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缘起及意义
公元14世纪,奥斯曼帝国逐渐兴起于小亚细亚,其最初的统辖区域非常狭小,只占有安纳托利亚的丘陵地带。经过几代君主的东征西讨,其统治范围不断扩大,渐渐夺取了从亚得里亚海到黑海的整个巴尔干半岛,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均被纳入版图。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克君士坦丁堡,持续了近一千年的东罗马帝国寿终正寝。到1517年,奥斯曼人已握有叙利亚、阿拉伯、埃及以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势力范围延伸至尼罗河流域。在苏莱曼大帝的领导下,16世纪奥斯曼已然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军事力量强大,地理位置显要,是东西方的桥梁和纽带,在国际事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长期的战争冲突与文化融合中,奥斯曼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信仰,奥斯曼帝国也成为伊斯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从17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步入长达几个世纪的衰落期,这与其内外形势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就内部而言,奥斯曼帝国最高统治者软弱无能,内政腐败日益加剧,财政危机越发严重,众多属国及地方封疆大吏的擅权和反叛愈演愈烈,帝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矛盾冲突频仍。就外部而言,西欧国家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迅速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而此一时期的奥斯曼帝国未能跟上世界新一轮变革潮流,原有的军事、文化、地理、商贸优势渐渐丧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落伍。幅员辽阔、占据要津的奥斯曼帝国开始成为“近东问题”的发源地,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纷至沓来,用新式武器和先进战法叩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在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中,帝国背负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丢失的领土和丧失的利权也越来越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整个帝国土崩瓦解,其欧洲、非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仅余伊斯坦布尔周围的一小块土地。
当然,奥斯曼-土耳其的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略和国家沉沦的历史,也包含人民反抗压迫、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从帝国晚期的种种西化努力到青年土耳其党的立宪革命,再到凯末尔领导的民族革命和现代改革,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土耳其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恢复了国际地位,迈上了国家复兴的新征程。
近代中国认知奥斯曼帝国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政府官员,他们在处理涉外事务时会接触和了解奥斯曼帝国,也会从民族命运角度去比较两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第二类是在野的各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他们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认知往往带有功利性,多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出发,截取其历史的某个侧面,加以突出或阐发。第三类是知识分子,他们多是在从事某项具体研究时对奥斯曼帝国史事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展开专业化探究,其成果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深度。第四类是普通民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奥斯曼帝国的舶来物件或元素,从而形成中国民间社会的奥斯曼帝国记忆。第五类是回民群体,他们因与奥斯曼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对其也多有关注。
探究以上群体的奥斯曼帝国认知,有以下学术价值。
首先,把握近代中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特点和水准,有助于丰富两国关系史的研究。由于近代中国与奥斯曼帝国实质性的外事往来不多,长期以来双边关系史的研究较为薄弱。但实际上,同英、法、俄、德、美、日诸国一样,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同样是近代中国人世界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独特的审视意义和价值。因此,梳理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全方位记录,无疑可以从认知史维度推进双边关系史研究。
其次,可以从一个特殊视角透视近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自我意识,丰富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信息的报道和评述,不仅有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还蕴含着中国人的世界认知和自我定位。人们往往将奥斯曼帝国置于国际大舞台之上,以亚洲乃至全球视野加以考察。透过相关论述,我们可以洞悉时人对于世界局势和列强动态的掌握、对于国际公法等重要知识的接受和运用,以及对于中国自身发展的评价与反思。同时,通过考察这些认知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今人亦可深刻体认近代中国人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复杂心态和情感。
奥斯曼人与中国人漫画(书内插图)
最后,有助于了解近代中国发展道路选择中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因素。近代中国人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关切点,多与自身时代命题紧密相连,对帝国历史经验的参照、借鉴和利用,实际上是在为中国发展改革所遇到的各类难题找寻解决之道。晚清以来,中国各政治势力、知识界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立宪、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等不同历史阶段,深入观察和思考奥斯曼帝国的“变革”之路,充分利用相关史事,从事各自政治主张的合法性论证和宣传动员,并最终树立起以“中国本位”来观察奥斯曼-土耳其的新视角。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近代中国的诸多政治事件和社会思潮背后,有着奥斯曼帝国的明显影响。
本书写作思路
如前所论,“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这一课题无论在分析理路的提炼、具体观点的表述,还是史料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本书秉承“详人所略,略人所详”之原则,系统梳理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渊源、信息获取及基本文献,在此基础上,尝试改变以往以时间为序的叙述模式,从问题意识出发,将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认知区分为三个层面加以把握。在每一专题内,论述又尽量兼顾时间顺序,如此既可以把握中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演变过程,也能够相对集中地反映本书的问题意识,即近代中国人奥斯曼帝国观的研究价值在于“世界新知的获取与全球视野的拓展”“西方之外的一个特殊‘他者’”“他者之路的思索与自我道路的追寻”。
第一个层面是关于奥斯曼帝国知识的记述与传播。近代中国人所获取的各类奥斯曼帝国信息和知识,是中国人世界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人关于该帝国的记述和认知深浅不一、侧重有别、各具特色。这些丰富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出版事业、课堂教育、文体活动,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了解和熟悉。与此同时,在更多普通中国民众心中,奥斯曼帝国并不总是与民族主义、国家兴衰这类沉重话题联系在一起,一提起它,人们会立刻想起土耳其浴、土耳其鸦片和土耳其地毯,这或许才是民间社会对于帝国最为经典的记忆。通过触碰这些问题,我们能够以丰富的材料和多维的视野,提供关于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之系统完整的知识史面貌。
第二个层面是通过聚焦奥斯曼帝国,把握他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帝国的论述,不仅刻画与塑造了其在中国的形象,还体现了国人对于自我及世界的看法与定位。作为一个有别于西方的“他者”,奥斯曼帝国在近代中国人的域外认知中占据着特殊地位。虽然与英、法、美、德、日、俄等与中国有着较为频繁往来的国家相比,其与中国的交往较少,只是中国外交事务中一个较为边缘的国家,但是,奥斯曼帝国有着独特的审视意义和认知价值,作为中西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构成了中国人观察自我、他者与世界的一个独特视角。就帝国形象而言,晚清时期的奥斯曼帝国不仅是一个与中国相提并论的“病夫”国家,有时候似乎还远远落后于中国,是中国知识人在面对西方的强势压迫时抒发大国心态和民族自信的慰藉物;有时候似乎又强于中国,奥斯曼人的充沛体力、战斗精神和宗教热情,曾经成为刺激国人奋起自救的一剂良药。同样,在民国时期,走向现代的土耳其不仅是中国学习的榜样,其“复兴”的话题也得到中国知识人关注,并引以为鉴。就全球视野的展开而言,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定位反映了国人对于整个世界局势的把握,将这样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国家动态纳入考察范围,并与自身的国家安全勾连、比对,体现了国人世界眼光的拓展。而突出奥斯曼-土耳其的亚洲地位和属性,看重土耳其民族复兴的成功,将其视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化建设的典范,甚至视为东方国家的门户和守护人,则体现了奥斯曼-土耳其曾历史地成为中国人重构亚洲秩序的重要凭借。在透析西方外交法则方面,奥斯曼帝国以切身的经历和实践,帮助国人洞悉了西方主导的外交法则之片面性和不公平性,有助于提高对列强侵略性的警惕和防范。可以说,近代中国人正是通过了解和认知奥斯曼帝国这类国家的斗争和命运,更加懂得了如何用外交法则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一切,都是西方列强的行为和经验所无法提供的。
土耳其博物馆馆藏中国元代画像(书内插图)
第三个层面是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土耳其发展之史的借鉴与反思。这个遥远的国度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命运,中国所遭受的各种侵略,它都先一步碰到,并留下诸多经验教训,它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复兴,又给中国人以强烈的刺激,并由此掀起一股学习热潮。于是,在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上,奥斯曼-土耳其的经验和教训比之西方国家,更具针对性、参照性和实用性。在晚清,面对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时代主题时,人们自觉透过奥斯曼帝国之镜,去摸索教案、外债、铁路等新课题的解决方策。在面对革命、改良的道路选择之际,1908年土耳其立宪革命给予各派表达政治主张的绝佳机会:清廷官员或忧思立宪带来的皇权丧失,或指摘高层的步伐滞后;革命派以此倡导武装革命,推翻满人统治;立宪派则敦促清廷立宪,反思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延至民国,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建国运动,又成为中国各政治势力及知识界从事合法性论证和政治动员的绝好武器。
此外,在史料发掘方面,本书借助各类中国近代史料数据库,首次系统整理和发掘有关奥斯曼帝国的各类型文献资料,并从文献的类型、数量、作者、年代、内容及意义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概括出中国人认识奥斯曼帝国的某些特点。就档案史料而言,本书运用了新近出版的晚清民国外交档案汇编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等所藏档案资源。就报刊史料而言,本书补充使用了西方传教士、回族知识分子创办的期刊,并利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丰富了史料来源。就专著而论,本书征引了大量晚清民国时期西方、日本学者的论著,国人的史地著作、土耳其研究专著,以及外交史、革命史、回族史、军事史、历史地理等各学科领域的通史类专著。就文集、日记、家书、游记等材料来说,本书的特色在于利用了一些清代名臣的日记、家书,搜集并使用了大量中国驻外公使及赴土耳其学习、参观、游历者的日记、游记和报告,等等。
本文摘自《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一书绪论,为原文的第一、第三节。
书籍信息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
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陈鹏著
2023年12月出版/定价89.00元
ISBN 978-7-5228-2923-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大有
内容简介
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本书在系统梳理近代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基础上,从“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奥斯曼帝国形象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三个层面加以把握,认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的引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土耳其认知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史,是近代中国人思考救国之途和发展之路的独特的探索史。
作者简介
陈鹏,安徽安庆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近代中外关系史。主编《民国北京研究精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合编),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
编辑推荐
★ 鉴他者之可鉴,省己者之可省:一部从知识流播角度观察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认知史著作
★ 以近代中国人对奥斯曼的认识为例,探索近代中国人对世界新知的获取与全球视野的拓展,透视近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自我意识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
第一节 历史因缘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信息的获取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基本文献
第二章 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
第一节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知识的传播媒介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在中国的民间记忆
第三章 奥斯曼帝国形象与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第一节 不只是“病夫”:奥斯曼帝国在晚清的形象
第二节 全球视野的扩大:近代中国人对两国关系的认知演变
第三节 近代中国知识精英的奥斯曼-土耳其洲属观
第四章 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现代改革的借鉴
第二节 清末各派对土耳其立宪革命的诠释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覆灭之后:“土耳其复兴”的反思与救亡动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向上滑动浏览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