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2021年11期书评栏目刊登周志为《中国汉字设计史》一书撰写的评论文章《汉字研究的设计思维与历史思维——评》
汉字研究的设计思维与历史思维——评《中国汉字设计史》
周志《装饰》编辑部主任
内容摘要 :一种文字,尤其是像汉字这样的无比庞大的体系,宛若一座森林,包含着多样化的生长元素——包括附着材料、使用方式、沟通手段、传播表达,等等。近期出版的《中国汉字设计史》 一书将研究视域扩大到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各种文字形态,将汉字从纯粹的美术学或文字学中独立出来,在“设计学”的维度下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可以说,本书从所谓的“设计型研究”,真正迈向了“设计研究”。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汉字设计这座大厦的整体框架正在逐步成形,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艰巨的工作还在未来。
关键词 :汉字设计、字体设计、设计思维、设计研究
2014年,笔者曾撰《研究型设计与设计型研究》一文,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的上一 部著作《汉字的诱惑》(2013 年版,以下简称《诱惑》)进行了点评与推荐。八年之后,《中国汉字设计史》(以下简称《汉字史》)一书问世, 笔者再次有幸受邀撰写书评,既是对作者新一阶段研究成果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笔者七年前那篇书评的一次深化。
《中国汉字设计史》
上一篇文字中,笔者将设计类专业书籍大致分为 4 类,理论与学术、教材与工具、作品与成果、实践与思考,并认为《诱惑》一书属于第四类,即由具有实践经验与探索精神的设计师撰写的,试图通过对设计实践的思考总结,寻找设计背后的规律的著作。进而指出,陈楠的著作是一种典型的“设计型研究”——“其着眼点与启发性均与传统的研究者有所不同,显得别具一格”。回过头来看,《诱惑》一书的确体现了某种设计师著书立说的鲜明特点——设计感。以该书体例为例,陈楠特别设计了一组北斗七星的图形,展现关于汉字艺术设计的七个关键词 :字源、字脉、 字法、字圣、字器、字阵、字绘。全书内容也是以字脉、字法与字绘这三个核心词为章节标题展开的。而作者精心挑选的图片与亲手设计的版式装帧也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令该书不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而更成为一件精美的设计作品。
2018 年,陈楠推出的《格律设计 :汉字艺术设计观》《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设计解读》进一步完善了其设计型研究的构架——即多年来在实践及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格律设计理论,进而用其理论指导汉字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这两本书虽然在体例上都放弃了上本书的“玩”法,分别突出了研究理论的体系性以及对经典文本的设计阐释,但“设计观”与“设计解读”的提法显然还是较为谨慎的,作者仍然还没有跃出第四类别的打算。
时至 2021 年,陈楠推出的《汉字史》一书 相比之前已面貌大异,似乎已完全可以归入第一类理论与学术著作的定位。作者在开篇即明言 :“《中国汉字设计史》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汉字设计历史的专著。”“将研究视域扩大到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各种文字形态,将汉字从纯粹的美术学或文字学中独立出来,在设计学的维度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可见,本书从写作意图、撰写体例到内容重心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将研究视域扩大到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各种文字形态上,并将汉字从纯粹的美术学或文字学中独立出来,在“设计学”的维度下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可以说,本书从所谓的“设计型研究”,真正迈向了“设计研究”。
更能体现作者勇气的一点在于,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对汉字进行设计研究的同类型著作还有不少,但是那些书讨论的问题多为字体方向,更偏向于第二类的教材著作,或者有些类似《诱惑》这部书的理论版,而并不像陈楠的这本著作更大胆地冠以了“史”之名义,直接触及了学术研究中更深一层的设计历史与理论领域。而在以往,这个领域完全是由史论出身的学者们所掌控的。
难道,设计师开始跟史论学者争地盘、抢饭碗了吗?笔者以为,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汉字史》的问世,当然是陈楠个人多年学术钻研的成果结晶,但是背后却也有着设计学界某种不容忽视的潮流大势。对本书写作意图与内容的分析,离不开对整个设计研究学术脉络的梳理和解释,同时对本书价值的思考及定位,也会启示今后的学者们如何更好地展开后续研究。
1.何为汉字——学科综合视野下的设计史观
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师,陈楠的本业当然并非历史学,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也并非单纯的字体设计师,他活跃的设计实践领域涵盖了字体、书籍、品牌、导视、包装等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类别,甚至扩展到博物馆文创及衍生产品设计。但是,陈楠对于汉字设计的关注几乎贯穿其实践、研究与教学的始终。本书的宣传推广文本中称本书“历经 8 年的倾力写作”, 但就笔者看来,自与陈楠因《装饰》而结识的 20 年间,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汉字与设计的关联。《装饰》2002 年第 1 期的封面设计,正是陈楠甲骨文设计最初一批作品中的代表作。
《装饰》2002 年第 1 期封面
那么,陈楠何以对汉字设计的历史,或者说历史上的汉字设计如此念兹在兹?或者换句话说,本书作者的核心写作意图是什么?那就要从陈楠对于本书的关键概念——汉字——的认识与界定谈起。
汉字,指代的是什么?书法?字体?语言?文字?一种文字,尤其是像汉字这样的无比庞大的体系,宛若一座森林,包含着多样化的生长元素——包括附着材料、使用方式、沟通手段、传播表达……对于复杂性的对象,传统学术是根据时代不同,汲取其中的核心重点问题加以发展,比如传统的训诂学、金石学、碑帖学以及书法理论 ;而现代科学的处理办法是分科、分工、分类,按照层级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无数子问题,比如字体设计、语言学、文字学、传播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等。但是,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前者会失之偏颇狭窄,后者又会丧失综合性、系统性。陈楠之所以没有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字体或书体上,正是看到了汉字设计问题的多元复杂性,以及传统分类思维的这种僵化性。从他把第二章的汉字字形演化史分为“正、草、音、饰”四条并行发展的主线这一做法来看,他已然突破了美术学中的书法史,以及设计学中的字体设计史与美术字史这些最常见的史学研究路径,而是具有了一种跨越性的视角。尤其是“音”这条线索的加入,使得陈楠的研究更增加了一层语言和文字学的研究维度。
但是,多维度的研究也不能说没有弊端——复杂意味着难以驾驭,多元则意味着不精,跨越更容易造成研究之“散”。为了避免这些弊端,陈楠的第一个做法是在承认汉字的复杂性的前提下,孜孜以求地探寻这种不确定性背后的规律。而历史恰恰成为陈楠思考汉字这一种现象背后变化规律的一个思维角度、一种研究方法,或者说 一种武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建立一套特有的汉字设计史观”。
当然,陈楠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历史梳理,而是在此章之后又增加了民族与科技两个纵轴来统筹。换个视角来看,其实也就是通过作为空间轴的地域性文化与时间轴的创新性发展来归拢汉字的相关问题,并最终聚焦在一个核心问题上 :汉字的变与不变。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颇具“设计感”的研究构架,它使得原本松散的、支离破碎的、充满复杂性的汉字相关话题一下子变得具体、凝重起来。
2.文化的形状——汉字是文字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民族”部分中,作者强调其重点在于研究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的关系,梳理汉字文化圈的共性与差异。这其中,可以看出作者讨论的研究对象已经从汉字本体转移到了使用者身上。这是因为陈楠敏锐地发现,要讨论汉字的变与不变,仅仅局限于汉字本体是远远不够的,其背后的真正推动力是“人”。因此,对汉字设计与文化的讨论,不能脱离其使用者而孤立地讨论。
首先,汉字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 要的位置,在文化艺术中也具有崇高的地位,这 一点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是较为特殊的。葛兆光先生在《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一文中就曾把 汉字的阅读、书写和汉字思维列为中国文化五个典型特点的第一个。他指出,“现在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像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和它最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它对我们的思维、阅读和书写,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而在陈楠的书中,正是将以东巴文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文化圈的现象与汉字联系起来解读,通过对这些文字创造与使用过程中的现象、规律、原理及思维方式的分析,展现了其背后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密切交流与互动,进而指出,汉字是各民族汉字型文字的母体。这也就从汉字塑造的思维方式的角度明确了这些地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同源性。其次,应了解汉字在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境遇与作用。这种作用又可以体现为两个层面 :一是历史性的,譬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汉字,已经逐渐发展出适用于本地语言特点并有利于普及推广的注音、符号或表音文字,甚至还出现了很多新汉字,反向传播回中国。日本设计师对汉字的钟爱与运用更是值得国人的关注与借鉴。二是创新性的,譬如以“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字,虽然从日常使用角度看已逐渐衰微,但是现代设 计师却完全可以通过创新设计赋予其现代精神与活力。“使这种古老文字更加打动年轻人的心,从而推动异文化的参与与交流”。而从这两个层面出发,陈楠显然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就是通过研究这些少数民族及国外学习、改造、发展汉字的设计创新案例,反过来为汉字设计提供一个参照系,为我们今天汉字设计的创新提供思维方式上的借鉴。这也为后面的第五章内容提前埋下了伏笔。
3.科技的作用——汉字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虽然冠以“科技”之名,但笔者认为第四章才是《汉字史》全书最具史学之厚重感的部分。在本章中,陈楠充分发挥了历史研究在设计研究中的作用,从技术史的研究视角全面而充 分地考察了历史上的汉字,并对汉字的创新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梳理探讨汉字设计受不同历史阶段科技革命的影响产生的适应性、创新性发”。
与传统学界集中于对汉字本体表现方式(如书法、书体、字体、纹样)的研究不同,陈楠敏锐地发现了汉字呈现方式背后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及推动作用,包括并不限于 :材料(陶器、甲骨、 青铜、简牍、缣帛、纸张……),书写工具(竹笔、毛笔、刻刀……),书写方式(刻、划、铸、写、印……),甚至信息时代下个人电脑、互联网、人 工智能技术等。这些科技元素一方面影响着汉字 形态的演变,另一方面,汉字的鲜活生命力又会 在适应着使用传播要求的同时,反过来通过一个个全新的字体形态促进着书写工具和载体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良与创新。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张力结构作用下,“数千年来,人类的书写工具被科学技术推动着不断创新,而工具的改变必然影响到汉字字形的设计与其艺术表现风格。汉字一次次地适应着这种变化,每一次都顺势而行,迸发出全新的活力,一个个全新的书体相继诞生”。
由此可以看出,陈楠的汉字历史观,不仅仅是“汉字的历史”,或者“历史上的汉字”,而是“通过汉字的历史”,或者说通过汉字所要去理解的“文化史”。而这背后,实际也蕴含了陈楠的一个期望,即他在本章最后一段文字中所说的 :“基于情感与灵感的跨越语言文字学、设计学、传播学的新字体设计概念——‘字文化设计’会成为字体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4.思维的力量——汉字设计变中之不变
如果本书仅仅是对历史的梳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到海量的文献资料中,成为巨量文献的堆积。但是,陈楠之所以能够避免本书成为一本历史叙事书,是因为其在写作伊始便有着两个基本立足点 :1. 明确的学理意图——如此丰富复杂的汉字,其创新变化背后的推力或者规律是什么 ;2. 鲜明的设计学立场——如何利用设计思维方法这一利器来质询历史上的汉字的动态演变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其各种特殊性处理手段背后的逻辑,最终理解其发展演变背后的思想动力。对着两个基本问题的阐释,也就构成了本书最后一部分——第五章——也是最具有设计研究本体论色彩的一部分。
当我们在谈设计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设计是名词性的还是动词性的?设计是人类的造物成果?是一种造物活动?一个实践领域?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呢?在清华大学,陈楠开设了一门名为“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课程,这门课既是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研究生、科普创意与设计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全校性选修课。该课自2015年正式登录慕课以来,在网络同步教学,至今已有超过 50000 人选课,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荣获了“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该课程从设计思维与方法论两个层面展开,特别注重感性思 维与理性思维并重、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重的教学训练,针对学习者在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力、反应力、分析力、综合力、联系力、判断力等思维能力加以引导与训练。由该课的教学思路可见, 陈楠十分清晰地认识到,设计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直接指向实践的,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指导意义的思维方式。
该课程的这一思路也完整地贯穿于《汉字史》 一书中,即如作者所说 :“挖掘潜藏于汉字艺术审美与信息传播功能背后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为探索研究型的汉字设计实践与创新之路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将汉字中提取的设计方法论运用到更广阔的设计领域。”在此意图下,陈楠将本章分为了八个部分,分别涉及设计思维与方法论的总论,汉字检字法、输入法、拆字法中的模件思维,笔顺与阅读顺序的设计,网格问题,“碑学”与“帖学”的美学范式、书写笔迹,以及作为汉字之根的甲骨文书法及字文化设计。从章节安排来说,陈楠的对汉字中设计思维的总结更偏向于具体务实的方法论层面的思考。他所关注的焦点,并非单纯的理论层面的总结,而是汉字在创造、使用、传播过程中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进一步说,陈楠所理解的设计,显然是一个动词,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而这个动词又包含了两个层面 :作为动作的设计行为,以及作为思考的设计思维。而这两者,在设计学研究中恰恰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思维为行动的指导,行动是思维的呈现。本书中对汉字设计方法论的思考、分析、总结,正是试图将以上两者融合在一起,辨析设计行为背后的思考及意图,挖掘设计思维所呈现的形式与手段,进而总结出汉字——这种以流动性、变化性主动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强大的、适应性的设计智慧——的真正伟大之处。
陈楠在本书自序中指出,学界一直缺乏由鲜明的历史观指导的,以“设计学”为主线的汉字设计史体系整理。笔者对此亦深以为然。究其原因,在于目前设计学界对设计历史研究的认识大多仍局限在“造物史”“技术史”,或“思想史” 层面,而较少关注将以上三者关联起来的“思维史”;而其他史学领域对汉字的关涉,又大多集中在字形(书法、装饰)或字意(语言、文字)方面,较少思考其背后的设计逻辑。针对这个问题,陈楠提出,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经典的汉字设计方法、形式的案例,也应该通过汉字历史的学习消除大量因惯性思维、刻板印象而被忽视的汉字设计现象与问题,要从许多看似普通的历史资料与信息中敏锐地发现其中蕴含着的设计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汉字既反映着时代,同时也改变着时代。而陈楠的努力方向,正在于揭示汉字的这种二元性的秘密,并将其转化为所有设计领域的推动力。
结语 :历史思维与设计思维
在《设计史的乌托邦》一文中,笔者曾经对美国设计史学家马格林的巨著《世界设计史》进行过推介,并在文末指出,马格林是在试图以历史书写的方式来构建一座设计乌托邦,而“乌托邦的真正意义本来就不在于其能否实现,而是其构建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类批判反思的意识、探索未知的精神,以及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与马格林类似,陈楠也拥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他试图搭建的可以说是一座汉字历史的乌托邦。他并没有纠结于他所写的是历史学著作还是设计学著作,自己到底是一名设计师还是设计史学者,他只是想通过他所理解的、所拥有的两种思维工具,去探索勾起他无穷好奇心的那个充满诱惑的汉字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装帧也由陈楠亲手设计,在呈现了一名设计师本色的同时,也为书中讨论的设计思维做了精彩的注解。《汉字史》的出版,标志着汉字设计这座大厦的整体框架正在逐步成形,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艰巨的工作还在未来。传统的学科壁垒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如果让这座大厦更加坚固,还需要后来者从更细微的现象与问题出发,不断务实、严谨地去夯实基础。但不管怎么说,历史思维与设计思维,都既是解读汉字的利器,也是延续汉字的利器。如果汉字设计研究能够成为一个目标指向明确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研究领域,那么《汉字史》必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中国汉字设计史》整体设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