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个人小课题研究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

(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

(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应该来自于疑问,也就是问题。课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核心,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搜集材料,观察试验,研究推理等,寻求解释的方法,探求解决的途径,最后达向未知彼岸的过程。比如,我们发现,在上学路上,某个路口经常堵车,心中自然会发生这样的疑问:“同样的道路,为什么这里会堵车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去现场观察,看看这个路口什么日子、什么时间堵车,堵车跟哪些具体因素有关,诸如道路设置、车辆质量、交通违规、红绿灯频率、指挥不利、天气变化等,而在这些因素里面,哪一些可以控制,通过什么方式手段可以控制,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尝试提出解决或缓解的办法。这才是研究。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该追求为什么,怎么样。

(二)以需要出发进行探究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常规的生活和工作问题,许多是靠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就能很好解决的。但也有问题是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解决不了的,这就得诉诸科学探究。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性,别人研究过、做过的工作,在我这里可能仍需探究,因为条件有差异。教育科研有创新性科研、验证性科研和推广性科研之分,各自创新程度和创新点有区别,但终究都得有新意。但研究时要明白:

1、什么是小课题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组织开展,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

2、怎样开展小课题研究?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反思、调整,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开展小课题研究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阶段性总结、成果的撰写汇编等易被忽视。这些在“彼时彼刻”才有的思绪及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这时才去追忆、收集,为时已晚。况且,一个研究成果的推广,需要有文字资料,而所有这些也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

4、如何处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两者在学校教研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的一种教研形式。两者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而且常规教研想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必须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对策的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 所以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并不矛盾,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可能带来的不同,就是真正提高了常规教研的效率:

(一)是:小课题研究对象必定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会品尝到研究带来的甜头。

(二)是: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需要全体教师动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一个促进。

(三)是:当一个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多样表达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之中的。其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都应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使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上学期开始我校全体老师都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小课题”的做法,有的教师“面大”难以具体操作,有的教师“赶时髦”理论层次深难以具体实践……

下面,我结合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简要地谈谈对教师个人小课题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个人小课题的范围

“教师个人小课题” 是指: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或是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有价值的困惑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均属“小课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具体的研究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或是改变学生的行为等等。“小课题”强调教师个人独立承担研究任务,独立享有研究成果。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师在实践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现象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其他问题。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引导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成为一个实践教育家,使教师在工作、生活、研究、认识方面提高一个档次。

三、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要求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基本特点。

1、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对学生的研究,而恰恰对学生的研究就是今天我们教师最缺乏的。

2、教师搞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课堂的研究,主要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中出现某种特殊情况的研究等。

四、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注意点是什么

1、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研究方向,要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的数据对表现的事实进行分析。

2、作为“小课题”研究者应十分注重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研、教科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

3、“小课题”研究者,应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积极参加校级以上成果评选,发表论文,公开推广等。

4、“小课题”研究者,应严格遵守学校及上级部门的教育科研学术规范管理条例,注重科研方法,讲求科学精神。

五、如何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的撰写

1、选题:也称为课题的确定。

这个课题应该从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来源于你的思考,来源于你的想法和研究。课题不能大,要宜小,便于操作。如:“学生在学习中合作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就过大,属于规划课题。

我想我们把这个课题分割开来,主要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与社会、家长的交流等等。而这里面每一个问题又可以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所以,这个课题属于大的课题。

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一、合理选题

选题是课题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其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题推进、完成的效率与质量。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时,在选题方面可以注意以下三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力所能及的题目。基础教育领域的课题一般会分为不同类别,以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为例,大体分为“重大课题”“优先关注课题”“重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延续课题”和“一般课题”等类别,不同类别课题的资助方式、申请条件、完成时间及成果要求都有所区别。特别是成果要求,不同类别课题对出版专著或公开发表论文有不同规定,教师在确定申报类别时切忌好高骛远,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与专长、研究团队组成与状况、结题要求等,选择力所能及的题目进行申报。结合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进行选题。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自主支配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进行课题研究,选题最好与教师近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如此一来,既能整合不同工作,又能以研究的方式来推进工作,提高工作与研究效率。例如,作为班主任,申请与班级管理相关的课题或可事半功倍;对于任课教师,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则可以成为选题的方向。阅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我校学生在历史阅读方法、阅读时间、阅读数量及阅读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笔者以“高中历史阅读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为题,申请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力图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多探索。选题最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任何研究都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缺乏研究基础势必增加课题研究的难度。一般来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在很多方面有或多或少的涉猎和积累,最好能从中选择有一定基础或知识储备的题目进行课题申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申报成功的概率,又能利用课题研究的机会,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而在某个方面取得更专业、更系统、更有突破性的成果。

二、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就岗位性质而言,中小学教师岗位一般被定位为教学科研岗,亦即从根本上讲,中小学教师需要同时从事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工作。但在实践中,由于日常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秉持“教育教学即科研”的观念与态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始终坚持以研究的态度来开展工作,那么,首先,这些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会成为源源不断的、生动鲜活的研究对象和宝贵的一手素材,能够为相应的研究提供坚实的论据支撑;其次,坚持研究的态度,能够助力教师对相关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教育方面,假如班主任遇到所带班级凝聚力不强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完全可以以研究的态度去面对: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原因、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寻求帮助、查阅学界和教育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等,而后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应对措施并加以实施,观察效果并加以改进。这一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知识或者教法层面的问题,都可以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去应对。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王安石变法》单元中的《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时,笔者发现教科书对宋代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叙述似乎缺乏逻辑,便自主查阅大量史料进行补充。

这样的研究活动,既加深了笔者对宋初社会状况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研究的态度,还可以帮助教师破除思想束缚和迷信,不盲从于各种“先进的”或“外来的”理论,而是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自身的实践提炼出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活动与课题研究内容相结合。将课题研究内容融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能够实现不同工作的整合,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教育方面,关于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问题,班主任可在一段时期内持续组织相关主题的班会和活动,如此,对学生的主题教育与课题研究便可同步展开。教学方面,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也可以紧密结合。如笔者申报的“高中历史阅读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课题,力图探索建立一个既贯通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拓展又兼顾阅读“输入”与“输出”的高中历史阅读实践活动体系。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阅读与解析各种史料,课下布置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组织基于阅读的各种实践活动,如撰写读书报告、分享交流、参观博物馆、撰写解说词等。在这一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案例与素材。

课题研究与学校等层面的活动相结合。一般而言,中小学阶段,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会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对教师而言,除完成自身的教育教学任务外,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等层面的各种活动也是本职工作之一。鉴于此,课题研究还可与学校等层面的活动结合起来。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每个暑期举办的全国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坛都有参观故宫的安排,需要大量故宫讲解志愿者。因此,笔者在推进“高中历史阅读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课题时,结合课题研究与学校活动需要,特别设置了基于阅读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故宫营造》等书籍,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初步熟悉故宫的历史、布局、建筑风格等内容,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而后,学生自主结合课内所学与课外阅读、考察,撰写讲解词;将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修改、完善讲解词;通过教师审定,相应同学成为正式讲解员,在暑期论坛期间到故宫为参加活动的全国师生代表进行实地讲解。这一活动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能满足学校论坛的需要,同时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可谓一举多得。除结合学校层面的活动外,课题研究还可与校外的其他活动相结合,比如学校上级管理部门布置的任务、社会公益活动或学科比赛活动等。

三、及时积累总结

对于课题研究而言,开题、研究推进、结题等环节都很重要。在实际课题研究中,不能顺利结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常见原因之一即研究过程中缺乏相应积累。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研究推进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进行记录,及时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积累各种素材,包括教师、学生等层面的素材以及文字、图片等形式的素材。笔者在进行“高中历史阅读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研究时,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课题推进中,课题组编制了各种类型的阅读文本供学生使用,但当学生毕业时,课题组没有及时将学生手中积累的文本素材,如读书笔记等保存下来。这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汲取的教训。此外,在教学的间歇期,如周末或假期,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最好将总结和反思形成文字,以避免时间久了记忆模糊,也便于为形成论文、书写结题报告奠定相应基础。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课题研究组长开展校本教研的常用方法12-13

教研课题研究计划(精选6篇)11-17

课题研究如何写好教学反思08-01

如何写课题研究方案10-31

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2-16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研究10-06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09-16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08-10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12-14

上一篇: 解密红色火种如何成功燎原!刘统新作《火种》再现百年中国伟大复兴之路
下一篇: 自信自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专题深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