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观念与方法,虽然最初主要是地理学提出并使用的,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乃至政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接受和运用,并围绕“区域”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了相当深入而细致的讨论,提出了诸多立足于不同学科出发点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甚至提出了“区域科学”的概念。与之相适应,同时也是史学研究内在理路演进的结果,近年来,历史学领域对“区域”研究的兴趣也大为增加,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理解、界定“地方”、“地域”或“区域”等概念,根据自己的学术诉求与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从村落到“大区”),对其历史过程与特点展开研究,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取向、路径与特点的地方史、地域社会经济史以及村镇史、城市史研究。我们把这种立足于区域观念与方法,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历史过程与特点的历史学研究,总概称为“区域历史研究”。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研究区域,都有自己的学术理路与方法。总的说来,地理学者研究区域,一般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入手,对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以及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及其演变等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考察,其特点是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数量分析与模型分析,以其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现实性见长;弱点则是在观念上以“物(地理事物)”为本,对区域民众缺乏关注,对研究区域的人文社会因素比较忽视,可以说是“见地不见人”。
经济学家研究区域,是把“区域”作为一种经济事物赋存并相与关联的经济网络,考察其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探究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区域经济建设中的主要规律性问题,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策略与具体规划,是现实性很强的研究。其出发点是区域经济现状,目标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也就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很少会关注区域的过去,因此其对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现状的把握也往往不太可靠,缺乏必要的历史根据,可以说是“见今不见古”。
人类学与社会学长于社区研究,在研究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站在地方民众的立场上,认知并理解区域民众对其所处区域环境的认识及其适应与利用之道;其弱项则是往往扎进一个具体的区域点(村庄或小流域),缺乏对全局的认识,是“见木不见林”。
历史学者研究一个地域(或区域、地方)的历史,主要是运用地方志、文集、档案以及碑石、族谱、契约文书等文献记载,通过文本分析与解读,提取研究区域历史进程的信息,按时间顺序加以排比,从而得出对区域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的认识;侧重点是对区域历史过程的梳理及其发展脉络的把握,其长处是对历史过程的总体认识,短处则是往往落不到具体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对区域范围内诸种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过程与特点不能有清晰而具体的把握,往往是“见人不见地”。
无论何种背景的学者,都承认“区域”乃是一个整体,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侧重于其地理、经济、社会、历史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但在原则上必须承认并贯彻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整体性,不仅意味着区域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种因素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聚合和关联,也不仅意味着这一区域既有其现在与未来、也有其过去,还意味着需要从整体的观念与立场出发,采用不同的学科方法与理念,将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融会贯通,扬长避短,将之运用到区域研究中去。
正是由此出发,历史学领域关于区域历史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些研究理念与具体的研究路线,主要包括如下三点:
1、“以人为本”
历史学与地理学研究区域,都涉及研究区域范围的人口,而且都从人口迁入、分布与增长入手。但是,一般论及区域人口,多着重于考察人口数量,以给出人口数增长曲线为归结点,其所讨论的区域人口,往往是抽象的人口数据,是“人口数”,而不是努力谋求生计、改善生活条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活生生的地域民众。区域历史研究,首先就是要在已有研究理路的基础上,把“区域人口”还原为“地域民众”,关注地域民众的基本需求、能源选择、生存适应、信仰与文化等生存生活的基本方面,努力站在地域民众的立场上,去认知其所生存生活的环境,考察其适应、利用地域资源与环境条件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以“外来观察者”的身份,秉持所谓“科学、理性的”态度,高高在上,对区域历史与现状做作出评判。因此,所谓“以人为本”的区域历史研究,就是要研究区域内居住人群的历史,是千百年来生活在那里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断“适应”并“改造”其所处的环境、摸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创造并不断“改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的历史。
2、“落实到地”
历史文献中有关人口变动(流移迁入、落居)、资源开发进程与环境演变的记载大多是定性的描述,往往既无准确的数量,也没有较切实的时间,所以很难依靠这些材料进行比较准确的量化分析,而现代意义的人地关系研究则要求进行这种量化分析,并最终得出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关系图。如何突破历史学领域有关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研究中的这一“瓶颈”,是很多研究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学习、运用地理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与研究结论之外,对于历史学者来说,更重要的乃是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地点,通过田野考察,发掘更为细致、翔实的地方资料,结合访谈与实地测量,得出一些相对准确的数据资料。
同时,由于历史文献中有关记载大多以州、县为记载单位,很少有能具体到乡、村层面上的记载,所以难以将历史文献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里。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只能是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将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上,然后结合当地地理、经济与社会资料,分析历史时期当地人口迁入与增长、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变化。这样得出的认识,才易于与现代环境科学立足于现代环境状况而得出的研究结论相衔接,最终形成对较长时间尺度下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认识。
3、“由今溯古”
研究区域开发与发展的历史,最终是要更全面系统、最大可能地认识把握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历史根源,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古为今用”,为政府制定科学的、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对策,提供足可信靠的历史认识基础。因此,区域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应当是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现状,要从现实需要出发,提出问题,研究与当前及未来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由今溯古,建立反映不同时段区域开发与发展状况的历史地理剖面,然后加以比较,弄清其演变之迹。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就要采用历史地理学常用的“上溯法”,即先弄清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发展的现状,然后逆推,依次考察20世纪50年代(解放初期)、清末民国、清中期、明清之际、明中后期等不同时段各区域的地理面貌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然后加以比较。以往的研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如所周知,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开发与发展进程各不相同,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并不完全一致。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所研究区域的历史进程,必须把研究区域的历史进程,置入到中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加以考察,这就既要把研究区域放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的宏观空间格局之中,又要把区域历史进程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时段背景下,才能加以把握。为此,应把区域历史进程与王朝兴衰更替、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阶段联系起来,根据区域历史进程的内在特点,划分若干时段,展开考察;并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时期区域格局做作出把握。
区域研究,实际上是一种中观研究,研究区域的空间范围虽然大小不同,但无论其大小,研究者即使下很大的工功夫,也不能说全部跑遍,只能做出中观层面的把握与理解。一般说来,预设的研究区域,应当保持适度的空间范围,不宜太小(村落研究,在历史学领域,受到资料与研究方法的限制,事实上很难全面而深入地展开);而在确定适度的研究范围之后,在研究区域内部,还要进一步分化到具体的一个市镇、一条小河谷、一个村庄。在开展区域历史研究中,一般都要选择一两个村镇或小河谷,运用人类学方法,尽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真正体验地域民众的生活,并通过访谈等手段,获取更为真实的认识。
近年来,从事区域历史的学者们,不断地摸索区域历史研究的具体理路与方法,初步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路径。概括言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收集、整理、辨析历史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梳理研究区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历史文献资料不仅包括史传、地方志、文人文集、地图、官方档案等传统历史文献,还包括民间契约文书、碑石、族谱、歌谣、传说等民间历史文献,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古遗址、历史建筑、寺庙、各种农具手工业制品等实物资料。
(2)结合地理文献资料,开展地理学实地考察。区域自然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现状,都属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资料,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和地理工作者调查、编集的。作为历史学者,要特别注意收集、使用地理志、地名志、地图、资源调查报告、农业规划、水文资料、水利调查报告等地理文献。围绕区域历史研究开展的地理学考察,除了收集上述资料外,重点主要放在对研究区域地理特征的认识方面,并努力将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上。
(3)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一两个村镇或小河谷,每年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不在面上的了解,而在对一个田野点深入细致的观察及较长时间内的追踪。除获取相关资料外,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尽可能置身于区域民众之中,切实体验地域居民的生活过程,了解其生计方式、文化观念、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尽可能做到“同情之了解”即与区域民众同一情境下的理解与认识。唯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区域民众为本”的区域历史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