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古建筑爱好者,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建筑。其实这个问题,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祖师爷——梁思成先生曾在上世纪初写过一篇文章,回答得非常好。他在文中就提到研究中国建筑史是一项逆时代的工作,这在当时其实不太被人理解。
01古建筑的保护
20 世纪初,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筑上也有日趋西化的现象。在城市的改造中,许多古建筑被拆毁,原本秀美的中国城市,变成了中不中、洋不洋的奇怪样貌。这种结果除了经济上的原因,也和在艺术标准上缺乏共识有关系,大家都普遍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的认识,没有爱护旧建的热心。哪怕到现在,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许多游客吐槽真正的古建筑样貌太旧,而对崭新的假古董非常热心,实在令人迷惑。
这种行为,其实与中国历来对建筑的态度一样。不像金石书画,古人并不将建筑看成是艺术品,也没有客观鉴赏前人建筑的习惯。故而改朝换代之时,统治者常常一把火烧掉旧迹,每朝每代也都按时下的方法改造建筑,原来的古建筑便面目全非。
梁思成设计的北京庆寿寺双塔街心公园
梁先生当时痛心于此,又在留美的学习中看到西方在一百年前已经开始艺术考古,讨论起古建筑在艺术上的客观价值,大受触动。他归国后,便加入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对中国建筑的调查与研究,想要以此唤醒社会对古建筑的保护,哪怕是少拆一点,也功德无量。
02民族建筑的创造
除了保护的原因,古人的智慧对当下及未来的创造同样有不小的意义。而所有的器物,都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在历史上当然有各种文化的交融,但外来的艺术终究要本土化,这样一个过程其实也是创造的过程。
中国建筑与西方相比,一直缺少系统性的论述。西方在古罗马时代,就有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全面整理讲述了当时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材料使用、建筑环境等内容,作为古代建筑行业的指导。而中国向来讲究师徒口传,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料,尤其是设计原理上的。宋代《营造法式》已较为全面,但它其实是一套为了方便官式建筑用料管理的规则,相当于工程做法,并不涉及整体设计与规划。
《建筑十书》
因此,要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华,运用到现代建筑上,第一步就是要还原古代工匠的设计原理与建筑做法的细节。因为资料的缺乏,非得实地考察推敲不可,因而工作量也非常大。直到今天,建筑史的研究者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些研究,就可以作为本国建筑艺术的基础,给想从本国建筑文化中取经的当代建筑师提供理论支持。
而更进一步,则要研究中国文化,比如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惯。这些本与西方大为不同,结果近些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也有全盘西化之势。与之相适应的建筑,也披上一套西化、现代的模子,显得非常无聊。相比而言,日本做得就非常好,比如以茶道为核心的茶室,建筑设计就保留了很多民族文化特色,传承下来,成为当代日本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是这种民族特色,吸引着许多外国人前来学习、体验。
日本茶室
中国作为东方最有历史积淀的古国,更应该挖掘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保留有益的特色。梁先生在将近一百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近些年,已经有部分建筑师尝试用一些看上去古旧的材料,比如竹子,来打造当代建筑。他们跟传统的工匠学习,试图在旧的材料和做法中挖掘出适应当代生活的设计,这种做法就是很值得推崇的。其实做民族建筑,并不是说要去做那些仿古建筑,那根本谈不上创造,正确的做法是对传统的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必拘泥于形式和材料,而是抓住其内核。这些的前提必然是深入了解我国的建筑历史和文化。
当代竹桥
03审美与情趣
抛开这些大的问题,从个人角度来说。学习、了解、实地探访中国古建筑其实也是对审美的一种提升。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心里难免会有新的空虚,这就需要文化和艺术来填补。古建筑一方面帮我们了解历史;另一方面,其造型和细节雕饰,都给人以美的感受。我就很喜欢建筑与环境的相得益彰,自己亲自探访,身处场所之中,身体就能明显感受到实物带来的历史感和背后文化之美。
了解这些,并不是为了显明自己懂得多、跟别人炫耀,而是更好地体会那种审美的快乐,这是一种让人通体舒畅、思绪翻滚的快乐。有了这些,精神得到满足,生活也多了些趣味,实是有益身心健康。
当然,说到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在创造上。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古怪丑陋或是千篇一律的建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难受。而创新不会是无本之木,破除这些无聊,就要深挖历史与文化,这不单是建筑师的工作,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思考。这也就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最大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