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杨新华主编:《百年颐和  万国风华: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研究》

杨新华主编:《百年颐和  万国风华: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研究》

杨新华主编:《百年颐和  万国风华: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它不仅记载了自洋务运动最早兴办的产业类建筑实例,也体现出近代中国开埠后西方传来的建筑样式与技术,从而使近代南京城市建设及建筑类型和形式都发生巨变,为丰富近现代建筑内容开辟了新路。

《百年颐和 万国风华: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研究》,杨新华主编,南京出版社2022年7月版。

内容简介

颐和路公馆区是1929年《首都计划》的产物,乃为南京最具民国风情的一扇重要窗口。它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市重要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片区。自成一体的街巷格局,独特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极具时代感的建筑样式,历经90年风韵犹存,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

为了更好的保护、开放和利用,南京颐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亟待就首期78加1处房屋建筑进行相关研究。在多方考察中,具有多领域人才集聚优势的南京古都学会得其青睐,最终被选定承担这一项目。

本项目为整个街区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针对街区首期开放院落,围绕其建筑、人物、事件,开展针对性资料的深入挖掘及细分研究,为未来街区整体历史文化研究扩展至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打好基础,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基础数据库提供一定的内容支撑,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相应贡献。

该项目自2019年9月签约后,课题组历时1年,经专家多次集议,三易其稿,于2020年10月顺利通过结项。内容所涉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的形成、发展、演变等;民国建筑总体研究和典型个案介绍、具体建筑相关史实和数据;与之相关的部分名人与逸闻轶事等。本文即从中摘编刊载。对于这一专项成果,专家给予高度肯定,一致认为定位准确、数据详实、价值突出,填补了相关空白。

整部书稿(含图片)近38万字,已由南京出版社于8月出版。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目 录

第一章 定都之后的南京城市建设

第一节 《首都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对新住宅区的描述

第三节 纳入当今颐和路街区的所属范围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南京现存民国公馆区概述

第一节 傅厚岗公馆区:私人公馆取代规划中的市行政建筑

第二节 五台山公馆区:私人公馆与公共文化建筑共存

第三节 梅园新村公馆区:房产商参与建设的商品住宅区

第四节 常府街公馆区:第三住宅区上崛起的高级住宅群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具体规划和政策、法令、条规以及措施

第一节 《建筑新住宅区计划》

第二节 《南京市新住宅区第一区领地章程》

第三节 《南京市新住宅区建筑章程》《修正南京市新住宅区建筑规则》《修正南京市新住宅区建筑章程》等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住宅的营建

第一节 历史的演进

1、萌芽期(下关开埠~)

2、产生期(1912~1919)

3、转型期(1919~1927)

4、鼎盛期(1927~1937)

5、停滞期(1937~1945)

6、恢复期(1945~1949)

第二节 街区的形成

1、道路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

3、住宅建设

4、公共设施

第三节 道路的冠名

第四节 行道树和植被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南京近代建筑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二节 南京民国建筑的特点

1.建筑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等级高

2.中西合璧背景中凸显首都风貌和建筑民族复兴的多样化方式

3.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大多在南京留下杰作

4.南京民国建筑的内涵丰富,历史价值突出

第三节 南京民国建筑的代表性风格

1.殖民式建筑与西方复古、西方折中主义建筑

2.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复兴和发展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

第一节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民国建筑的价值

1.历史价值

2.文化价值

3.建筑艺术价值

第二节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住宅建设的标准和建筑用途要求

1.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

2.建设功能要求

第三节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民国住宅分析

1.建筑年代分布及建筑层数

2.建筑物基地面积和高度控制

3.住宅类型和平面布局

4.院落空间

5.住宅建筑的形式与风格

6.住宅的结构、材料与设施

第四节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与公共建筑

1、围墙

2、小学、菜场、办公等公共与配套设施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南京建筑师与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

1、民国时期南京职业建筑师的构成

2、民国时期南京建筑师职业群体分布的特点

3、代表性建筑师及其在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设计案例

第六节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住宅建设中的相关制度

1、首都新住宅区第一区的土地征收和价格

2、申领宅地和价格

3、首都新住宅区第一区的建设经费

第七节 结语

第七章 建筑与人物

第一节 民国建筑与人物

1、颐和路轴线33处

2、珞珈路、赤壁路轴线23处

3、灵隐路、普陀路、莫干路15处

4、宁海路轴线7处+1处(增补)

5、配套服务区1处

第二节 民国住户分析

1、身份构成

2、身份简析

第八章 相关历史事件及外国驻华使领馆概况

第一节 南京国际安全区专题研究

1、总部的设立

2、颐和路街区所在范围

3、护佑难民经过

4、主要人物及总体评介

第二节 诸国使领馆概况

1、赤壁路5号多米尼加公使馆

2、牯岭路20号荷兰大使馆旧址

3、灵隐路9号印度大使馆旧址

4、珞珈路46号瑞士公使馆旧址

5、西康路44号罗马教廷驻华公使馆旧址

6、颐和路11号英国大使馆旧址

7、颐和路15号菲律宾公使馆旧址

8、颐和路28号美国大使馆旧址

9、颐和路29号前苏联大使馆旧址

10、颐和路32号澳大利亚大使馆旧址

11、颐和路35号墨西哥大使馆旧址

第九章 逸闻轶事与诗选

第一节 逸闻轶事

第二节 诗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宁海中段五叉路转盘

卷首语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9年出台了《首都计划》,共编制有28项规划内容,并按现代都市标准,采取了不同功能的分区,如划定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为中央政治区;傅厚岗一带为市级行政区。随后便开始了大规模营建。

在短短20年间,留下的代表性建筑不少于200座,从中山陵到总统府,从国民政府外交部到交通部,从国民大会堂到国立美术馆,还有众多的教育、科研、文化机构以及别墅私邸。

其中山西路一带,即位于今日北京西路两侧包括颐和路在内的公馆区已然形成,蔚为大观,如今成为最为完整和最具体现民国风情的一扇窗口。

1937年出版的《新南京地图》上,颐和路一带被标准为“新住宅区”,其中的“第一住宅区”已经颇具规模。

目前整个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约35公顷,计13个片区。现有285个院落,其中264处为民国风貌,纳入文物部门保护的各类建筑有225处。自成一体的街巷格局,独特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极具时代感的建筑样式,历经90年风韵犹存,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是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现为南京市确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片区。

建筑是包裹生命的容器,除了自身的魅力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核,就是这座房屋的主人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将这些私邸与人物交织呈现,无疑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一幢幢建筑,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仿佛是一组历史画卷,俳佯其间,令人流连。

重识一段几近褪色的人文记忆和空间故事,将是阅读这座城市的一个极佳路径。为了充分利用、发挥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建筑文化价值,立足于深挖建筑背后的人与事,展现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历史,以唤醒与激活建筑的内涵价值,赋予载体鲜活的生命、丰厚的蕴意和持久的张力,使固化的建筑活化,突出民国文化的高雅情怀。

南京安居集团以敏锐的眼光,深感讲好“颐和故事”的重要,这对该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有着极大意义。集团所属专门负责开发的颐和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则全力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南京古都学会承担了这一研究课题,并于2020年10月顺利结项。与会专家给予高度肯定,一致认为定位准确、数据详实、价值突出,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成果。

本书稿为颐和路街区历史文化研究的专项成果,针对首期开放的院落,围绕其建筑、人物、事件,开展针对性资料的深入挖掘及细分研究,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基础数据库提供一定的内容支撑。

它是为整个街区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为未来街区整体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扩展至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打好基础,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相应贡献。

第六区区公所旧址

在街区全域285处院落中,基于对历史文化价值、产权难易程度、有条件开放(已腾空未移交)、环境品质优劣程度等诸多因素,并结合项目实时推进,确定了78+3的实施范围,其中有78+1处属于本次研究项目的实施范围。具体为:颐和路轴线33处、珞珈路、赤壁路23处、灵隐路、普陀路、莫干路15处、宁海路7处、配套服务区1处(原排水管理处)。本文稿共分为9章。

第一章,主要讲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的城市建设。一部《首都计划》,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当然,一个城市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言,具有承上启下之关系。此前近代南京的四部相关规划,同样值得关注。

第二章,对南京现存民国公馆区作一概述。除了颐和路公馆区外,至少在当时城市规则中还有四处,并至今犹存,分别是傅厚岗、五台山、梅园新村和常府街公馆区。尽管与颐和路公馆区弗能相提并论,但各有风貌,彼此交相辉映,故有必要对其做一解读。并通过比较,更加凸显了颐和路公馆区无可比拟的物化形态。

第三章,如果说《首都计划》是对南京城市整体布局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必须出台相关配套的具体政策、法令、条规及措施。本章选择了其中几个重要文件,通过一定的释读,加以呈现。

灵隐、普陀区域

第四章,主要讲住宅的营建。第一节内容主要讲历史,建筑不是孤立单一的行为,而是随时代渐进,依历史起伏,大致分为六个时段,从中感悟到城市的命运和建筑生命的轨迹。二至四节,则分别论及街区的形成、道路的冠名以及行道树和植被,从细节了解整体,读懂这美奂美轮的画卷。

第五章,详细叙述了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状况。南京近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地位也较特殊,其历程可视为一个缩影。它不仅记载了自洋务运动最早兴办的产业类建筑实例,也体现出近代中国开埠后西方传来的建筑样式与技术,从而使近代南京城市建设及建筑类型和形式都发生巨变,为丰富近现代建筑内容开辟了新路。

第六章,则从建筑学人的专业角度,解读街区的民国建筑,重点落笔于对住宅的相关分析,内容充盈丰满,面面俱到,透彻而精准。文中,还对相关配套设施和公共建筑、建设中的相关制度,做了一番阐述。特别是对几位建筑大师以及他们的杰作,进行了个案研究,以示向他们致敬。这也突出了颐和路公馆区建筑所具有的崇隆地位。

第七章,则就单体建筑与相关人物,一一介绍。同时对住户身份构成,做了一个简单分析,大致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基本情况,有助于今后数据的量化。

第八章,主要介绍在该区域内曾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言及日本侵华战争,就必须讲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而在这期间,由留守首都的外籍人士组织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划定了一个安全区,保护了众多难民免遭屠戮。虽然为时不长,但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对于这一义举,我们不能忘却,必须一书,以示后人。

灵隐路5号建筑

第九章,主要讲述了相关人物的逸闻轶事。这是讲好“颐和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搜集有10位民国人物的内容,值得一读。稍显缺憾的是,仅有几个人物与之内容是发生在斯地。另外说明一下,因为文章篇名不一,无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套用,因而在编排先后上无序。另选登了几位人物的相关诗词,可以一睹风采。

对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某一部分做一全面梳理,本研究大概是为首次。故少有现存成果所依凭,如何把握项目的展开,包括研究范畴、类目、内容、编排等等,既要契合于研究之宗旨与相关要求,又便于写作,单独成篇又彼此衔接,就甚为关键。

尽管委托方提供了一份相关研究方案,但多是理论架构,而具体落笔,还需另做考量和呈现。经多次研商并不断完善,才有今日所呈终稿。最后需要说明一下,因应出版之要求,故书稿在篇章结构上做了一些调整,同时删去原有课题中的部分内容。

颐和路3号建筑

后 记

建筑是包裹生命的容器,除了自身的魅力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核,就是这座房屋的主人,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将这些私邸与人物交织呈现,无疑增加了历史的厚重。一幢幢建筑,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如同一组历史画卷,令人流连。

目前颐和路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诸多资源“深藏闺中人未识”,可知性较差。众多相关部门的规划与目标实施,多是建筑学人的构想,从街区保护与利用着手,叙事在外,突出的重点是建筑业态,注重的是物质空间,旨在整治环境、开放院落、优化功能;着眼于外观和内饰,庭院与道路,绿化与环境,标识与点缀,强调片区与片区之间,街区与周边之间的关联,最终将这一片打造成民国文化集中展示区和城市文化修复的领先示范区。具体可见程宇飞的《南京民国历史街区环境改造设计研究》,刘思彤的《中国近现代居住类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等。

抑或是从旅游从业者的视角,主要是如何展示、线路设计,如何引导游客,不一而足,如王卓的《历史文化街区品牌塑造研究》、许心仪的《颐和路春秋》品牌相关策划等。

相关的学位论文也莫不如此,主要论及建筑本体,如许峰《基于文物法规的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保护研究》、王洲《基于形态特征的南京民国住宅区保护再利用研究》、刘其东《街道文脉的保护与评估研究及其应用》、赵珊珊《南京颐和路街区近代规划与建筑研究》等。

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和研究视角的择取,上述诸文都较少关注建筑与主人的关系,建筑与那一段历史的交集。换言之,缺乏对建筑人文内涵的关切。公馆区的历史底蕴不容忽视,而风云际会的民国要人,更显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英德式屋顶及老虎窗

为了充分利用、发挥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建筑文化价值,本课题立足于深挖建筑背后的人与事,展现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历史,激活建筑的内涵价值,赋予建筑载体鲜活的生命、丰厚的蕴意和持久的张力,使固化的建筑活化,重识一段几近褪色的人文记忆和空间故事,使之成为阅读这座城市的一个极佳路径。

相对于他人前期的既有研究成果,本课题有这样几个特点,它契合了项目研究的初心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具体如下:

1、较为系统的对颐和路公馆区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不敢言“一网打尽”,但相对而论已基本囊括其间,将这里从一片贫瘠之地到公馆林立的“发迹史”,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读者还是观者,经过了这一“阅读之旅”,可以明晰地了解颐和路公馆区的过往与当下。不惟如此,还有一些精微的细节,亦可从中探秘,无需再花时间寻觅。

2、首次使用或公开与之相关的应有内容,一是具体建筑详细而完备的数据;二是相关建筑准确的位置图、平面图以及近照。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殊为难得。因此而言,本课题的有些内容,堪称“独有”。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加深了研究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研究成果于客观上提升了一个层次,更具一定的说服力。

3、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从规划条文,到设计架构;从区域形成,到行道冠名;从建筑本体,到施工技术;从房屋外饰,到内部装潢;从附属设施,到配套工程;从大师生平,到传世经典,无不俱到。此前,无论是规划文本,还是研究项目,抑或相关的学位论文,都不及如此厚度和广度。若言高度,亦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百年颐和 万国风华: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研究》新书发布座谈会

4、既有以建筑、公共空间、街道和景观等为切入口的研究阐述,亦有将建筑与人物、事件、人文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展现。因之而观,内容显得丰富,人与建筑的交关,在本项目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赋予了凝固建筑以生命活力,可观可感,一段历史就鲜活起来,这是以往研究中鲜见,极少涉猎。

经过数易其稿,从结构而观,经过调整后,篇章脉络清晰,趋于合理;从内容上看,屡次修润充实下,亦趋完善提高。总之,经年努力,硕果渐丰。当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深望海涵。

主编简介

主编近照

杨新华,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文博研究馆员。2012年退休后被聘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鉴定评估高级人才培训基地特邀顾问。现为中国与文莱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古都学会会长、南京民国建筑研究院院长。曾任南京市政协常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生导师。编著出版约70部有关南京文史研究和文物保护管理的书籍。2008年3月,荣获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共同颁发的“中国当代文博专家”称号。

上一篇: 推动新时代史学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推动潮学研究走向深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31年来成绩斐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