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本周五)20:00,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第二十一期,我们邀请王笛和罗新做客新京报文化云客厅,与反向流行主播、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董牧孜共话微观历史与面向公众的历史写作。
嘉宾发来视频预告
人们总爱读史。
或以史为鉴,晓天下事;或为勾连当下,展望未来;或当作趣闻八卦,探索幽微人心。
历史,
总能读出个人的兴味。
近年来,微观史学在国内引起关注,出版界也大量引进了西方具有非虚构色彩的历史研究著作。这些历史读物,正在成为学术写作中最具大众市场的一支。
不少本土历史学家,也在面向公众的历史写作中备受瞩目,尤其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
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王笛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是为数不多走出书斋做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历史学者。他们的作品,近几年也体现出“出圈”的关怀。
王笛的《茶馆》《袍哥》等作品聚焦微观史学,富有文学性,关注历史中的日常生活与个人;罗新去年出版的《有所不为的反叛者》,则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进行系统性反思。
《袍哥》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近日,王笛出版了新书《显微镜下的成都》,这本书几乎串联起了他在30年研究生涯中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这也是一本比较入门的微观史学读本,它关注四川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市民等普通人的身上,构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微观研究体系。
8月14日(本周五)20:00,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第二十一期,我们邀请王笛和罗新做客新京报播客反向流行和文化云客厅,共话微观历史与面向公众的历史写作。
| 嘉宾简介|
王笛
王笛,出生于四川成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历史学家。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等。相关作品荣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吕梁文学奖等多个图书奖。
罗新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著有《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及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与叶炜合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主持选译《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
| 主持|
董牧孜
《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新京报播客反向流行主播。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哲学硕士,论文收录于ROUTLEDGE HANDBOOKS、《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等。
| 你将听到 |
(1)《显微镜下的成都》再次体现出王笛的学术情结。王笛是成都人,一直把成都、四川作为研究主题。他如何看待近几年成为“网红城市”的成都?成都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连贯性如何体现?
(2)王笛关注近代城市文化研究,罗新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古。他们的研究领域并无交叠,却是彼此的读者。二位是如何关注和阅读到彼此的作品?
(3)王笛和罗新的历史写作有很强的公共性,体现出“出圈”的关怀。为什么有这种强烈的倾向?他们如何定位自己历史学家的身份?
(4)历史写作的文学性,是王笛和罗新的写作特色。历史写作中呈现叙事性和故事性,会影响史学作品的准确性吗?
(5)微观史和新文化史,注重日常生活和细节描述,也因此往往被批评忽视整体、过于碎片化。王笛和罗新如何看待这些批评?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对立吗?他们如何看待大卫·克里斯蒂安、尤瓦尔·赫拉利这类“大历史”的写作?
(6)王笛和罗新在什么时候体会过历史写作上的瓶颈?历史学者是否也有理论的焦虑?历史学家的美德是什么?怎样才是健康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 参考书目 |
《显微镜下的成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