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的客观性:汉森观察渗透理论研究.pdf 3页VIP

历史的客观性:汉森观察渗透理论研究.pdf 3页VIP

历史的客观性:汉森观察渗透理论研究.pdf 3页VIP历史的客观性:汉森观察渗透理论研究.pdf,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第 1o卷 总第4l期) l~(mlofInnerMa-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 1o卷 总第4l期) l~(mlofInnerMa-~ 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S~cialScienceEdition) Nn 5 2008(VoL10 Sum Nn41)历史的客观性:汉森观察渗透理论研究● 陈永丽(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摘 要:历史是否具有客观性是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汉森的 “观察渗透理论”一方面不仅为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我们更深入的探究历史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性的方法论依据。本文认可了汉森的 “观察渗透理论”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分析认为认识主体和 “先在”的理论并不会改变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关键词:观察渗透;客观性;主体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4458(2008)05--0319一O2国的历史学家毕尔德明确指 出,历史认识不是客观的,因为历史学家不可能像化学家那样观测对象,他对过去的记录也从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到浪漫主义的德国历史哲学,都是残缺不全的,必须从这些局部的记录中作出选择,必须按 回答和探讨过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最早开始使用 “历史照他所报告的结果安排材料,在构思时必须把一个实际并不 哲学”这一概念的伏尔泰认为,历史学家的责任不是用虚构存在的结构强加给过去。而且,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历史学 的轶事和神奇的传说取悦于读者,而是必须把历史上渗进的家能够对 自己的工作采取公允的态度等。这些观点集中代 这些东西加以剔除,使之成为人们真实的历史。历史的客观表了相对主义的立场。当然,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对历史 性问题是整个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最重要而又最具争论的焦客观性的这种相对主义观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柯 点问题。林伍德主要指出了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方面,认为历史是关于早在 17世纪,笛卡儿就提出,历史认识是没有客观性无限整体的知识,只有参照整体计划的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才 的。他在 《方法谈》中指出,甚至最真诚的历史,即使它们没能达到对这个整体的理解 ,但这种联系又永远是不完全的, 有完全歪曲事实或夸大事实的重要性,也总是非常普遍地作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实际上出现的每一部分,所以也就无 出一些删减。这样,字面上的东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情法真正理解历史的整体。他还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况,而用这些材料中的内容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则容易使人陷都是在历史学家的心灵中重演过去思想的历史。

历史学家 入 “中世纪游侠骑士浪漫式”的放浪行为,作出超过他们能力 的计划。维柯批判了笛卡儿的观点,提出了 “真理就是创造” 不是依赖外在的材料 ,而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有关的事实材 的命题 ,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人类 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料必须根据这种标准受到检验和批判。 类来说,历史是可以认识和理解的。因为人类既然创造了历与相对主义观点截然相反,实证主义则认为,历史不应 史,所以就能理解 自己创造历史的意图和方式。但同时维柯成为浪漫主义的臆测和虚构,历史学家的任务是确立过去的 也看到 ,历史可以认识和理解并不能完全保证历史认识的真事实并努力去解释它们。由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自然的过 实性,因为人们在认识历史时有可能落人一些由于人类 自身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 自然科学的方法即实证的方法同 偏见而造成的陷阱。为了克服人类 自身的偏见,针对人们往样可以运用于历史。人们有可能从历史事实中发现规律,达 往按 自己目前的心智状态来理解前人的心智状态而使理解到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例如 ,亨普尔指出,历史解释的 目的 失去了历史感。维柯提出,人类只能历史地理解存在,因为在于表明,事件不是机遇问题,而是可以根据某些先行的或 人们的心智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同时的条件加以预料的。他所谓的预料不是宗教的预言或20世纪的西方历史哲学在历史的客观性问题上存在着神谕,而是理性的科学的预测,是以一般规律为前提的。亨 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一种是以柯林伍德等人为代表的相普尔由此提出,根据一般规律就可以准确地解释具体的、特 对主义观点,一种是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绝对主义观点。美殊的事件,这就是著名的亨普尔覆盖律思想。根据他的思* 收稿 日期 :2008—08—22作者简介:陈永丽(198O一),女,山东潍坊市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 1o卷 总第4l期) 想,历史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之间没有区别,它们都只有依靠生的,而不像自然科学的对象那样是死寂的。历史认识作为一 普遍概念才能说明它们的课题 ,而且与物理学和化学一样, 种认识,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具有主观性。在对社会历史 历史学也可以把握 自身研究对象的独特个性。认识的过程中,历史学家们以其内在的尺度和特有的思维方式,认识历史客体并将其 自身因素融合于认识结果之中,而使历史认识不可避免地打上主体的“印记”。

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那么历史究竟有没有客观性呢?在当代,这个问题依然被不是以一张白纸般的主体状态开始,而是带着自身的知识背景、 西方学者所关注并采用不同的模型的方式来解释。在 1958年价值观念和认识 目的指向一定的认识范围。历史认识渗入了历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的先驱汉森在他的 《发现的模式 一书中就针史学家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判断,就成为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 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中性观察理论”和历史的客观性理论,提出当代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其 《历史哲学导论》中,就把历史认识 了他的“观察渗透理论”进而推出他的历史的相对性理论。汉森的主观陛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1)个人偏见,(2)集团成见,(3) 在 发《现的模式》开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开普勒和布拉赫历史观,(4)世界观,总之,历史认识主体会带着各种观念去认识 都准备观察13出,“在黎明的时候开普勒和布拉赫在东方看到历史。事实上,认识主体的这种主观性是认识的共性,也就是 “ 的是同一个东西吗?”[1j。这一表达并不意味着怀疑他们看到的先见”。任何认识,都会由于其认识主体的 “先见”打上个人主 是同—个对象一一太阳。

这里的问题是:对这个对象他们是否观的印记。 具有同样的体验?自然,这就引发了问题:关于太阳的行为,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争 普勒和布拉赫具有不同的理论。对于开普勒而言,太阳是太阳呢?针对在历史认识客观I生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我认为,客观主 系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做年周期运动。昼夜更替现象产生于义正确看到了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并进而承 地球每天绕 自身轴的旋转。太阳本身没有任何移动。布拉赫则认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但是,把历史认识简单地看成史料的累 更保守一些,在古老的地心图景中附加了繁杂的变量。在布拉积和史实的排列,是以非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而且,如果历史 赫同意开普勒认为的夜空中熟悉的星体可能围绕太阳旋转的同认识仅仅停留于历史事实的搜集和描述历史过程的表面现象, 时,他还是坚持太阳本身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对布拉赫而不去努力探索社会历史现象之后的本质性规律,会导致历史科 言,太阳确实经过天空;黎明时分,我们可以在字面上说太阳在学所应具有的科学性的削弱和丧失。同时,完全否认历史认识“升起”。对于开普勒而言,这种运动则是显然的。

真正运动的的主观性,也就否认了历史认识过程中人的认识的能动性。事 . 是地球,我们的地平线离开太阳在降落。这样,太阳与地平线之实上,任何—个历史时期,任何一个社会,人类对于自身的发展 间的相对运动就获得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历史的认识都是一种自我认识,这种 自我观照正显示了人的精在这里从这个例子出发,汉森提出了他的“观察渗透理论”。 神和意识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参与 他认为:人们观察图像时不是分散地只看到各种线条的杂乱堆其中的历史认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从汉森的“观察渗 积,而是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观察的,即把各种线条看成是一个透理论”出发我们的确看到了一点,但这却又从另—个方面夸大 有组织或模式的整体。所谓的组织或模式就是人们在观察图像了认识历史真相的困难,所 以片面强调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和主 时对图像中各种线条的整合。而这种整合的基础就是观察者的观性,从而在根本上否认了认识历史真相的可能性,也就否认了 背景知识。观察并非是人对观察对象 “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历史认识的客观洼。对此我认为:历史认识既然是一种认识,当 应,而是受观察者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着的。

从而不同理论观点然具有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性并没有消融其客观性;将主观性和 的人可能把同一对象观察成不同的样子,其认识程度的不同,对客观性割裂开来、绝对对立起来的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片 应了他们理论分歧程度的不同。理论差异小,则观察结果的差面的。 异也小,理论如果相对立,则可能会把同一对象看成相当不同的其实历史认识主体的各种 “先见”观念并没有消解历史认 东西。这时观察本身也从一种客观的描述转变到主观的积极建识的客观性,因为: 构。(1)历史认识主体的情感涉人和价值涉入不会改变历史事至此,汉森开启了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的转向。很明显用实本身的客观性。坚持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是坚持历史认识客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来解释历史必然会得出相对主义的解观性的本体论前提。在这里,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是指历史是不 释,由于我们头脑中存有固有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不同的人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如果否认历史事实的存在,那 对同一的事件就会有不同角度和视域,对历史的解释就必然是就谈不到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尽管任何人记载下来的历史或认 多种多样的。历史经验不是消极的等待我们去整合,在这之前识的历史都不能避免自己的立场、观点、感情的影响,使得历史 主体就已经存在一套解释经验的方式。

存在于不同地域或接受的真相不易获得,但这只能说明认识历史真相并不是件容易的了不同的教育的主体显然有着不同的理论背景,经验的感受对事,却不能改变—个前提:历史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 他们来说必然是不同的,对历史的理解力和理解方式也必然是(2)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并不必然导致历史认识结果的 多元的。于是历史在主体的积极建构下就没有了客观性而言。主观陛。历史学家的个人好恶、偏见、价值观、道德观、历史观等“先见”观念并不排除其达到客观结论的可能性。怀特就曾指出由史家的情感涉入和价值信念存在,径直推出怀疑历史客观性所以,按照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来看来,历史认识中历史的结论,犯了历史哲学中的致命错误:混淆了历史解释的心理学 学家不可能排除个人的权衡。无论我们怎样净化,人仍然是人, 和逻辑学。他认为,历史学家的好恶偏见并不排除其达到客观是一个具有兴趣、嗜好和教养的生物。历史认识的对象是活生结论的可能性,就像一个医生,他的要使病人由疾 (转第323页)320 ● 梁智俊 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观中的政体哲 学 判。设我们在对优良生活的认同上总是一致。当然,我们也可能会在最高权力归属问题上,亚里土多德与平民主义者的观点一 致同意某种生活是优 良的,但这也只是偶然的,而非普遍的。

是一致的,但他们的观 并非完全相同。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 在第二种途径中,我们必须承认另一个前提一 价值在人际间 全体公民只合议部分的城邦政事,另一部分政事则只由部分公的“可公约性”,而 “可公约性”认为某人的痛苦可以被另一人的 民合议,这一部分公民即当选的行政人员。而对于行政人员的幸福所抵消,这明显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在第三种途径中,很 当选资格,亚里士多德主张从财产上加以限制,但是财产限制不显然由—个纯粹的事实命题不可能推导出—个价值命题。第四 宜过高,因为当财产过多或不足时,人们就很难遵守理性——种途径可以使人们达成一致,但这一行为本身是不合乎正义的。 财产过多的人没有服从他人的美德,财产过少的人则缺乏统治因此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观下的政体不但具有当时的浓厚阶级 他人的美德,这样产生的是主奴关系式的城邦。从中庸原则出(奴隶主阶级)性,更体现为一种空想主义——实际上,中产阶级 发,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中产阶级的公民才能够平衡这种相互并非像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是 对立的双方,因此其特别强调由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制政体。 恰冶相反,他们的经济地位是最不稳定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智和情感两部分组成,由而依靠这样—个不稳定的甚至是19身难保的阶级来稳定政局显 于情感的诱惑,行政人员可能会因公而行私利。

解决方法一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诉诸于个人德行以19律;二是诉之于监督以他律,如选举行政人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观点与普遍功利主义具有相同的 员、规定任期、行政功过评估等等_l】。道德困境。亚里士多德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但由于公共利益或优 良生活的模糊性,造就的只能是一个暴力强制三、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观的局限性的现实(变态政体)。实际上,任何一种社会正义原则都无法在如前所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目的是促进优 良生活, 分配领域内畅行无阻。也许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必 政治权力的分配要以城邦利益或公共利益为依归。这就要求我须放弃那些寄予国家(城邦)的过高的东西。国家的目的是致力 们能够就公共利益或优 良生活达成某种共识。一般来说,达成于善的生活,但不是以直线指令的方式去要求人们过善的生活, 共识的途径有¨1:其一,如果人人的价值观是相同的,那么我们而是以禁令的方式 (框定选择范围)让人们去选择善的生 可以判断哪种生活是优 良生活。其二,合成。即把所有公民的活。”[12_因此,现在我们在分配正义上更倾向于一种消极的国家 价值合并为一个人的价值,再根据单个人的价值偏好判断其是观——国家的目的是通过消除不正义,造就人们追求善的生活 否为优 良生活。

其三,还原。把它还原为一个科学的事实命题; 的环境。口 其四,暴力强制。但是,很显然:在第一种途径中,我们不可能假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9. [2]r4]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05,221—222. [3][6][,,][8][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l一235,273、208-209,382.,14l一14。、t45一l53,147 [5]李晓哲,岳 滢,等.亚里士多德正义观述评E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I). El0][英 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 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86-_287. [11][12]郭 济.行政哲学导m-E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326,326. (接第 320页) 病中解脱出来的激睛并不排除其发现医学真理的可能性。道德观和价值观指导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历史,如果认识主(3)历史认识主体的情感、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是其获得体完全地情感无涉和价值无涉,根本就不可能从事历史认识,更 客观l生历史认识的先决条件。

就像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所阐不用说获得客观的历史认识。 释的,历史认识的主体在进行历史认识时,并不是以一块 白板的综上所述,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从积极方面使我们看到 心灵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他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有足够了历史认识不可避免会有认识主体的介入,但认识主体介入同 的理论储备,他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储备直接影响到认识的深度样可以达到认识过程的客观真实性。只有遵循历史研究的科学 和广度。历史认识主体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储备由许多方面的因 规则,并承认主体的能动作用,才有可能深入地进行历史研究, 素构成,情感、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探讨历史认识的客观眭、真理性问题。口 分。由于历史认识的对象是历史,而历史是有情感并在一定的 参考文献 : [1]汉森.发现的模式[M].刑新力,周 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58.23 [2]威廉 ·德雷.历史哲学[M].王 炜,尚新建,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3][7]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创同.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M]_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323

上一篇: 秒懂历史季 领略历朝历代变迁——王珊老师描绘历史画卷
下一篇: 中国史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