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分为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
专家学者们围绕
“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
“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十三陵区域发展与文旅融合”
主题进行线上研讨
为明文化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助力新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明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顶峰
“昌平区拥有两处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和居庸关长城。最近,明史研究受到热捧,很多地方相继成立了明文化中心。此次成立‘明文化研究智库’和‘全球明文化社团联盟’,将对中国明代文化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我非常期待。” 昨日上午举办的2022明文化论坛上,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明文化在昌平十三陵地区体现得更为集中、典型。明朝时中国传统社会走向巅峰,并在发展中出现了近现代因素,开启向近代、现代转型。而明文化的发生正是依托于明朝的历史。明文化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顶峰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开始向近现代转型的文化,开始与西方接触、碰撞、交流、融合的文化。
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例如,在经济上,明朝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到巅峰,《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都反映出当时最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发展状况。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认识到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明代已经走到了近代科学的前沿。此外,明清小说的出现,也可以归结为明朝的传统文化走向顶峰,同时开始向现代转型。
“我们的明文化研究一定是立足于整个明朝历史的研究,明文化的文物遗址和文物的保护一定是立足于学术研究之上。”毛佩琦说,我们要立足于现代面向未来,发掘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发展当中的地位,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掘出来,让中国人共享,让世界人共享。
从世界史视野审视明代的历史地位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表示,明代所处的时代,正逢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而开启“大航海时代”。从这个时期开始,世界性的格局逐步形成,世界各地在“大航海时代”的席卷下,也逐步地从“地域史”被纳入到近代意义的“世界史”之中。要讨论明代的历史地位,就离不开从世界史的视野来审视明代的历史地位。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陈支平
明初中国国力的鼎盛时期,正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中国的手工商品在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中具有价廉物美的竞争优势。而大量中国手工商品的输出,还为西方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可以说,中国商品为十七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万历时期,即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欧洲陷入经济萧条,大西洋贸易衰退,以转贩中国商品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发展为世界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中国商品大量进入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界市场贵金属相对过剩与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的不平衡状态;由嗜好中国精美商品而掀起的“中国热”,刺激和影响了欧洲工业生产技艺的革新,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陈支平认为,明代稀疏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其他新因素,尽管没有显现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但却是一场中国式的“原始工业化”。不过,明代中叶以后,“原始工业化”开始迅速退潮。“明代历史既透露了中国历史前进的生机,又给后人留下扼腕叹息的遗憾。重温和借鉴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明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认为,明文化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做出了很多创造性贡献。此外,明文化还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彭勇
彭勇介绍,阳明心学、明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明代突出的创新代表。阳明心学不仅在明朝中期有巨大影响力,甚至到了明末清初依然产生很大的影响。《明史·儒林传》讲:“门徒遍天下,流转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艺术方面,本次明文化论坛中展出的明十三陵出土文物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中能看到多姿多彩的明代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方面,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里面记载的中国造纸术、瓷器技术,对近代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明朝历史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页。
不仅如此,明文化还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彭勇介绍,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加强了对北京的建设与改造,在昌平区除了营建陵寝,就是疏通京杭大运河,其中大运河最北端起点就是位于昌平的白浮泉。彭勇介绍,大运河在明清时期被定位为政治的稳定线、经济的补给线、民族的交融线和文化繁荣线,对于北京,大运河更是为政治稳定、军队供给、北京军民经济需要提供了坚实基础。
活化利用十三陵文化资源
在昨天下午举办的《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分论坛上,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高寿仙就深化明代宫廷文化研究、助推十三陵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进行了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
高寿仙
高寿仙表示,明十三陵是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其明代建筑和文物无论在规模还是内容上,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他认为,明文化的代表则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宫廷文化及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两者各具特色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宫廷文化为例,高寿仙认为,宫廷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作为最高统治阶级的皇室贵族及宫廷大臣,而其民族成分、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无不关系到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的制度与实施,因此宫廷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高寿仙认为,作为明代宫廷文化重要代表的明十三陵近年来在活化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昌平区对明十三陵也制定了非常宏大的规划,若能顺利落实,肯定会为明代宫廷文化的呈现和展示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高寿仙同时提醒,要注意宫廷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需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以活化利用的精华内容和积极元素,然后以十三陵的文化资源为支撑,借助当下丰富的科技展示手段,把十三陵建设成明代宫廷文化企业的重要场所,将十三陵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
在“明文化价值挖掘与创新提升”线上分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研究馆员徐斌在发言中说,元明之际宫城地区的时空变迁,是北京城市历史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元大内到明北京宫殿,先后经历了元大内、燕王府、西宫、明北京宫殿四个时期。其中,元大内、燕王府、西宫的位置,历来存在争议,而明北京宫殿的位置则是确定的。“这就启发我们从明北京宫殿的营建入手,尝试梳理这一时期的变化,寻找判断元大内、燕王府、西宫位置的依据。”围绕“明北京宫殿营建时间新考”,徐斌给出了个人见解。
故宫博物院
宫廷历史部副研究馆员
徐斌
“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气质,在当前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中许多核心思想内涵、传统道德、人文精神都是经过了明文化的洗礼而发展完善起来的。”在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刘少华看来,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既是明文化的创造者,又深受明文化的影响。明朝是个开放的时代,挖掘和弘扬明文化对于北京规划城市建设、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气质、传承城市文化有重要意义。
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刘少华
此外,专家学者们还分别围绕方志对明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昌平与运河,明文化的特点、地位和价值,明北京宫殿营建时间新考以及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视野下的明文化研究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文物是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串神奇的密码,通过挖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解锁其中的秘密,可以不断地提升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线上分论坛上,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肖东围绕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引下的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工作思考”为主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并以明十三陵的文创雪糕为例,表示,随着时代发展,文创产品、视频节目、舞剧等不同形式的生动演绎,把文物的价值内涵显露出来,让大众发现、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历史记忆的保护。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肖东
专家学者们还围绕走出定陵发掘的历史困境、基于遗产价值分析的明清皇家陵寝展示利用提升路径研究、明十三陵陵监的调查与研究、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实践等内容展开交流,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创新。
在谈到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时,南京实迹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说,2021年,北京明定陵入选中国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半个多世纪来,“定陵发掘”一直处于争议的漩涡中。“不可否认的是,那场考古行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厚且多维的遗产,投射出中国考古发展的特殊时期与明代物质文化认知的高光时刻。”朱伟认为,重新审视定陵发掘成果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走出“历史困境”,更好地传播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南京实迹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伟
十三陵区域发展与文旅融合
用好十三陵区域资源,讲好十三陵区域故事,护好十三陵区域文化,是“十三陵区域发展与文旅融合”分论坛上专家们的共识。专家学者们围绕十三陵文旅融合的创新思维、十三陵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规划设计、十三陵地区古树文化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十三陵区域发展与文旅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中心所长
冀林
十三陵镇自然条件优渥、历史文化厚重,谈到十三陵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中心所长冀林、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闫恺一致认为,对于十三陵镇来说,风貌是历史文化在风貌层面的延续和传承,结合自身特征,在整治提升中提炼出陵、城、山、水四大要素,以明十三陵保护为主要脉络,遵从山形水势打造文化与自然共生、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城镇风貌。
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
有限公司规划师
闫恺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田林表示,近年来,昌平区十三陵在明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提高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明十三陵长期以来一直是明文化的承载地,是我国北方研究明文化的首选之地,“明文化既是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弘扬明文化优秀传承,将之融入当代生活,吸引社会人员广泛参与,使文旅深度融合,让名文化研究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田林说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田林
文化遗产与新媒体
“现阶段,除了加紧针对中国古建筑的保存技术研究外,有必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依然存在的古建筑快速、准确、完整的保存其几何形态。”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为主题的线上分论坛上,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戴俭以三维信息采集技术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给出自己的见解,“三维激光扫描测绘非接触、快速、准确、高效、全覆盖的信息采集能力,正在逐步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修缮领域。”
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戴俭
谈到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北京东方红学校校长付彦军表示,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对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教育,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关键问题。“我认为昌平区应该以明文化论坛为契机,结合区域特点,打造居庸关教育论坛、居庸关企业家论坛、农耕文化论坛,结合新媒体多种方式集中推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付彦军说道。
北京东方红学校校长
付彦军
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还围绕文化遗产与新媒体、文物+新媒体、让文化遗产因为新媒体而年轻等内容进行探讨,专家们纷纷表示,要在立足昌平区丰富的历史资源的同时,互相借鉴,放眼未来,让名十三陵的故事永远传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