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2011年 1月(中)科教导刊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律鸿莲(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浙江·金华 321004)摘 要 近年来

2011年 1月(中)科教导刊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律鸿莲(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浙江·金华 321004)摘 要 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史学界所重视。随着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逐步得到发展,研究的方法亦不断丰富。其中,口述史在教育史学研究中的应用,使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当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反思,探讨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在教育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关键词 口述史 教育史学 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The Research of Oral History Method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HistoryLV Honglian(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ral history is increasingly valued by historian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methods have also been abundant. Among them,the oral history research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history, the research method has been further enriched and expanded.This article is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reflec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oral history research in theuse of educational history.Key words oral history; education history; research methods1关于口述史的回望与发展口述是人类传递经验、传承历史最古老的方式。

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即是,后由于文献的日益丰富和后代史学家重视文献而衰落。狭义的说就是通过访谈、口述搜集历史资料的一种传承、回归历史的活动。口述史最早产生于 20世纪 40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在我们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六十年代时就已经有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等事件实地的调查和研究。自八十年代始,口述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学术界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这一点在史学界也有所体现。最早涉及教育口述史研究的,是 20世纪 80年代时北京大学张继谦对西南联大的口述采访,及北京大学历史系杨立文先生在 1996 年开设的“口述史学研究”课程。此外,近年来还出版了几本口述史专着在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定宜庄所著《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年版),李小江主编的《让女人自己说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等。中国的口述史学开始逐渐受到重视。2口述史的功能与运用口述史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口述史一方面能够为历史学提供生动的文字描述, 另一方面还能纠正文字史料中的偏见,最主要的就是它推进了史料的搜集,这是最重要的工作,为未来史学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口述史作为教育史学的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还具有哪些功用呢?简要的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可以填补重大历史事件和普通生活经历等没有文字记载的空白,印证文献资料的可靠性。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许多重要会议、红军长征、井冈山根据地的开创及当时在白区的活动等。(2)让传统史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普通平民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为历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探究领域。比如妇女儿童状况、秘密组织等。(3)口述史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研究历史、收集史料的工作中,也愈来愈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它打破了课堂与社会的界限,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3口述史面临的挑战当代口述史学在短短的五十年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可谓是一场口述史学运动。但就整个口述史学界而言,也的确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口述史学发展最大的挑战就是口述史的真实性问题。因为口述史学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之上的,而记忆是具有不可靠性的。记忆的不可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受访者失去对过去的记忆。

其次,便是由于怀旧主义和个人感情色彩而故意扭曲记忆。第三,口述者的记忆受到现实及生活经历的影响,造成口述者个人心理的变化。其次就是口述历史工作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口述历史是一个容易沾惹是非的领域,因为它除了叙述一般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之外,更多的是涉及对他们的主观评价,而主观评价却渗透着极强的个人好恶。还有一点就是口述历史虽然是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互动交际过程,但是它必然涉及对第三者的褒贬性评价,当这种评价一旦公开,免不了要遭到第三者本人或是其子孙后代的抗议,严重的就有可能牵扯到法律诉讼的问题。4教育口述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教育口述史研究在我国不断升温,教育口述史方面的研究论著也不断涌现,在接下来的教育口述史研究中,有以社会科学学科研究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e ResearchHistorical Research历史学研究2011年 1月(中) 科教导刊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4.1加强对教育口述史研究方面的理论探讨当今时代,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日益密切与频繁,我们必须要加强教育口述史研究自身理论上的探讨,尤其是与之相关研究间的关系探讨。4.1.1教育口述史研究与教育自传、教育回忆录一般来说,自传和回忆录是以个人回忆为主要内容,以个人自身的成长为主要线索的一种文体。

概括地说,二者都是个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回顾。而教育口述史研究则是建立在当事人的回忆基础之上的一种研究范式,当事人的回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来说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内容。4.1.2教育口述史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口述史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但二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首先,就研究方法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必须要利用访谈的方法,但访谈法却是教育口述史研究所必须的。其次,从研究的主体看,教育叙事研究既可以存在两个主体,也可以仅存在单一主体。而口述史研究则至少要有两个主体即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最后,从研究内容看,教育叙事研究与教育口述史研究之间有一个极为显著的区别:教育叙事研究所叙之事,都是以说明问题为根本的;而对教育口述史研究来说,研究内容的真实性是我们最先要保证的。4.2利用教育口述史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口述史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研究历史、收集史料的工作中,也愈来愈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口述史研究打破了课堂与社会的界限,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把之前的静态课堂转变成为一种动态的课堂。在国外,口述史不仅被用于语言、音乐、化学等各学科的教学,同时也被用于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教育内容的效果评估,如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效果等。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多多借鉴国外的这些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则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充分利用口述史的研究成果来推动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就当前而言,我国的口述史研究还仅限于应用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比如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学。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类似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评价中,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参考文献[1] 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05):47-58.[2] 于书娟.教育口述史研究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9(4):4-12.[3] 当代上海研究所.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上接第 174页)馆工程中,他还设计了圆形车轮状的外窗,他说,这其实是佛教中轮回的标志。5永不停息的创新精神而今,现年七十五 岁的里华儿先生从业已经近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中他从未停止过对于建筑设计的大胆尝试,他不满足于重复已有的设计,在每个新工程中试图发现新的可能,在驻华使馆项目中,他在图纸已交付施工单位的情况下,提出结合办公楼穹顶的玻璃设置太阳能光热板,作为中庭照明的补充电源,而玻璃安装过程中,他站在穹顶之下仰望天空时,又提出要提高几小块玻璃的透明度,使小束阳光可以直射进大厅,产生戏剧性的空间趣味。

在他事务所的网站中,可以看到设计中的位于加尔各答的印度煤炭公司办公楼设计,他尝试使用全新的设计手法,表达了动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尽可能多的屋顶设计用来实现屋顶绿化,利用向阳的屋面铺设太阳能集热板,不同形态的建筑实体围合出尺度各异充满阳光和绿植的庭院,这个设计是他对建筑设计新的尝试,也使我们惊叹这个耆耆老者惊人的创作能力和开放的设计思想。图 12加尔各答印度煤炭公司办公楼设计方案驻华使馆的施工已进入了最后阶段,明年,里华儿先生在华第一个设计即将完工,除了希望他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安家中国,相信中国的建筑师也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迪。注释① 本文所有参考图片来自于以拉兹·里华儿先生命名的事务所网站:② 印度驻华使馆由于涉及保密,仅提供外观效果图一张。社会科学学科研究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e Research历史学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图 9里斯本伊斯梅利亚中心图 10伊斯梅利亚中心立面图 11住宅顶部的 chhatr

上一篇: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 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口述史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