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和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都安排在7月份,为此,我在6月上旬就完成了新课的教学,然后进入复习备考阶段。如何复习《中外历史纲要》?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两册《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的内容非常厚重,相关的优质配套练习题十分紧缺,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我想,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材、适当进行做题训练是最基本的三种思路。复习备考的第一课,我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为例,首先教给学生的是十种学习历史的思维方法。
第一是宏观思维,是指整体把握教材的内容,不要单纯一课一课地去阅读教材,起码要做到立足于整个单元去理解教材。具体的方法是——认真阅读理解每个单元前面的概述。例如,《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前面的论述就帮助我们把握了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西欧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思想解放是社会变更的先导。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这里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几十年间通过几个重大事件就建立起来的,它历经四五百年的时间,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都发生了系列的变革后才逐渐形成。我们要带着这种宏观的思维去仔细阅读教材,理解和记忆具体的历史事件。
第二是系统思维,是指把握好历史学科的体系结构,理解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的方法是——认真阅读理解教材的目录。目录就是历史学家和教材编撰者为我们搭建的学科体系框架。例如,我们讲到20世纪的“战争与革命”,当中包括了四波的革命浪潮,分别与教材的4课书的内容相对应:第一波革命浪潮是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二波革命浪潮是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三波革命浪潮是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四波革命浪潮是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第三世界国家是如何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剥削的?在20世纪之前和之后有哪些重大的现象?我们就可以向前追溯到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往后延伸到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这说明起码有7课是沿着同一主题和线索叙述的。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思维才能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结构。
第三是发展思维,是指我们要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具体的方法是——前后对比分析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表述,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动。例如,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对王权的加强持肯定的态度:“封建社会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王国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到了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中,王权却成为了革命的对象:“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根据唯物史观的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出欧洲封建王权从一股进步力量变成了落后的势力,原因就在于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教材所说的“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缺乏了发展的思维,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
第四是时空思维,是指我们必须结合时间和空间的定位来理解历史事物的发展。具体的方法是——阅读教材的时候要利用好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例如,我们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首先要确定本课书的时空定位。“中古”是时间,“欧洲”是空间。教材把“中古”的时间确定为“5—15世纪”。根据教材的表述,中古欧洲的许多新的事物是从10—11世纪兴起的,因此我们又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5到10世纪为第一个阶段,10到15世纪为第二个阶段。欧洲的地理区域可划分为西欧、东欧、中欧、北欧和南欧五大块。教材讲述中古欧洲的历史则分开西欧和东欧来叙述。把握中古欧洲的空间概念,尤其要充分利用地图。教材的相关地图主要有4幅——第3课的《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和《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转18世纪初)》,第4课的《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和《15—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观看地图的时候,要注意确定东南西北的方向定位以及图示图标。时空思维的培养,意味着我们在思考论述问题的时候,不要笼统地说欧洲如何如何,而要明确什么时期的欧洲的某一区域如何如何。
第五是联系思维,是指我们要学会把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方法是——我们可以把同一单元不同课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把《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和下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指出“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则指出“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这两者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不大,其实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尽管世界格局的变化一直对中国产生持续的影响,但中国人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影响。通过不断地运用联系思维,我们就能够建立起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深化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
第六是微观思维,是指我们要精读教材。具体方法是——对教材的文字内容、图片内容、地图内容都要认真琢磨领会。例如,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提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我们就得思考,为什么教材使用了“动因”而不是“原因”这个概念?“动因”、“原因”和“条件”有何异同?又如,观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中的漫画《英国殖民者在非洲的野心》,思考殖民头目罗得斯手里牵着的绳子代表着什么?这跟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关系?再如,通过对比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中东领土变迁示意图》和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中的《1945年5月以后欧洲领土变迁示意图》,可见南斯拉夫的领土和名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微观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对待文字史料,我们要咬文嚼字,对待图片史料,我们见微知著。
第七是发散思维,是指寻求多种思路来分析某个历史现象。具体方法是——从纵向、横向等多维角度去分析历史事物。例如,《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课提到“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苏俄政府从新经济政策转为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何解释这种变化就需要发散性思维。从纵向看,这跟俄国的历史传统有关,教材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提到“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从横向看,这与苏联跟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相关,本课提到“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发散思维在历史学习中应用范围很广,如立体思维(多个角度去思考一个事物)、组合思维(多个层面去思考一个事物)、逆向思维(从相反方向去思考一个事物)等都属于发散思维。灵活地运用发散思维,能够给历史学习带来更多的思考乐趣。
第八是实证思维,是指通过史料来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具体做法是——区别教材中的史料和观点,理解如何通过材料来论证观点。例如,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正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能够印证这个观点的是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一则史料:“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同时还要区分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观点提供了一幅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这属于间接史料。
第九是形象思维,是指通过想象力来重现历史场景。具体做法是——通过教材的图片和描述,想象历史人物的形象、言行以及历史事物发生的具体场景。例如,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引用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艰难时世》中的描述:“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这些描述,不但要读懂,而且在脑海里要形成相应的画面,进而深入理解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十是抽象思维,是指使用概念术语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具体做法是——理解和运用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术语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来分析具体的史实。例如,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课包含了大量的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宜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应该把概念原理的学习与具体的历史现象结合起来思考。如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我们就得思考,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有哪些变化?由此又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哪些变化?教材明确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属于生产力的变化。教材又指出“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所谓‘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这是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历史学习,既要有理论思维,也必须结合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分析十种历史思维所举的例子我在新课的讲授中都有详细的讲述。在复习备考阶段强调这十种思维方法,目的是重申阅读教材的方法。我们常说重要的事情要说三次。其实在中学教学,重要的事情说三次恐怕远远不够,需要经常说、反复说才有效果。通过期末的梳理总结,再次强调阅读教材的重要性、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这比大量地刷题更为关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