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山东省使用新高考全国卷1的元年,也是唯一一个使用新高考全国卷1的省份。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认真研究试题,深入理解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试题的分析,为2021年高考备考提出精准指导。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将分学科陆续推出备考锦囊,助力师生勇夺佳绩。
高 中 历 史
一、传承中创新
1.客观题稳中有变,有序过渡考查主干。从选择题命题顺序来看,遵循了先中后外、先古后今的原则,第1-5题为中国古代史,第6-9题为中国近现代史,第10-15题为世界史。从中外史分值比重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分布也与传统命题角度相似,中国史占比60%,世界史占比40%,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从模块分布来看,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均衡,略有倾向政治史。
2.主观题紧扣评价,回答教育根本问题。从试题考查的时空分布来看,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世界史各占1道,结构合理,分布平衡。从考查模块来看,经济史和政治史部分比较突出,文化史内容只有在第18题中选择性涉及。命题材料丰富,情境创设灵活,设问有规律可循,同时更加灵活、开放性更高,难度较大,适应了山东历史科目赋分的要求。
二.渐进中创新
1.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2020山东等级考试题基于历史学科特征,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立徳树人”为核心,使考试评价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四史”教育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选择题第7题,以五四时期“平民教育运动”切入,考查“民众觉醒与社会进步”;第9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农民运动发展形势,与中共成立早期的活动密切相关;第13题,借助对苏联农业政策的理解,贴合社会主义发展运动史;第17题,以周恩来等人少年立志报国、留学归国后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的行动,引导考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将历史学习所得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第18题,在情境设置上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让考生回溯历史,在全面客观了解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基础上,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国情的认识,帮助考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四个自信
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彰显高考的育人功能。自信的来源要么来自于古代史(第1题,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第4题,王安石赈灾对现实扶贫攻坚的借鉴意义),要么来自于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如第18题),中国近代史部分自信的倾向体现相对薄弱,世界史可能会较多关注资本主义文明的借鉴意义(全国新课标卷体现更明显)。
(3)五育并举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及“六个下功夫”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标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突出素质教育评价,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考查考生的美学素养和劳动意识,引导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是新时代高考命题方向。这次山东试题也适度将审美情趣、健康理念、崇尚劳动等方面的考查融入考查范围,如第7题,许德珩对人力车夫、小商贩等的演讲,表达了对平民和劳动者的尊重;第18题,支部书记日记题,反映了新时期农村的改革和劳动人民地位的变化,蕴含的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等价值观念,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端正党风、加强党的领导等信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理解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强化学科素养的培植与生成
2020年山东等级考试试题从多维度多角度较好的完成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全面、综合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如18题以“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为情境,全面考查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等多重素养。展示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认识,是一个难得的好题目。
3.凸显关键能力的体验与迁移
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课标的要求,结合教育测量学的能力目标,新高考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界定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试卷中开放性题的显著特点是“无问而问、自问自答”,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意见,试题只提供问题背景,旨在考查考生发现问题、独立提出观点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不仅呈现结论,还要有思维过程和良好的文字表达,是考查探究能力的一种全功能的新题型。这次等级考试单独设计了开放题,其他题目在试题条件、设问、解答路径等方面也增强开放性,要求考生从多角度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从山东等级考试的试题来看,考查探究能力的开放题占有相当比重,4道非选择题中,除了17题这道本色的小论文题目外,18题支部书记日记题、19英国咖啡馆变迁题,也都有极强的开放性,开放性题目占到占非选择题分值的近70%,这与全国卷12分的开放题相比,增加了近二倍的分值,大大加强了探究能力考查的力度,这是未来新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4.创设多元情境的思维生成
“无情境不命题”“情境无处不在”已成为高考试题的常态。山东的等级考试,在情境营造方面下足了功夫。试题情境类型多样,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景、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等;试题情境层次丰富,简单情境、综合情境等交错出现,考查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从而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惯性思维,避免考生对已有历史结论的死记硬背,架起了使考生回到历史现场的桥梁,实现了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目标。
三、备考建议
1.强化必备知识
2020年山东卷试题所考查的必备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基本史实为主的陈述性知识,二是基本的历史学科方法、技能和观念等程序性知识。
该如何加强必备知识的学习呢?
首先,加强对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的梳理与叙述,构建体现科学史观的通史学科体系。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模块界线,,构建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通史体系。其次,加强对历史基本事实、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最后,要加强对知识内在联系、内在逻辑的理顺和综合运用。总而言之,既要全面复习,掌握重要概念、重大事件、发展线索、阶段特征等内容,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更要知晓“反映了什么”。还要注重教材的整合,加强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努力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2.规范思维路径
2020年山东卷凸显对思维过程的评价。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历史探究能力大致反映了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要应对历史测评对关键能力的精准测量,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规范、提升。从非选择题的设问来看,山东卷前几年那种直接问答式的题目已绝迹,问题设计灵活,克服了死记硬背的痼疾。在情境设计方面,山东卷对全国卷有因有革,山东卷的引导语与全国卷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同,一般有一段试题主旨的引导语,后边再加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略显出山东卷的特色。从问题组成来看,全国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式提示几乎不见踪迹。应对此类变化,日常教学过程中规范学生思维路径、提升思维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3.注重情境教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中,新情境可以有多种类型,包括: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生活情境,指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如某种社会风俗的来源、某一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大体可以对应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四翼”的要求。新情境的四种分类对于历史课堂教学和选择、命制题目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4.对于新高三来说,要注意新旧教材的统合
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具有体系化、综合化的要求,这要求老师们在备考时,要重视统编本历史教材,并要有极强的综合、归纳能力,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体系化整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