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属于2020年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内容
2020-ZJKYB-X01-058
201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2019年版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中,虽然在“课程目标论述部分”依然是按照三维目标的结构表述的,没有按照高中的提法直接出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阐述,但是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到了初中教学层次对“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历史解释”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近几年的中招历史考试,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了对这五大素养的考查。应该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目标的顶层引导,与高中是一致的、接轨的,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落实,是必然趋势。那么,初中历史教学该如何有意识地进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让历史教学培养方向与高中培养目标更加自然地接轨?这是教育课程改革留给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聚焦初中课堂教学,我们希望通过实践研究,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①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方面的培养要求?
②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教学中如何合理安排,统筹培养?
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培养层次与高中阶段有何区别?
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对于高考改革带动下的初中教学改革,有着较强的前瞻性。
在接下来的推送内容中,我将围绕七年级上册教学,陆续与大家分享对于上述问题研究的思考与实践,欢迎留言交流。
所爱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