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现代化是人类文明长河的最新篇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现代化规律和特征的认识,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一般认为,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政治革命是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是,世界现代化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虽然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在20世纪后50年里,从50~6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研究,70~80年代的后现代研究,到80~90年代的新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研究出现三次高潮,理论创新成果非常丰硕。
一、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第一次浪潮
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批美国科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并出版了一些著作,如《社会系统》(帕森斯,1951)、《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勒纳,1958)、《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经济成长的阶段》(罗斯托,1960)、《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布莱克,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和以色列学者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特,1966)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的学者关于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1、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1)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欧美工业化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工业社会。所以,当时的现代经济指工业经济,现代社会指工业社会,现代文明指工业文明。
显然,现代化既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指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状态。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即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所处的状态和特点。
(2)经典现代化理论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现代化过程的阐述。虽然发达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不同特点,但具有一般特性。20世纪70年代,亨廷顿教授归纳了现代化过程的九个特征:(注1)①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只能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②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③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④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⑤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⑥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水平或阶段;⑦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现代社会却基本是相似的;⑧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向;⑨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3)经典现代化理论同样重视关于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分析。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如果说,现代化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那么,现代性是相对稳定的。学者们把处于现代化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传统性,把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的现代工业社会特点称为现代性;传统性和现代性是相对的,也是不对称的。不同学者对现代性的认识有一定差别,但现代性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现代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现代主义、普及初等教育等。
(4)关于经典现代化发展动力的研究有大量文献。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归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三种观点(注2)。其一是“经济发展决定论”,主张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受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文化发展决定论”,认为是文化影响了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受韦伯“新教伦理和理性化”思想的影响较大。其三是综合决定论,认为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5)经典现代化的模式。许多学者认为,经典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和路径依赖性,受历史文化和地理条件等影响。例如普尔教授认为(注3),英国和美国现代化是由民主化和工业化推动的;法国现代化是先有民主化后有工业化;德国现代化是先有工业化后有民主化。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的现代化模式与德国相近。布莱克教授将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分成七种模式(注4)。有人认为经典现代化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内源的”和“外源的”等。何传启把经典现代化分成创新型、跟踪型、嫁接型和学习型等四种模式(注5)。
2、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六个分支和六个学派
除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外,如果按研究领域划分,经典现代化理论有六大分支,它们是社会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文化现代化理论和比较现代化理论等,这些理论阐述了不同领域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如果按研究方法和特点划分,经典现代化理论可以分为六大学派,它们是结构功能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历史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反映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分析。当然,六大分支和六个学派的划分是相对,但它们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学者和著作。经典现代化理论一般以国家为研究单元,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则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现代化,既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也是重要补充。
我国学者在经典现代化研究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比较有影响的工作有: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领导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代表作是《现代化新论》;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领导的“中外近代化研究”等。
3、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理论,并受到许多批评,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批评之声此起彼伏。首先,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如现代化概念的时间不确定、内涵的宽泛和偏见(对部分国家和富人有利),现代性和传统性概念的模糊、主观和不对称,现代化理论的笼统和滞后等。其次,现代化的副产品--“现代病”。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有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有一些新问题产生,如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破坏、贫富差距问题、工作技能老化、家庭和伦理问题等。其三,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经典现代化理论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人因此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实用性提出质疑。
二、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第二次浪潮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注6) 。学者们注意到三个现象,(1)工业经济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顶点,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化转入非工业化轨道,工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服务经济比重持续上升;(2)工业社会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发达工业国家社会发展开始从城市化转入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轨道,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迁移;(3)工业文明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发达工业国家没有止步不前,它们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超越工业文明阶段。显然,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新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美欧国家广泛传播,后现代化理论是对这些思潮的简单概括。后现代化理论(Post-Modernization Theory)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德国学者贝克教授认为后现代化是“第二次启蒙”(注7) 。
1、后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后工业社会。1973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教授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认为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将看到“后工业社会”的出现。他从五个方面刻画后工业社会(注8):①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②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③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④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⑤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贝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有着某些不同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第一阶段。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
(2)后现代主义。如果说,后工业社会描绘了后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社会图景,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在文化领域后现代化与经典现代化的巨大差异。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后现代主义者的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性为特征。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一般性倾向,罗斯诺教授把他们分为怀疑论后现代主义和肯定论后现代主义,格里芬教授提出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分类。一般而言,怀疑论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化的;肯定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
(3)后现代化理论。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2、后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后现代化理论既受到喝彩,也受到广泛批评。首先,它具有“时间不自洽”的嫌疑。如果“后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么,“现代”和“后现代”是时间交叉的,“后现代”是一个“时间不自洽”的模糊概念。其次,它没有包涵知识经济、网络社会等新发展和将来的新变化。其三,它具有表达能力的局限性。它认为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后现代化也不是终结,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后后现代”以后是什么?
三、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第三次浪潮
在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研究孕育了许多新思想。比较有影响的新思想包括德国学者胡伯教授(1985)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德国学者贝克教授(1986)提出的再现代化理论和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1998)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1、生态现代化理论
胡伯认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生态现代化的基本观点有:(1)把现代科学技术理解为生态改革的核心机制,它同时强调在生态改革中经济和市场动力的重要性;(2)作为一种资源和风险的管理模式,超越各种冲突和利益,建立新的环境议程,解决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环境管理的常规矛盾;(3)不仅把环境挑战看成是危机,也看作是机会,把减少污染看成是加强经济竞争力的工具;(4)代表一种前瞻的、预防的环境政策,它采用预防原理,涉及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化;(5)采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
2、再现代化理论
贝克认为,我们的现代世界处于转变之中,即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风险社会描绘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个人的风险日益趋向于逃脱工业社会建立的风险预防和监督机制。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就是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有人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反省现代化等)。再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通现代化(正统现代化)和再现代化。(2)普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再现代化是消解现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普通现代化的结果,风险社会是再现代化的结果。(3)在新时期,一种现代化消除另一种现代化,这就是再现代化。再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4)从一个社会时代向另一个社会时代的转变,能够通过没有预先设计的、非政治的和各种论坛的促进来实现。(5)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射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
3、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何传启认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
作为一种文明发展理论,它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文明进程包括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每个时代包括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等四个阶段,共有4个时代16个阶段;文明进程具有周期性、加速性和中心转移性等特点;文明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发展方向有三次重大转折,具有“之”字型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图1)。目前,在中国长江流域可以找到四个时代的部分特征(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
作为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
①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
②世界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表1);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③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在某些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则是综合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两次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
④两次现代化具有不同的发展范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动力是资本、技术和民主,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民主的、理性的、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多样化。
⑤不同国家和地区启动和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时间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发展中国家启动第一次现代化的时间先后不一,完成时间也没有确定,第二次现代化的压力已经到来,它们不得不同时面对两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它们有可能选择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现代化模式。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第一次现代化就是经典现代化,描述的第二次现代化是正在进行尚没有完成的新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说,后现代化反映了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是从经典现代化理论向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过渡”;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再现代化理论,可以看成是关于第二次现代化的不同理论解释。
同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样,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研究也包括六个分支和六个“学派”。六个分支是经济第二次现代化、社会第二次现代化、政治第二次现代化、文化第二次现代化、个人第二次现代化和比较第二次现代化研究等;六个“学派”大体是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新现代化史学、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研究等。目前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发展很不成熟,所谓的“学派”的形成,还需要较长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Beck, U. et al.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ber, J. 2000. Towards industrial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concept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Vol.2 Special Issue 2. 269~285
R. Inglehart.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贝尔. [1973] 1997.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高铦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贝克,威尔姆斯. [2000] 2001. 自由与资本主义. 路国林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布莱克. [1976] 1996. 比较现代化. 杨豫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布莱克. 1988. 现代化的动力. 景跃进,张静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查普夫. 2000.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陈黎,陆成宏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何传启. 1998. 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科技导报,6:3~4
何传启. 1999. 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传启. 2003. 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 北京:商务印书馆
亨廷顿等. 1993.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利奥塔. [1979] 1997. 后现代状态. 车槿山译. 北京:三联书店
罗荣渠. 1993. 现代化新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 2003.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注1:布莱克. [1976] 1996. 比较现代化. 杨豫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4~47
注2:R. Inglehart.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注3:亨廷顿等. 1993.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309~330
注4:布莱克. 1988. 现代化的动力. 景跃进,张静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注5:何传启. 1999. 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6:利奥塔尔. [1979] 1997. 后现代状态. 车槿山译. 北京:三联书店. 1
注7:贝克,威尔姆斯. [2000] 2001. 自由与资本主义. 路国林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17~241
注8:贝尔. [1973] 1997.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高铦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14
(题图由《科学时报》记者段煦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