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刊”创刊十周年
World History
2011年,因应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的形势,《光明日报》于同年创办“世界史专刊”。十年来,专刊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学界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满足社会大众对世界史知识渴求为宗旨,策划、组织、编发了大量优秀稿件,为传播世界史研究成果、繁荣世界史学术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世界史专刊”创刊十周年之际,明理君摘录了该刊曾刊发过的一些前沿选题,并附上相关文章篇目,赶紧先睹为快吧!
01
人类历史上的疾病、医疗与卫生健康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闵凡祥
追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人类始终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共存演进,与各种疫病的对抗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拉开了序幕。与之相伴,因关注人类的疾病、健康这些切身相关的问题, 医疗/医学社会史研究逐渐兴起并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代表了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
刊发了《西方医疗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向》《社会文化史视阈下人的疾病及其历史书写》《医学社会史研究中的医学因素》《黑死病期间西欧社会的伤痛与希望》《16—17世纪英国鼠疫与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雏形》《从公共卫生管理看一九一八年全球大流感》《国际卫生大会与国际疫情通报制度的缘起》《远东热带医学会的区域防控机制》《从伦敦宽街泵井中追寻霍乱传播的真相》《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黄热病传播模式的发现及其防治》《从对付病毒到重视生态安全——人类与流行病斗争的历史启示》《古罗马的瘟疫之殇与希望之光》《重视疾病史研究构建新疾病史学》《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的经验与启示》《十九世纪上半叶霍乱流行的全球史审视》《方兴未艾的殖民医学史研究》等文章。
02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环境史(人与环境)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乔瑜
环境史是一门以特定时空下人类生态系统为基本范畴,研究系统内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发展,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具有统摄性和跨学界特征的新学科。
刊发了《环境史:看待历史的全新视角》《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环境史?》《上下左右的历史》《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气候如何影响近代欧洲历史》《水利与英国社会》《近代早期威尼斯的水文灾害与防治》《澳大利亚兔灾的生态史学思考》《作为人类历史参与者的自然——对“人新世”的反思》《取向转型:从“衰败论叙事”到“地方性知识”的环境史》《文化与自然协同演化的复杂历史》《“一沙一世界”——环境史与生态世界观刍议》《军事环境史视野下的“世界”与“战争”: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大洋洲环境史研究的三重意义》《自然、知识与城市主义——从弗里德里克·劳·奥姆斯泰德到路易斯·芒福德》《19世纪美国环境思想和科技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塑造》等文章。
水与人类文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本,是认识人类历史与文明的一把钥匙。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利用水、管理水、改造水环境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生活方式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与水有关联,因此水历史必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刊发了《关于水历史》《古罗马城的供排水系统与城市文明》《古希腊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发展》《早期西方水文明的构建及其影响》《水与印度河文明的兴衰》《水在非洲民族迁徙融合历程中的作用》《文明交融中的埃塞克亚灌溉系统》《人类生存和文明延续的基石》《近代历史上巴西城市水卫生的变迁》等文章。
0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史
城市化为人类创造现代文明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即“城市病”,如住房狭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各国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西方国家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先行者,对其城市化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观照他者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有所启示和借鉴。
刊发了《城市史:一门学理与现实兼具的学科》《19世纪伦敦的“模范住宅”》《欧洲历史上城乡关系的演变》《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巴伐利亚模式》《19世纪法国的城市保护思想和实践》《保护的背后:19世纪英国城市建设经验》《德国城市的历史遗产及其保护》《当代西方城市史研究的五次转向》《大都市区:20世纪美国城市史的主导》《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福兮?祸兮?》等文章。
04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儿童史
儿童与成人一样,本身就是行动主体,不应被排除在学术探索的范围之外。儿童史研究既是历史学和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对话的结果,也促进了史学学科内部不同领域相互启发。
刊发了《西方的儿童史研究:在学科对话中成长》《儿童福祉: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拯救儿童运动》《十九世纪英国儿童福利的演进》等文章。
05
“理性之外的历史”
情感史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赵涵
情感是认识和考察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视角,对情感的研究“改变了历史书写的话语不再专注于理性角色的构造”。情感史的兴盛,综合了当代史学发展的特征,在理论上与学术界的发展走向相吻合,在方法上则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的学术趋向,不但与诸社会科学交流互动,亦常常借助甚至修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刊发了《情感史的兴盛及其特征》《18至19世纪英国人对哭泣态度的变迁》《激情与历史:以法国中世纪史研究为例》《感官史和情感史的开拓者阿兰·柯尔班》等文章。
心态史
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新方法,心态史将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活动等纳入研究范围,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角,有助于全面深刻地揭示人类历史的整体风貌。
刊发了《心态史的发展及其时代意蕴》《1918大流感后民众社会心态的变化及反思》《路易十四时代荒政背后的疑商心态》等文章。
06
可视化的历史——图像史学
克诺索斯宫殿的《斗牛图》壁画
帕特农神庙的浅浮雕
托勒密地图
图像是文字之外最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图像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历史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史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进而涌现出众多新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把包括地图、图画、铭刻等在内的图像资料作为历史分析的切入点,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反映当时人的认知、观念、心态等。
刊发了《西方古史研究对图像史料的采集和运用》《对图像史学的界定和思考》《英国近代漫画的主题转换》《早期欧洲人制作地图中的“世界”》《“逼视观者”:西方图像史学中的母题研究》等文章。
07
“人类精神的食粮”
书籍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炜
书籍史是20世纪后半叶在欧美学术界逐渐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以书籍为中心,研究书籍创作、生产、流通、接受和流传等各个环节及其参与者,探讨书籍生产和传播形式的演变历史和规律,以及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刊发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一种书籍史的视角》《印刷媒介与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认同》《从〈编年史之书〉看十五世纪末德国印刷业》《书籍史研究:核心议题与关键概念》等文章。
阅读史
人类通过阅读书籍来认识世界和自己。在年鉴学派、新文化史和书籍史影响下,阅读史逐渐兴起,内容涵盖阅读实践本身、阅读主体在此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阅读对个体、社会和历史的影响等。
刊发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大众阅读场所》《19世纪德国的“阅读革命”》《英国大众科学阅读的兴起》等文章。
人文史
人文史是研究人类认知的一门学问,不仅研究世界各种文化传统如何产生、发展、传播,研究这一传统的当下现实意义,而且还研究各人文学科的产生、发展史,研究它们的学科体系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进入大学课程的。
刊发了《人文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等文章。
知识史
知识史是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的各类知识形成、发展与嬗变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叙述各门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研究知识的美学价值、功能价值、精神价值等,更是从知识与社会的双向角度来阐述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刊发了《知识史研究的兴起及意义》等文章。
08
消费史
法国历史上的禁奢令
西方学术界在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出版后,对当代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的消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哲学上的反思,形成了一场对当代消费社会的大讨论。西方学界对“消费社会”的探讨,激发了历史学家追根溯源的兴趣。
刊发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消费》《十九世纪法国的书籍和报刊消费》《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的繁荣及其原因》《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影响》《英国禁奢法的多重意涵》《法国历史上的禁奢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禁奢运动》等文章。
09
西方日常生活史
衣
食
住
行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国外学术界对“生活世界”日益关注。日常生活史作为史学变革中开辟的新领域,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西方日常生活史的学者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介绍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家庭和社会生活等,而是深入分析其历史背景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含义。
刊发了《古罗马人的服装及其社会文化含义》《14—19世纪西欧城市的钟声》《西欧中世纪的劳动日常》《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面包为生活之依赖”——古希腊罗马人的饮食》《中世纪的餐桌》《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职业分工与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等文章。
10
时间的历史
时间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调节着人类的活动节奏。没有时间规则,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转便无从谈起。时间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意义,为进一步探讨时间的历史提供了一些线索。
刊发了《周和周日的历史演进》《欧洲夜史:人类对夜晚态度之变迁》《国家与社会:法兰西共和历与日常生活》《古代罗马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的纪年》等文章。
11
记忆研究
记忆·符号
记忆研究的兴起,既与20世纪人们的时代经历有关,又与多关注底层群体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史、文化史、口述史等勃兴相关。在从事记忆研究的过程中,法国史学家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理论,强调记忆的社会性;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此基础上,强调记忆的“文化”维度,即“文化记忆”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记忆在民族建构和国家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
刊发了《记忆、历史与社会整合——记忆史视野下的法国移民史研究》《格林尼治天文台:民族、帝国与世界的文化记忆》《德国政治空间中的纹章符号与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记忆的场所〉与法国记忆史研究》《19世纪法国历史记忆中的滑铁卢战役》等文章。
12
数字人文时代的历史学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文学科发展的方向,使得“数字人文”成为可能。数字化技术同样对历史学产生重大影响,历史学在史料获取和搜集、研究方法、书写方式、传播途径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效率大为提升,研究思路也有所拓宽。
刊发了《迎接历史学的“数字转向”》《数字史学的方法论问题》《我国世界史研究中外文数据库的利用》等文章。
13
国际海洋史研究
传统的历史学研究多注重陆地上人类的活动,并依此构建起学科框架。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有了重大发展。一些史学工作者把海洋当作与陆地相平行的舞台,以海洋为中心展开研究,一方面为解读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另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历史经验与智慧。
刊发了《大西洋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太平洋世界”——太平洋史研究的新路径》《海洋史视域下的大洋洲研究》《500年前西欧人的海洋意识和实践》《海洋与古希腊文明》《导航技术的发展与欧洲海外扩张》《中世纪地中海史的特点》《“在地中海”与“属于地中海”:两种不同的治史路径》《印度洋史书写的新趋势》《东亚海域古沉船发现货币及相关问题》等文章。
本期编辑与制作:周晓菲、张颖天
光明日报理论部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