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为什么要去火星:NASA的空间探索历程》:伟大的火星之旅

《为什么要去火星:NASA的空间探索历程》:伟大的火星之旅

《为什么要去火星:NASA的空间探索历程》:伟大的火星之旅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关于火星的课文,题目早已忘了,内容大概是关于火星与地球环境的相似性,并对人类移民火星作了深远的展望。那时便对火星移民计划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关于火星的课文,题目早已忘了,内容大概是关于火星与地球环境的相似性,并对人类移民火星作了深远的展望。那时便对火星移民计划产生了浪漫的想象,看了《为什么要去火星:NASA的空间探索历程》这本书,则使得儿时的想象落地为具体的科学步骤。

NASA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机构,从上世纪60年代起便开始筹划火星之旅,本书追溯了这一富有历史创举的进程,从刚开始的近天体探测飞行,到如今的漫游者登陆寻找生命。

正如作者所言,尽管政治风云变幻,NASA及其盟友们仍选择在火星探索方面坚持奋斗数十载。虽然有重重障碍,但火星探索计划仍取得了众多成就,见证了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的坚持不懈。而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奋斗,他们个人和所在的机构曾执行过许多艰巨的任务,推动他们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火星的魅力及其与生命的关联。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两部有关火星探索的电影

其一为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电影讲述了主角在一次科考任务中不幸被丢弃在火星,依靠自身渊博的知识和不屈的意志坚强地存活了下来,并等到了救援成功获救。科幻片的核心并非在于精彩刺激的动作和高潮迭起的剧情冲突,这些都是观众走出影院会遗忘的东西,真正能够留在观众脑海中的东西,才是衡量一部科幻片的价值所在。也许科幻片的核心便在于“思考”,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对生存状况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火星救援》最可贵的就在于此,主角在面临绝境时坚强乐观的精神,队友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地球机构时刻不停的营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二为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火星任务》,电影讲述了因四名宇航员在火星上遭遇风暴袭击,其他宇航员远赴火星予以援救的故事。故事结尾这几名宇航员发现人类竟是火星人的后代,从而主角不愿返回地球,决意去寻找那失落的火星族群,也就是人类的祖先。结局虽然脑洞大开,但导演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不由得我们不震撼。影片更像是一部简短的太空史诗,它用诗意的想象和磅礴的气质展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举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文情怀。

人类在漫漫时光长河中的转瞬即逝,在浩瀚银河中更是“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这种微妙而又无法述说的悲壮,这种茫然而又无所适从的苍凉,在阅读这本书或者看那两部电影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既寻得了归宿,又觅得了寄托。

上一篇: 深入探究的度
下一篇: 最新探索目标:发现上万颗系外行星,至少包括50颗地球大小系外行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