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引领并拉动了课程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及基于核心素养体系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我国参考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并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应当看到,核心素养是基于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不能直接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作用,对中学生的培养主要是靠学校教育实现的,归根结底是通过各个学科课程进行的,所以有效衔接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育中,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目前就核心素养的研究情况来看,多从宏观层面上论述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对学科素养中具体构成要素的研究力度则比较薄弱,整个研究系统尚待完善.鉴于此,文章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素养为研究主题,旨在厘清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内在联系,进而过渡到对历史学科中具体素养的研究,探讨学业质量标准下的具体培养策略,丰富历史学科素养的相关内容.为完成研究课题,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包括各类教育专著,学术论文及网络资源等,从中寻找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另外,在分析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时,结合教育实习经历,收集整理了能反应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养成状况的答题卷,力求找到真实的一手材料,增强文章的可信度.文章主要分为"核心概念界定","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养成策略探讨","结语"等四个部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解释素养的养成状况进行了至上而下的探讨,根据历史学科所确定的培养标准,论述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实施策略,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真实的历史课堂服务,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了.
展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