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在中国的编译与研究史概述

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在中国的编译与研究史概述

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在中国的编译与研究史概述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历史,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传入中国并初步兴起(1918—192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由又新印刷所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它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思想理论上的准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在研究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过程中涉及到军事理论。他们主张中国也走俄国的路,用暴力、阶级战争的方式进行革命。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中,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根源做了深刻的分析。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批评》将共产主义的主张和国家社会主义的主张进行比较,明确提出了阶级战争的概念。[1]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在与蔡和森等人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过程中,接受了暴力革命的思想。另外,周恩来等人学习和研究列宁创立红军的实践和理论,在黄埔军校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并推广到国民革命军中去。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掀开了中国革命和战争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兴起、传播和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进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开始在中国得到兴起和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初步展开(1927—1949)

这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传播和研究要首推瞿秋白和毛泽东。瞿秋白在《旅俄通讯》中,就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和列宁的军事实践,对考茨基反对暴力革命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还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和《武装暴动问题》等文章中认为,中国革命既需要“武装革命”,又需要“群众运动”,应当把它们结合起来,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只有通过民众的武装暴动,创立真正的民众军队,建立工农兵士代表会议的政府,才能解放工农,才能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应通过“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斗争策略,便是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必需进行革命地域之建立”和逐步扩大。[2]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实践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他在1932年红军打漳州时收集到了《反杜林论》等书,并细细研读。在中国革命和战争的长期实践中,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为了领导和进行中国革命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选派了朱德、李立三、张闻天、刘少奇、王稼祥、邓小平、李富春和王若飞等人到前苏联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中山大学学习,同时还派刘伯承、聂荣臻、左权、叶挺、叶剑英、萧劲光等军事领导人,进入莫斯科军事学院和伏龙芝军事学校学习。这些学校都开有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课。[3]这些人归国以后,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和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共产党人和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有关方面的著作的翻译出版起了重要作用。1929年6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由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7月,上海中外研究会翻译出版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1930年11月,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由上海江南书局出版。这些经典著作的出版,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为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和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毛泽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1938年,中央军委决定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作为高级军事干部的必修课,指示当时延安的编译部门翻译恩格斯的军事文章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另外,毛泽东还倡议并成立了军事研究委员会、抗战研究委员会、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和新哲学研究会。这些研究机构的成立和研究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传播和发展。1939年2月,恩格斯的《冲锋》和《军队论》(即《攻击》和《军队》),以及《普法战争(1870─1871)》等,陆续由《八路军军政杂志》翻译发表,从此掀开了国内对马恩列斯军事原著翻译的序幕。从1939年至1941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还先后出版了《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第1册、《列宁读〈战争论〉笔记》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战争与军队》等。[4]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和战争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新中国的蓬勃兴起和曲折发展(1949—1977)

新中国的成立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也步入新的时代。从1949年到1977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66年“文革”前。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全军广大指战员、特别是军队高中级干部的军事理论素养。为此,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上世纪5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译了多卷本的《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1956年2月,总政颁发了《关于军官政治理论教育集训的暂行办法(草案)》和《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夜校暂行办法(草案)》,对军官政治理论教育集训和举办马列夜校的具体办法做了规定。[5]随后,人民解放军中学习马列著作的活动广泛开展起来。1959年,中央军委提出军队高级干部应把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军事著作提到重要的位置。从这年开始,军事科学院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著作的决定,用了3年的时间于1962年底编译完成了3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和1卷本的《列宁斯大林军事文选》。

这个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学术性研究也逐步展开。上世纪50年代,一些研究恩格斯军事著作的论文便在报刊上出现。60年代,军队高级干部更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和研究。1962年,许光达大将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做了题为《我军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的报告,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所处的地位和贡献,以及他们的主要军事理论观点和学术价值,做了阐述。这一阶段有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一是在介绍马恩列斯生平、事迹、传记性的著作中,涉及到他们的军事理论。二是学习马恩列斯军事著作的体会文章和有关著作的学习辅导材料。这些文章和材料中涉及到有关战争、革命、和平等理论观点。三是在关于马恩列斯有关学说和观点的文章中阐述他们的军事理论。

第二阶段,1966—1977年“文革”结束。“文革”使正常的军事理论研究陷入停滞状态,表现为关于马恩列斯言论性的摘编较多,且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如批林批孔、批斗“苏修”、宣传阶级斗争为纲以及输出革命等等。但这阶段仍有一些涉及战争、革命和军队等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论文出现。这一时期的文章主要是学习马恩列斯著作的学习体会和学习马恩列斯有关学说观点的文章。如《反杜林论》、《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论》等著作和文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的思想,提高全军广大官兵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水平,军事科学院于1977年5月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文选》。[6]

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勃勃生机中发展,在新探索中前进(1978年—2004年4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时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果最为丰硕的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的大发展时期。

从1978年开始,军事科学院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5卷本以及《列宁军事文集》和《斯大林军事文集》各1卷,其内容更全面、译文更准确,更能系统完整地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些文集的出版对于推动全军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起了积极作用,为新时期我党我军的理论指导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1983年军事科学院又编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文摘》。接着《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马恩列斯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分册》的出版,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成果更加学科化、教材化和规模化。《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国防大学学报》、《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军事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解放军报》等报刊和许多军事院校学报及一些地方院校的学报也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向新阶段的发展。

这时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专著有:《列宁军事思想初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思想简论》、《走出战争迷宫——马克思恩格斯军事哲学思想研究》、《列宁斯大林军事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经济思想研究》、《哲人与将军: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研究》、《恩格斯军事年谱》、《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基石》。这时期,对国外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方面研究著作的翻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版了《列宁军事活动》、《列宁论战争与军事学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军事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论》、《恩格斯军事理论观点的形成与发展》、《列宁的军事遗产与现代战争问题》,等等。[7]一些军事院校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课程,设置了相应的教学和研究机构。1986年,军事科学院成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988年,军事科学院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开始招收马恩列斯专业研究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的出现,给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学者努力探索高技术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问题,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解上,尤其在战争根源、战争本质、战争性质、人和武装的关系等问题上出现了争论的热点。这些争论深化了对传统问题的认识。

总的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4年4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传播和研究,主要侧重于结合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而展开,这些传播和研究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趋势。

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的新时期(2004年5月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现象。目前,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必须对信息化时代战争所提出问题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看法和观点做出直接回答。也就是说,必须提出和逐步搞清在当前形势下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党我军在军事指导理论和实践中必须正视的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重新走近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一是继续深化对马恩列斯军事著作的研究,做到从总体上完整地、准确地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军事问题的各个基本观点。二是重新认识马恩列斯军事理论的科学内涵,彻底弄清哪些是应该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这些年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名下的错误观点和理论。

其次,科学评价和正确回答当前国内外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出现的各种学说、思潮和提出的问题,特别是着重分析和评述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中被异化了的某些重要的理论观点。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各种新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潮层出不穷,这对于推动军事理论的振兴无疑是有益的。但在研究和评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过程当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当前在战争理论问题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有:反对一切战争;认为落后的民族抵抗“文明”的民族的侵略所采取的斗争是恐怖的、野蛮的、残酷的;认为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不可能是达到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目的的手段;认为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意味着战争与和平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认为信息时代的战争已改变了战争是政治继续的原理;认为在高技术战争中战争性质模糊了,高技术条件下战争被“慈性化”了,等等。

再次,正确回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时代战争给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提出的新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如何走出自己所面临困惑,实现不断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何认识战争根源的同一性与现实战争诱因多样性相统一的问题;如何认识正义战争必胜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战争胜负的偶然性关系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经济学原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战争决定因素原理正确评论高技术战争中武器的作用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关于战争的评价标准看待当今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当代好战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与当今世界的混乱局面的关系问题,等等。

2004年4月,中央实施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程要求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工程中的“经典作家关于军事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文本最全面的反映。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军事问题基本观点论述摘编》、《中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理论研究》。在这一工程的带动下,全军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的新高潮。与此同时,军事科学出版社还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年谱》、《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当代战争》《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当代价值》、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2版学科分册《马恩列斯军事理论》。此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已出版21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2009)中也有相当数量是军事方面的文章和书信。《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历史研究》、《军事历史》等杂志也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当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军事文集的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得到拓展,不仅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还较深入地探讨了在当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军队学说、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等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战争的根源与特质、战争与经济、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科技、战争与革命、战争与和平等新特征和新发展。

注释:

[1] 参见张树德等:《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兴起和发展》,载《中国军事科学》2000年第2期。

[2] 参见张树德:《瞿秋白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指导理论的特殊贡献》,载《军事历史》2009年第1期。

[3] 参见张树德等:《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兴起和发展》,载《中国军事科学》2000年第2期。

[4] 同上。

[5] 参见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6] 参见张伊宁等主编:《中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66—69页。

[7] 同上书,第105—110页。

(作者:枣庄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上一篇: 近十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综述
下一篇: 考察探究 主题3《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的中秋节》第1课时【学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