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天眼”发现了什么?探索瀚海星辰的精神密码,源自两千多年前亘古的『天问』

“中国天眼”发现了什么?探索瀚海星辰的精神密码,源自两千多年前亘古的『天问』

“中国天眼”发现了什么?探索瀚海星辰的精神密码,源自两千多年前亘古的『天问』1.天眼发现了什么?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天眼”FAST通过“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优先重大项目,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1.天眼发现了什么?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天眼”FAST通过“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优先重大项目,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并将其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矮星系。该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引发国际天文界广泛关注。随着性能提升,“中国天眼”的科学潜力正在进一步显现,将为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作出贡献。

快速射电暴是什么呢?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FAST首席科学家解释:它是一个不重复的、毫秒量级的脉冲,而且非常亮。它们来自宇宙深处。这种爆发在较弱时,千分之一秒内就相当于太阳一小时的能量,在较强时则相当于太阳好几年的能量。因为它离地球比较远,所以到达地球时它看似是一个比较弱的无线电信号,但实际上它在爆发的时候是非常亮的。

2007年,人类知道了银河系外存在这种神秘的爆发。2012年11月2日,快速射电暴源121102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的观测数据里。

对于大众来说,宇宙深处是个巨大的谜。

科学家运用“中国天眼”,展开对宇宙奥秘探索,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人类的征途,是广阔无垠的星辰大海。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_宇宙探索人类历史多少年_人类探索宇宙历史

两千多年前,亘古的『天问』,至今回荡在耳畔:『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_宇宙探索人类历史多少年_人类探索宇宙历史

两千多年后,人类探索无垠宇宙,征途是星辰大海

……

从屈原的『天问』、敦煌的『飞天』到当代的『中国天眼』问天,中国『飞天』,无不展现出中国人乃至人类对浩瀚星辰大海探索的激情,与支撑这份宏大理想的诗意。

仰望星空,脚踏大地,天眼“问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将上下而求索”。

2. 中国天眼到底什么样的存在?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天眼”是什么?相信好奇的人不少。

科普的意义由此凸显。

通俗地说,“中国天眼”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也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天眼”的建设,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有科学家曾经如是鲜活地给大众“科普”:天眼其实是一个直径500米的金属面板。如果我们往里面灌满水,那么全世界的人至少都能分到两瓶。但是它装不了这么多水,因为它有很多0.5厘米左右的小孔洞,这占到了它50%的面积,所以水是可以漏下去的。

这就是“中国天眼”超级的外形。如一只巨大的眼睛,瞭望宇宙深处。

具体来说:

“中国天眼”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是由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天眼”采用了中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结合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稳定而独特的地形条件,从而建设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天眼”,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5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宇宙探索人类历史多少年_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_人类探索宇宙历史

3. 天眼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或将发挥什么作用?

据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介绍,“中国天眼”已向来自全球14个国家、27个科学项目提供科学观测时间。

据报道,2020年初,天眼才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国家大科学装置。2021年,它第一次向国际开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利用天眼获取的数据,催生了超过100篇国际论文,包括5篇《自然》、1篇《科学》、1篇《自然·天文》等。

中国天眼催生了100多篇文章,在这些文章内,最活跃的是从脉冲星中衍生出来的新领域——快速射电暴。

4. 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有哪些超级工程值得关注?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有哪些领域需要更深入的探秘?

科技是民族复兴之源泉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肖英峰曾撰文指出,科技是历史的杠杆,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来却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人类社会进入科技的密集发展期,前沿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颠覆性创新呈现几何级增长并快速渗透扩散,各学科加速交叉融合,关键技术突破多点齐发,核心技术群体跃升。科学技术在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愈加凸显,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

有科学家说:天眼是一个给人以深刻印象的钢架工程。但如果你的眼睛能够透视这个金属板和土地,你会看到底下的几十万根光纤,这是一个现代化、高科技的科学装置。

中国天眼所代表的,也是中国这十年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典型缩影。

在6月6日的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如是介绍:悟空、墨子、慧眼等一批科学卫星提升我国空间科学国际竞争力;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科研利器……

其中就有“中国天眼”。

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近十年,中科院累计向社会转化了约11万项科技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例如,“曙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等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了商业化,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安全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

在工程科技方面,这十年,也是我国进步最大、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据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介绍:这十年,我国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级工程,从载人航天到深海探测再到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

承载中国符号的超级科技创新成果、超级工程……是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有哪些超级工程值得关注?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有哪些领域需要更深入的探秘?

探寻答案的过程,蕴藏着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更蕴藏着中国人的“问天”精神。

有关科学家说,“‘中国天眼’的搜寻之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

在探秘浩瀚宇宙星辰的征途上,“中国天眼”的不断发现,将载入人类探索宇宙的煌煌史册。也将载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史册。

上一篇: 汤因比的宗教文化观
下一篇: 这个世界和我有什么关系|探索宇宙了解人类的未来世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