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发来书面贺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瑞典、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20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就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及朝鲜语等周边语言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国是汉藏语的故乡,中国境内的近80种汉藏语系语言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资源。文化的多样性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深入开展汉藏语言研究有益于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借鉴。当前,语言多样性在信息化、全球化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大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现了使用人口不断减少、功能降低、活力衰退、传承困难的趋势,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解决好的难题。中国已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总方针,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汉藏语言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拥有语言研究所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下属“语言本体、实验、应用、文字文献”四个研究语言的研究室及《民族语文》编辑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汉藏语研究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延中所长致欢迎辞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教授、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创办人马提索夫(James A. Matisoff)先生在开幕辞中指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的创立和发展,对于发展中美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在开幕辞中回顾了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自1968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指出马提索夫先生发起创办的“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是语言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仅促进了汉藏语系语言的研究,同时也促进了南亚语系、南岛语系以及周边语言的研究。早期的汉藏语研究的基础,是基于实地田野调查的描写与历史比较语言学框架下的谱系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语言保护工程的展开,和田野调查人力物力资源的更多投入,随着大规模数据库支持下的历史比较研究的深化,汉藏语研究的传统核心领域得到了显著的强化和加速。另一方面,伴随着国际语言学的发展,汉藏语研究也在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当代研究范式被引进到汉藏语研究中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如语言类型学和语义地图研究、语音实验研究、语法化和历时语法学研究、语言接触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功能、认知和信息结构研究等。汉藏语研究队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汉藏语系语言调查研究领域,为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注入了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所长致开幕辞
同时,刘丹青研究员也指出,汉藏语系语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印欧语系比较起来,还有较大的差距,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还有很多争议,其内部特点及其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中国是汉藏语系的故乡,大力开展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是中国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自1968年创立并在美国耶鲁大学召开了首次国际会议以来,迄今已经举办49届,成为享誉世界的学术盛会。自1982年第15届国际汉藏语会议首次回到汉藏语系的故乡,由北京大学主办,我国已经成功举办过7届会议。本次会议欣逢第50届,同时也是会议创办人马提索夫教授八十华诞,大会主办方向马提索夫先生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并敬送花篮。
大会主办方向马提索夫先生敬送花篮(左:孙天心 中:马提索夫 右:罗仁地)
本次会议特邀了9位国际知名学者做主旨发言,他们专注于汉藏语言研究数十年,学术积累丰厚,他们的发言通过具体、丰富的语言学事实和精辟、严谨的论证,展示了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独到的学术创见。
会议的专题讨论则充分展示了当前汉藏语言研究的多样性,共分历史语言学、类型学、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形态学、语法化、句型、文献语言学、实验语音学、韵律与音变等组别,论文内容涉及汉藏语言的历时比较、共时描写、形态类型、韵律音变、语音实验、古文字文献、语言生态、汉藏语大数据建设、汉藏语与周边语言关系、语言翻译及应用等领域。
为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于汉藏语研究的学术事业,会议专设了“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研究生优秀论文奖。本届会议参会研究生十分踊跃,共提交论文16篇,体现了青年学生学术视野宽广、学风踏实、勇于探索的学术特色,不少论文在理论、方法和材料方面都有新意,展现了汉藏语研究的青春活力,令人欣慰,也十分可喜。
经会议专家评审,泰国玛希隆大学博士生Han Jianghua (韩江华)的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new idioms:Conceptual blending and frame shifting、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生李长兴的《汉藏语史的亚特兰提斯之谜:观察同源词和借词的鉴别》、南开大学博士生王振的《〈嘉绒译语〉藏文注音材料的初步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黄舒娜的《巴马壮语的疑问句》4篇论文获得“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获奖学生合影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研究员主持。在向获奖研究生颁奖结束后,第51届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主办方代表藤原敬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示明年将在美丽的日本京都大学等待大家参加会议。
第51届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进程时间表(暂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尹虎彬副所长致闭幕辞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致闭幕辞。他指出,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适逢马提索夫先生八十华诞,见证了学术的传承和创新的生命活力,而刘丹青研究员所做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的学术史回顾,加深了我们对于这个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意识。最后,尹虎彬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再次对马提索夫先生和各位来宾表达感谢和敬意,并对获奖学生表示祝贺。
大会合影
下文按发言顺序简要介绍本届会议主旨报告的主要内容:
马提索夫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提索夫教授的报告《咱们的ICSTLL:通史和未来前景》(General History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Our ICSTLL's)回顾了“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国际汉藏语言的早期研究注重汉藏语言的历史构拟,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汉藏语言研究者的互动交流和共同推动之下,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趋向多元化,并实现了相关领域的细化与专业化。至今还在不断形成一些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如汉语在汉藏语系中的地位;为原始母语构拟单独音调系统的可能性;“动词代词化”的古风;壮侗语、苗瑶语、土家语和白语的发生学地位;汉藏语系内部语族、语支如何划分;进行更多中观语言的重建;对语言接触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等。
孙宏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研究员的报告《有关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问题的讨论》根据其60余年开展藏缅语族语言调查研究的实际经验,认为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的构拟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原始汉藏语言的音节结构和构拟同源词的语音形式。他指出,在语言历史演变的脉络中,同一种或同一组语言的语法演变链和语音演变链几乎是同步的,并提出了区分汉藏语系语言的前缀与复辅音的前置辅音的8条原则。他还强调要准确把握汉藏语系尤其是藏缅语族语言的特点,必须开展深入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李壬癸教授
台湾“中研院”院士李壬癸教授的报告《南岛语的数词系统》(Austronesian Numeral Systems)展示了南岛语数词的特点。南岛语言的数词非常发达,自成一个系统,其运行规则跟构词和句法都有密切关联。台湾南岛语按照人与非人的分类使用两种不同的数词系统,其他地区的南岛语还按照有生命的和非生命来使用不同的数词。不同语言中数词的应用情况让人想起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即认为人们所讲的语言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当涉及使用数词时,讲汉藏语系语言的人往往想到其形式,讲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大多关注其单复数,而讲南岛语系语言的人首先注意到是用于有生命还是非生命。这就说明讲不同语言的人对外界会形成不同的理解。”
刘丹青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研究员的报告《汉藏语言音节显赫的词汇语法表征》以其所倡导的语言库藏类型学的“显赫范畴”概念来分析汉藏语言表征。显赫范畴是指语言中功能强大而具有扩张力的范畴,它使用频率高,能够得到强烈的表征,拥有超越本范畴的扩展功能,在心理层面容易激活。音节显赫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汉藏语言中。以汉语为例,音节显赫对汉语的类型特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功能扩展到了词汇、语法乃至修辞、文学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汉藏语内部音节显赫度的差异也有显著的词汇语法表征。
戴庆厦、闻静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戴庆厦、闻静的报告《论“分析性语言”研究眼光》认为,要揭示汉藏语言的特点,包括共时特点和历时特点,需要有“分析性语言”的研究眼光。在中国的语言中,“分析性语言”数量多于“非分析性语言”,蕴藏着丰厚的研究“分析性语言”的资源,需要总结相应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他以汉藏语系语言为例,指出“分析性语言”特点的诸种表现,以及提取“分析性语言”研究成果的三个切入点,并归纳“分析性语言”研究的操作策略。
郑张尚芳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郑张尚芳研究员的报告《复声母单化、元音推移、附尾转换在汉语演变及兄弟语分异上的作用》一文阐述了复声母单化、元音推移、附尾转换在汉语演变及兄弟语分异上的主导作用。上古汉语中曾存在一些特别重要的语音结构和成分,如复声母、长短元音、再后附尾等,到切韵音系就没了。这些成分曾在汉语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上古汉语新拟音里,已恢复了它们的地位,这有利于说明汉语的语音演变和同语系语言的分异,可以阐明有些同源的声母、元音今日之所以面目迥异的由来,以及四声辨义映射仄声调如何承袭韵尾功能的根源。
罗仁地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罗仁地的报告《论“词族”概念及其在汉藏语研究中的作用》探讨了“词族”概念应用于汉藏语言研究的历史和具体应用法,藉以说明“词族”概念对于汉藏语言研究发展的重要性,澄清了学界对于词族概念在汉藏语言研究中的误解。
潘悟云教授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数据中心潘悟云教授的报告《上古汉语的复杂复音与复辅音声母》根据民族语言的语音材料进行类比,认为上古汉语中存在复杂辅音声母,也存在复辅音声母。复辅音声母包括基本辅音前带次要音节与前置辅音两类,文章论证了这些辅音声母向中古演变的规则。
孙天心研究员
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孙天心研究员的报告Verbal Affection Marking inNigsi Rma指出,在四川云林寺村的羌语(Rma)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动词构形类型,即以形态手段标记事件的非涉事受影响者。文章分析了这种动词受影响者标记系统及其类型学特点,并指出这一标记系统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厘清羌语方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带来曙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