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广东省高中历史教研基地(东莞)开展了2023年主题研修(第三期)“历史教学研究模式”主题研训暨莞韶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张汉林教授为教师们带来《历史思维能力及其构成》线上专题讲座。活动由东莞外国语学校杨山坡老师主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胡波老师、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肖粤山老师、广东省高中历史教研基地(东莞)成员以及莞韶两地历史骨干教师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修。
张教授开门见山,借用杰罗姆·布罗纳《教学论》的名言阐明了思维方式对学科的重要性;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属,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又具有特殊性,故而也产生了明显区别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特殊性。基于这一认识,张教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历史思维的基本特征”、“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张教授认为所谓历史思维,不仅指思维的对象是“历史”,更是指思维具备“历史”的特征。具体来讲,历史思维具有“在时序中思考”、“以理解为中心”、“具有批判性”、“以自知为目的”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张教授对此做了全面精准的概括:“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学的核心概念,是思维主体在历史思维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是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张教授结合高考真题提示大家,在对史料研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史料的完整性,尽可能查找到史料原文,还原史料语境。
张教授认为历史思维能力不是无本之木,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有的放矢,构建好“建立意义的能力”、“历史理解的能力”、“运用证据的能力”、“时序思维的能力”之间的体系,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明晰历史思维能力体系的逻辑关系,张教授举了一个个生动详实的教学案例:比如在解释“建立意义的能力”时,以“半杯水比作辛亥革命的结果”为喻,可以从“只有半杯水、还有半杯水、比之前要多、多的量不大、为什么多了、沙漠中的水”等多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启示历史教师要多维度思考意义的不同维度,在辨析各种历史意义诠释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主见,有理有据地诠释历史事件对当下以及自己的意义。
讲座结束后,张汉林教授与参训老师进行了线上互动。东莞外国语学校庞晓林老师、东莞市塘厦中学周雪芹老师就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大概念教学、量化史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教学困惑,张汉林教授一一作出细致的解答。
活动最后,杨山坡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胡波老师向张汉林教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同时胡老师也鼓励一线教师们要坚持教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把张教授的研究智慧转换成课堂智慧,让教和研落到实处。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张汉林教授的讲座从历史思维的基本特征谈起,用具体的教学案例给老师们阐释了历史思维能力体系的构成,以及如何建构历史意义的能力为核心,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讲座内容充满了人生智慧,让人如沐春风,无疑给参加研讨的教师们以极大的教学启发。
撰稿:东莞外国语学校 庞晓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