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游荡与想象:深层人类历史的考古地理学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之《定居地球》

游荡与想象:深层人类历史的考古地理学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之《定居地球》

游荡与想象:深层人类历史的考古地理学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之《定居地球》每当谈起早期人类历史,我们会不自觉地用“史前史”称呼那段只能根据化石证据推测而无文字记载的过于遥远的历史。在我们模糊的想象中,那是一个先于人类“文明”时期之前的

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_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_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

每当谈起早期人类历史,我们会不自觉地用“史前史”称呼那段只能根据化石证据推测而无文字记载的过于遥远的历史。在我们模糊的想象中,那是一个先于人类“文明”时期之前的“原始”时代:古猿人在干旱环境的驱使下从树上走向地面,幸运地学会了使用和制作石头工具,完成了适应直立行走的身体构制的转变,在人类文明第一缕摇曳的火光中褪去“人族”的面貌,而后携带着种子和家畜成为同我们一样的“人类”。在这种叙事中,人类历史存在一个作为历史开端的起点——正是农业和文字揭开了当今人类的历史——此前的一切则被冠以“史前”之名。若细察这种说法,则不免会感到诧异:既是人类从古至今的一整个历史,又何来“历史的”与“史前的”之分?这种由后来人类所划定的历史的“起点”,又何尝不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断点”?在英国考古学家克莱夫·甘布尔看来,这种线性进步史观不仅割裂了本应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历史,也为后来的人类理解早期人类历史蒙上了一层来自当下历史的“表象”。人类远古时期的历史既不是如今人类历史的对立面,也不是如约翰逊博士所说“关于无用事物的全部假设”。关于人类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那些更遥远的是更深层的历史,它应能通过历史学的想象力与浅层历史对话进而重塑彼此。因此,克莱夫·甘布尔主张用“深层历史”取代“史前史”——不再用先入为主的“历史”割裂和想象“史前”,而是重返遥远历史现场的时空,用最新的考古证据和学科成果重新勾勒由深及浅、由远及近的整体的人类史。

出于这种历史观,甘布尔在《定居地球》一书中完成了对深层人类历史全新的考古地理学叙事。人类在地理空间和思维空间中的扩散与定居构成了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隐喻:正是人类游荡的双脚和一颗想象之心勾勒出人类从远古走向今日的足迹。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跨越生存边界直至定居全球的历史。在考古地理学视角下,讲述深层人类历史所采用的历史分期不再基于时间维度的一维“年代”,而是基于引入了空间维度的二维“时空”。与浅层历史显现于“会开口说话”的文字记载不同,深层历史隐匿在缄默不言的化石证据中。这些化石证据携带着特定的时空信息,散布在全球各地深浅不一的地层中,成为我们窥视深层历史的透镜。利用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分布区域的化石证据的多学科鉴定与分析成果,甘布尔在跨越了千万年的深层人类历史中划分出六个时空,每个时空都在其年代和地理范围内见证了人类脑进化与定居全球的双重进程,交织在这两大进程之间的,是适应地壳构造活动、气候循环等环境驱动因素的身体、物质、技术、认知、社会诸种进化手段,它们共同塑造了两大进程各自的增长和变化,以及二者间不断平衡的关系。由此,便是甘布尔在书中提出的由时间、空间、变化共同编织而成的深层人类历史的考古地理学。

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_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_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在甘布尔的划分中,第0时空是一个中新世猿类和上新世人科、人族的世界,它在地理上大致包括了由今日的非洲、欧洲、西亚、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共同连成的一整块陆地地区,从距今约10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约330万年前。在第0时空中,猿类和人科、人族主要分布在由地壳构造活动塑造的非洲之墙和亚洲壁垒山脉这两大进化脊上,这里有规律地发生着物种形成,由此形成了第0时空的生物热点地区。但第0时空的化石证据稀少而零碎,直到最后时刻才出现了由骨骼上的切痕所显示的技术的痕迹。目前已知的是,第0时空期间遭遇了一次全球气候变冷,导致森林栖息地减少、稀树草原扩张,促使人族发生身体构制上的两足化转变,随之而来的物质延伸和技术创造奠定了脑进化的基础。

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_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_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距今330万年前至180万年前是第1时空的世界。根据以色列的伊容采集地出土的距今200万年历史的石器类型,可以推断第1时空的地理范围不应仅仅局限在非洲,还应包括与非洲相连的亚洲西南部地区。第1时空经历了从上新世向更新世的地质世代交替,期间全球气候持续变冷,第一个小型极地冰盖就出现在此时。寒冷、干燥的气候和沿着进化脊的破碎地形有利于化石证据的保存,与第0时空相比,第1时空出土了更为丰富的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技术和饮食变化的考古证据,其中就有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人族石器。根据这些考古证据可以推定,人族脑容量正是在第1时空首次超过了400cc这个阈值,标志着人族开始走上一条不同于其他专化适应型动物的脑进化之路。

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_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_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

到了第2时空,人族已主要来自人属。第2时空起自距今180万年前、终止于距今5万年前,跨时近两百万年,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时间区间。在整个第2时空期间,人族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石器,显示出一些处理体积、对称性和顺序性的灵活概念性技巧。在最后一个阶段中,还出现了一些装饰品和骨制工具,从一个侧面证明此时食肉成为人族新的饮食选择。更新世气候在第2时空出现了冰期-间冰期的长时循环,为人族的扩张建立起一种强大的生物潮汐地理模式,将第2时空的地理边界最远推至欧亚大陆的北纬55°附近。从目前的证据来看,第2时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停滞,人族定居也严守着地理边界,但有证据表明此时脑进化进程大幅加快:在第2时空的第一个阶段,人族的脑容量就已超越了脑进化的第二个阈值900cc——更大容量的大脑不会自动导致地理扩张或技术创新,这一简单预期和考古证据之间的重大脱节启发甘布尔从新的角度对脑进化做出解释。

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_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_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距今50000至4000年的第3时空,见证了多个人族物种并存局面的结束——智人取代其他早期人族成为唯一延续下来的人族物种。人类此时掌握了一定的穿越水域的技术,到达了海洋的边缘地带,从非洲、亚洲和欧洲大陆扩散至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在扩散过程中,存在两条瞩目的路线:一条南向进入萨胡尔大陆,一条北向进入西伯利亚,进而抵达美洲大陆。扩散路线上的生存环境差异巨大,这表明智人拥有了一个非常多能化的策略来处理从全冰期到间冰期的波动环境。在第3时空,人类开始了对动物和植物的驯化,这个过程一方面放大了生产资源,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生态系统以支持更多的人口,构成了下一时空“景观迁移”的基础。

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_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_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在距今4000年前,人类终于拥有了跨越远距离海洋的能力,由此揭开了长达三千年的第4时空的历史。在第4时空,人类穿越水域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有目的的航行和跳岛,抵达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的诸多岛屿。人类在流动过程中携带了各种生活工具以及被驯化的作物和动物,实现了生存环境的迁移,更少地受制于环境和资源。加之全新世温暖的间冰期环境,人口大规模增长,以致由扩散导致的取代现象日益频繁。此外,由于考古证据保存条件的改善以及考古证据的指数增长,今天的人类可以获得来自第4时空的大量考古证据,第4时空也成为了一种我们需要透过它去观察更古老时空的表象。

第5时空是今天的人类最为熟悉并仍生活于其中的时空。甘布尔将公元1400年作为第5时空的开端;从欧洲人的角度来看,大航海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后地球上几乎不再存在尚未有人涉足过的土地。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在加那利群岛和加勒比群岛与来自第4时空和第3时空的定居者相遇,大西洋和印度洋上诸多偏远的荒岛也为欧洲人所涉足。与第3和第4时空中定居的收获相比,第5时空在以位于南极洲的南乔治亚岛、位于北极荒地的斯瓦尔巴群岛以及南印度洋荒凉的凯尔盖朗岛为代表的地球尽头所取得的回报微乎其微,这意味着政治性的取代和散居——而非定居,开始成为人类历史的主题。有趣的是,这一主题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意外地得到了呼应:“一场家庭重聚在一座荒岛上演,在想象中这个岛屿曾在更加深层、更加“原始”的历史中被定居,并再度显示出繁衍生息的机会。”

在利用考古学、人类学等传统学科研究成果的同时,本书还出色地整合了人类古生物学、考古遗传学、谱系地理学、第四纪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前沿成果,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和多元的人类历史观。在分析人族的饮食结构和活动范围时,甘布尔向我们介绍了人类古生物学中最新的碳13同位素分析结果,通过直接测量牙齿化石的碳13同位素来估计碳3和碳4两种光合途径的相对比例,以此分析人族的饮食结构和活动范围;较之依赖于分析牙齿形态及遗骸切割痕迹的传统方法,新方法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书中还将考古遗传学数据和谱系地理学原理结合起来,根据古DNA和现代DNA数据追溯各区域种群的出现时间和起源地,恢复人类谱系的地理分布特征,重建种群扩散的地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深层人类历史的独特的考古地理学视角。在重建远古人族栖息地时,第四纪科学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气候数据,通过对堆积在海洋沉积物及深海岩芯中的海洋微生物骨架吸收的氧同位素的分析,可以获取关于过去气候变化的信息;例如,对格陵兰岛岩芯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一系列气候震荡,其中包括被称为海因里希事件的极端寒潮和被称为丹斯加德-奥斯奇格间冰阶的温暖阶段,据此可以推证过去各个时空中气候对全球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重建栖息地。此外,甘布尔也很关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和心理要素,借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成果分析了人类身体构制进化及其物质延伸之间的社会基础,提出个体人际网络的规模以及记忆、互动和对他人适当行为的认知负荷等社会因素在脑进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壳构造、气候变化、脑进化及其物质延伸,分别在不同的时空中主导了人类生存的社会和认知基础,最终使得人类得以依靠想象力超越现实的边界,创造出相互分离而又保持有效联系的社会,定居全球。甘布尔《定居地球》一书用新颖的深层历史观念将人类古今千万余年的历史置于统一的时空框架中来讲述,在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人族和人类生存景观、身体蓝图、心智能力及社会形态的同时,揭示了人类最终定居地球背后复杂的自然和文化形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人类历史的方式。书中没有定论和程式,而是充满对既有观念和考古证据的探讨和阐释,邀约读者在想象的律动中走进人类散落各地、蒙尘已久的深层历史。

Let'sread

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是_了解远古人类的依据_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定居地球:深层人类历史的考古学》

[英]克莱夫·甘布尔 著 | 郭建龙 译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第1版

定价:128.00元

装帧:锁线精装

作者简介

克莱夫·甘布尔(Clive Gamble),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学系荣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前会长。在关于人类起源的考古学领域主持开展了多项研究项目,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定居地球》(Settling the Earth,2013)、《起源与革命:早期史前人类身份》(Origins and Revolutions: Human Identity in Earliest Prehistory,2007)、《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The Palaeolithic Societies of Europe,1999)。2005年,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授予甘布尔里弗斯纪念奖章(Rivers Memorial Medal),以表彰他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

编辑推荐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前会长克莱夫·甘布尔的颠覆之作:

以六大时空贯穿1000万年,综合众多学科前沿成果

精彩演绎人类祖先如何迁徙至全球

谱写一曲波澜壮阔的全新人类史诗

我们终于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看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借一双游荡之脚、一颗想象之心,从遥远的时空里漫步而来。

END

上一篇: 《史学理论研究》创刊30周年座谈会
下一篇: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