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材料一: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材料二: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千克538千克4千克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1.过渡时期总路线时间:1953年内容:一化: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一化”: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时间:1953年(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一化”: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时间:1953年(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三改”: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三改”: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3)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对“一体两翼”的理解一体,是指工业化,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着是国家独立富强的要求;两翼,是指三大改造,这是生产资料的深刻变革。二者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因此是一条建设和改造并举的路线。(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1. 1956年4月,毛泽东做《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2.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召开。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意义工作重心的转移: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农业方面(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工业方面(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人可以让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一天等于二十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人民公社化(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1958年(2)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3)后果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导致了三年的经济困难。(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4.八字方针(1)时间:1960年(2)内容:、巩固、充实、提高(3)作用: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调整(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建投资 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文革期间经济发展曲线图1973年1975年①②①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②1975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