实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其中既包括了当事人的行为,也包括了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旁人若按照想象或者需要进行评论,反而歪曲了事实。

春秋时期,孔子率领弟子游说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两国间。挨饿几天后,断粮的弟子们总算找到了一些米。颜回在灶房烧火做饭,饥饿的子贡却向孔子告状说,颜回偷吃了口米饭。孔子相信颜回的人品,但依然希望颜回能够解释清楚。颜回说,打开锅盖时不慎将烟灰掉在了米饭上,扔了可惜,只好把粘了灰的米饭顺手抓出来吃了。孔子感叹道,亲眼看见的事都不能反映其真相,更何况是口耳相传的。

爱德华·卡尔说:“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研读历史的困难之处在于,人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发展规律哪个更重要。

历史屡次证明,关键人物能够改变历史事件,但历史进程终究会在拐了一个弯后又回到原有的轨道上。个人可以决定历史事件,但是,个人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就像曾国藩,可以通过一己之力让清朝再回光返照几十年,却不能挽救清朝灭亡的最终命运。一个王朝即将覆灭,英雄豪杰难以拯救;一个时代即将兴起,时无英雄可使竖子成名。

假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能够一帆风顺,大概率可以。然而,开创一项事业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战胜敌方阵营易,对付己方阵营难。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失败的苗头从自己阵营内滋生。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历史上有的改革能成功,有的改革必然失败?是改革者主观因素造成的,还是社会客观因素造成的?

人们知道,任何统治者都不能拍脑袋做决策,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条件。统治者是否发现问题是一方面,能否解决问题又是另一方面。社会上有不少人能看到问题,并且下很大决心要解决问题,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很不对路,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失败了就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原因,否则就会一次次失败,循环往复直至灭亡。

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时认为,中国历史是一次次朝代重复没有进步,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的统治者总结前朝失败的教训,防止再一次重蹈覆辙,然而又会有新的问题发生。

汉朝总结秦朝失败的原因,开始注重民生,“修生养息”,但在土地兼并的问题上陷入困境。

东汉为了削弱外戚势力启用宦官予以牵制,结果造成宦官专权、党争不止。

唐朝统治者因经济负担加重,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从此种下了藩镇割据的大患。

宋朝总结了唐朝灭亡的原因,认为必须对军权加以节制,反过来又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清朝政府看到了明朝对农民赋税过重,全面推行了“薄税轻徭”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反而造成了人口“爆炸”。

古代中国在统治上越来越成熟,结构越来越稳固,促使中国社会体系越来越僵化。

当时间进入19世纪近代西方工业革命阶段,在世界大变革来临之际,中国以往的所有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再也不能发挥作用时,中国古代所构建的社会体系轰然倒塌。

新中国的成立,不但是多种政治体制大博弈的结果,也是多种政治势力大博弈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面临着几千年未有的三大变局: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私有的自主经济向公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中国人民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找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三大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国际政治的盟国化;全球化下的经济碎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通过一篇篇文章,也许你就能找到答案。

文章源自《历史沉思录》,作者孙剑飞,首次发表于知乎平台。

附文章目录——

前言——历史从远方来

第一章 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

第一节 权力的有效制约是防止社会动荡的砝码

第二节 中国的官僚体制特点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族化官制

第四节 隋唐以前的专制官僚制的人治特点

第五节 隋唐以后的官制向制度化发展

第六节 强势集团内斗对社会稳定的破坏

第七节 皇帝手中的“枪杆子”

第八节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第二章 官僚体制下的公权与私权

第一节 农民起义军的愿景

第二节 官府应成为社会的定海针

第三节 官场的好处加速官员功利化

第四节 从贵族到平民的官制演变

第五节 苛政是百姓的痛

第六节 君臣间的猫鼠游戏

第七节 战争是门带血的生意

第八节 博弈中的民族大融合

第九节 外交手段扩展国家生存空间

第十节 权贵的罪与罚

第三章 变法是统治阶级的艰难抉择

第一节 改革原动力来自于统治者的生存危机

第二节 统治阶级的“王道乐土”

第三节 法律首先应该抑制强势集团

第四节 改革的措施和节奏关乎成败

第五节 光明与黑暗的艰难抉择

第六节 政治的平衡术

第七节 改革永远在路上

第四章 国民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宗教情结下的祈望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思想大解放

第三节 国民精神的多重性

第四节 儒家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上)

第五节 儒家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中)

第六节 儒家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下)

第七节 不同文化是思想冲突的社会基础

第八节 文人士大夫的得与失

第五章 人性的社会属性与自然本能

第一节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第二节 好高骛远是人生大忌

第三节 伪装欺骗大师的密码

第四节 话语权是领导的

第五节 想美事的人栽的跟头更大

第六节 要害之处在于背后不可言表的隐情

第七节 深入对手内心才能战胜对手

第八节 当事者最想隐瞒事实真相

第九节 情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第六章 社会发展启示录

第一节 权力特点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自然反映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健康增长是社会稳定器

第三节 政治正确的历史选择

第四节 生产方式的跃进加速了国家间的竞争

第五节 社会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式

第六节 全面消除贫困化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仁政

第七节 大国的战略布局

第八节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中长期波浪理论

上一篇: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化遗产研究
下一篇: 习近平谈世界遗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