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3期目录《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3期目录,哲学,社会学,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链升级——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双重作用

摘要:数字技术是影响全球技术—经济范式的根本性创新,并引起了产业链研究框架的革新。当前的研究范式低估了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产业链重塑的推力,如何捕捉产业链上数据要素的影响成为解释索洛生产率悖论的关键。平台型企业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链主”,促使产业链驱动力来源发生变化。产业链的治理更加依赖区域内部多平行主体之间的协调,进而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并实现功能升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围绕数据要素构建无形资产体系对于提升产业链治理位势同样至关重要。探寻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产业链升级的可能路径,要统筹运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数据要素及其互补性无形资产的投资与使用。

关键词: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数字技术 产业链

作者段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南京210093)。

科学进步的文化演化解释

摘要:长期以来,区域科学共同体之间的科学合作是维续科学正常运转,推动科学创新的主要动力,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都曾受惠于此。然而,在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多重夹击下,以国际合作为典范的区域间科学共同体合作正面临重大挑战,科学合作频率出现下降,合作深度也止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科技能否取得突破,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发展,是摆在我国科学共同体面前的严肃问题。从文化演化的学理角度分析,区域科学共同体内部合作完全能够维续科学的正常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但是,科学可能因其极度反直觉的认知特征而在传播学习过程中出现失真,进而发生科学退化。要避免科学退化,推动科学创新,关键要保持科学共同体规模,提升科学推理的多样性以及促成最佳理论选择。

关键词:科技自立自强 文化演化 科学合作

作者王雨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西安710100)。

人类增强伦理中的两种人性观及其困境

摘要:如何理解人性是人类增强伦理的核心问题。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作为人类增强问题上的两种对立观点,它们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展开的争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生物保守主义主张,人性是给定的,我们不应该改变它,人类增强会改变人性因而应受到约束和管控;超人类主义则主张,人类是不断进化的、富于创造力的物种,人类增强可以突破人性的限制因而应予以鼓励和提倡。对两种人性观的分析表明,生物保守主义的人性观不能说明生物技术增强与社会文化增强之间的道德差异,而超人类主义的人性观则无法说明人类增强在何种意义上改变了人性,并且两种人性观都会遭遇休谟的是与应当难题。因而,两种不同的人性观都不能为人类增强问题提供真正的伦理指导。

关键词:人类增强 生物保守主义 超人类主义 人性观

作者李胜辉,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开封475004)。

·方法与范式·

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神话学证据法

摘要:神话学证据法是一种实证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不断演进的过程,神话证据由单纯的文本逐渐扩展到文物考古、口头叙事、民俗叙事、图像叙事以及物的叙事等多重证据。神话学证据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从重视文献扩展到重视物证和口头传统,并将线性推理拓展到不同性质证据的多维度论证,神话证据的文化属性得到凸显,跨学科特点也得到不断强化。神话学证据法的应用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深入推进,对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中国古代神话和早期文明研究都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 中国神话学 证据法 神话考古

作者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提升质性研究论证质量的两种途径

摘要:所谓质性与量化研究的区别并不在研究理念,因为质性研究从来都是实证的,而量化研究也从未排斥诠释。但就论证质量来看,部分质性研究是有所欠缺的,因其未经严谨、系统的验证,难以判断孰是孰非。若求改善质性研究的论证力度,研究者或许可以在反思《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及相关讨论的基础上,从“如何改进质性提问”“如何设计质性选样”角度,提升质性论证质量。经由此类系统的改进步骤,或许可以令质性研究更为深刻、系统,同时促进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

关键词:社会科学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研究问题 研究选样

作者耿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杭州310058)。

·学科反思·

印度洋区域史研究的学术谱系及其全球转向

摘要:印度洋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明交汇之地,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这里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印度洋地区的研究已有百年历程,但进入21世纪以后,印度洋区域史的研究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更加注重人的流动、物质文明的发展、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以及对国家和帝国的重新思考。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破除西方中心论,反思传统的区域和国别史研究,深入理解海洋生态,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变动,形成具有中国立场的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叙事。

关键词:全球史 区域史 印度洋 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东方外交史的多维书写与自我重构

摘要:“东方”一词先为地理学概念,后融入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乃至时间和空间等要素。一直以来,历史阐释和书写中的西方中心史观将“东方”设定成一个与西方文化特性、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的区域。因此,在历史阐释与现实关怀中,为“东方”正名是东方学者的首要任务。经过近二十年发展,中国的东方外交史研究已形成四大特色:拓宽了东方国家外交史研究的时空范围;突破了传统史学偏重文化史和政治史研究的狭窄范畴;以大历史的视角对待和研究东方历史;显示出了开阔视野与锐意创新精神。概括而言,东方外交史研究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阐释东方国家、民族和地区,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的历史,是一种使用本土资源,以东方历史研究者为主体叙述东方历史进程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多维书写 东方外交史 东方历史 学科体系

作者杨昕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150028)。

·专题研究·城市文学研究再评价

上海摩登、都市乡土与都市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摘要: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研究的“内在视野”不断扩大。通过对“上海摩登”与“都市乡土”两种研究范式的分析与思考,现代文学史日益被视为一个内在连续性的整体,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城市文学独特的主体性。与之对应的是,在现代性的冲击、争辩与反拨基础上本土性得以祛魅并再生。由此催生出城市文学新的中心命题和研究范式:“在都市书写中国”并且书写“都市中国”,即在传统与当下的相互观照中,强调本土性、城市性和全球性的共融,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文学与文化传统的接续,以及当下本土经验的生成,实现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城市文学 上海摩登 都市乡土 都市中国

作者朱军,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234)。

景观与心灵:城市文学研究向度反思

摘要:随着城市文学创作的繁荣,城市文学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城市文学研究的地域性趋向愈发明显,景观、空间、消费等理论的介入拓展了研究面向;对于城市内部,则多从日常生活、城与人等维度审视城市发展史。总体来看,不少研究存在过多关注外在景观、钩沉风物的问题,缺乏对城市气质、城市心灵的内在解读;过于注重寻找城市历史,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反思不足。城市文学研究在关注城市景观、风物之外,也应注重以情感视角审视城市人的生活和心灵状态,从而为城市文学研究不断拓展新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地理 灵韵 社会现实 城市精神

作者魏华莹,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开封475001)。

探究当代城市文学本土化研究路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文学逐渐涌现出了一些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但当代城市文学研究滞后于文学实践且缺乏创新意识。一些研究往往陷入某些概念的演绎和循环论证,难以深入城市文化传统、城乡关系以及文明转型等问题领域。重构当代城市文学本土化研究路径,需还原“城市文学”概念的开放性含义,关注不同城市的文学叙事,丰富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化内涵;同时,研究中国当代独特的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文学城乡关系书写的内在关联,以城市现代文明转型为视野重新审视当代中国人的城乡生活经验,形成与中国城市文化传统和现实相贴合的本土化的批评理论。

关键词:城市文学 本土化 文化寻根 城乡关系

作者唐诗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州510632)。

评价视角

知识论视域下的中国儿童文学评价

摘要:从知识论的视域来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的评价问题,需要通过切近“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方式来寻求知识评价的基点、立场及标准,以期发挥学术评价的知识引领功能。从评价基点上来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知识学科化的现代框架中要兼顾学科规则评价的客观性和人为评价的主观性,侧重“儿童文学”的概念本体。从评价立场上来看,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具有知识的同源性、同质性,二者的一体化具有系统性特征。从评价的标准来看,中国儿童文学评价应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下确立,辨析“中国”“儿童”与“文学”的语法关系,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评价朝向融通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儿童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新的方案。

关键词:知识论 中国儿童文学 学术评价体系 知识学科化

作者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金华321004)。

上一篇: 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下一篇: 五种新史学范式(史观).ppt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