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说课稿)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 说课稿西宋集中学历史组 蔡永梅今天我为大家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的第8 课辛亥革命 。

1、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 (说课稿)西宋集中学历史组 蔡永梅今天我为大家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的第8 课辛亥革命 。我将从 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四大方面说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是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新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

2、下: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内容属于运用层次。本课教材安排了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和武昌起义两个子目的内容。 两项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与递进的关系, 在 掌握辛亥革命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引导学生建构辛亥革命的历史轮廓。 (识记理解能力)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观虚拟辛

3、亥革命纪念馆,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理解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通过列举大事年表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通过历史图片、文字或表格材料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振兴中华 ” 的高度责任意识,树立为民族的振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

4、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辛亥革命的准备、爆发及影响。依据 : 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是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而教材中的每个环节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部分,无法拆分,故将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作为重点。难点: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依据: 教材两目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 孙中山的建党活动和武昌起义是作为一般了解层次提出来的, 而历史意义是作为运用层次要求提出来的, 这种安排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 提供史料, 引导学

5、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 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优势) 八年级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 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 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的形象性、 生动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劣势)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教法根据新课标要求, 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 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重点采用 图片教学法: 图片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与语言文字比较, 学生对图片信息接受得快,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6、 本课的优势也在于图片资料丰富, 故选用这一方法。 情景设置法: 创设历史大事年表,让学生亲近走进历史。心理学家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占70%,如果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信息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所以在本课中虚拟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去感知辛亥革命的史实。 探究法 :通过问题探究的模式,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学法本课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资料容易收集,因此课前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 要求学生收集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 以锻炼学生收集

7、整理资料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1、观察学习法:使学生能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能与所学内容联系。2、讨论探究法:在课堂讨论时,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3、 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如何将以上的分析落实到教学设计中。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紧密结合的四个环节。(一)导入新课:PPT展示:血铸中华-辛亥革命纪念馆图片以及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 引发学生对伟人的追思。 以带领学生参观虚拟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设计虚拟空间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展厅。设计意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想象来创设教学起始

8、情景,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二)新课展厅一:走近先生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设置学生活动环节:孙中山的伟人面和平凡面。引导学生讲述先生的故事。学生活动:我眼中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伟人面和平凡面设计意图 :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历史人物, 在这个环节将话语权交给学生。 将主题定为孙中山的伟人面和凡人面,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多视角了解先生,使历史人物血肉丰满起来。展厅二:寻访先生说明:本展厅是这一课的重点所在,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学生活动 1: 自主阅读课文, 分组合作, 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探寻先生的足迹。引导学生

9、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举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迹 (可用表格、 图示或列举法) 。设计意图: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2: PPT展示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给这幅图片配上一段说明文字。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图片配文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引出中国同盟会这一重要知识点。PPT:辛亥革命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将学生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过渡: 同学们, 同盟会成立后,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都失败了,直到 1911 年的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创设历史情境:武昌起义大事年表,在这个过程中将一些大事

10、强化推出,给予学生一种历史的震撼力, 引发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 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进程。设计意图: 提供富有历史细节的、大事年表式的材料,营造亲历历史现场的气氛,让历史变得鲜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展厅三:缅怀先生说明:本展厅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分组探究的讨论活动来突破难点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PPT:展示江泽民主席在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的讲话,引导学生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设计意图: 从历史现象到提炼历史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提供的材料,论从史出,攻破难点。PPT:在学生回答讨论的基础上,用文字强化这一知识。巨大功绩政治:结束了两千

11、多年的君主专制,沉重打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众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社会风俗: 革除旧俗, 追求平等。 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三)作业布置巩固 1:孙中山大事记(展现几种表达方式)巩固 2:小明的爷爷是台湾老兵,近日他回乡探亲,小明问他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 “我是民国 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设计意图: 这样做是根据教

12、育学中的巩固性原则,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教育是为现实服务的。 因而在作业布置上, 充分地注重教育的现实性。(四)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重点, 更是一节课的灵魂。 既是重点就不能过于繁琐;既是灵魂就不可过于平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是这样进行板书设计的: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大事年表:年代事迹评价1894组织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1905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1911领导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成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问题设置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注 重知识有效落实,又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注重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 较为充分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由于时间限制,有些问题没有预设的深入, 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 仙桃:探寻历史足迹,感受文化魅力,追随未来发展
下一篇: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