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研究性学习经典例案

历史研究性学习经典例案

历史研究性学习经典例案历史研究性学习经典例案

研究性学习精品例案年 级: 课题名称: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组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1. 课题名称: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2. 选题原因:本组成员在选题上,通过多角度进行筛选出适合本组的课题。角度一:本课题符合本学期学习模块的内容。角度二:站在教育改革的角度上。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不断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成为新时代有用之人。角度三:中国近代饱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唯有通过改革才能富强。也许建国前的改革并不是很成功所以我们才要了解他们失败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辙。3. 课题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要借用许多方面的背景共同完成本课题。(1)教育改革的背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逐步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次我们小组便借教育改革之际,研究中国古代以及近代的四次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本此研究的材料。(2)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背景日本原本是东方闭关锁国的一小国,因黑船事件而被迫打开国门通过明治维新于19世纪末确立资本主义,20世纪初发展帝国主义至今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故本组借研究性学习总结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经验。

(3)站在总结历史改革经验的背景无论是什么改革都将有两个结果—成功或者失败,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对我们都有借鉴的价值。成功固然好我们要总结经验,失败我们则要吸取失败的教训。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我们来说,历史研究的含义在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历史是什么》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而对我们现在所谈的课题来说,历史中的改革与发展同样讲究因果关系。作为一个社会和朝代在生产力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成为了本次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所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历史影响十分重要,有的改革影响辐射到了现在甚至将来。改革的利与弊,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将去学明白,避免以后在改革中重蹈覆辙。同时,在各种改革中我们要学会吸取经验教训,才会使我们的学习更进步。5. 资源设计(工具选用):1、 网上资源2、照相机3、教科书4、辅助教材二、目标内容:1、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史实,并在此基础上拟写历史习作,锻炼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了解和运用收集历史资料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并客观的分析和运用所收集的材料。【3】学习撰写历史习作,了解撰写历史习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写作应做到有论有据,史论结合,逐渐提高撰写历史的能力。【4】通过中日近代改革成败的比较,明白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培养与时俱进的精神,形成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观念。【5】通过撰写历史习作,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养成撰写历史习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研究内容:【1】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2】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3】日本明治维新。【4】中日近代改革之成败。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探索研究中日改革的原因目的及结果【2】、了解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改革【3】、知道近代教育改革的目的【4】、知道日本明治维新所造成的影响2. 过程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查找资料(网上查找、阅读书籍、走访调查等)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3】、学会探究学习方法写出总结3. 组员特征分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的认识历史事件。【2】学会用比较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3】明白落后就要挨打、青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4】改革是发展强国的必由之路。

(2)、组员特征分析:【1】 学生都是在校高中生,90后;【2】 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非常熟悉;【3】 90%以上的学生都是当地长大的,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4】 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5】 学生对中日的历史改革仍然比较模糊;四、研究性学习课外探究:通过对中日改革的比较,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改革?1. 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可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2.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不断进步和繁荣,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改革应该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4. 通过改革,除旧布新,才有可能使一个国家或民族不断焕发生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5.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五、 摘录:课题研究活动记录3时间:4月10日 缺勤:无活动分工组员分工组员分工查阅资料研究课本知识拓展研究资料总结活动总结查阅资料活动记录资料总结拓展研究总体部署1. 活动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要清楚地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并了解改革的整体框架,最终对其作出初步总结。

2. 活动方式:本组利用学习,巩固和补充三步走的研究方法。首先,练习课本知识认真学习。其次,小组讨论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最后,查阅总结相关知识点,对其作出相关补充。3. 活动过程:本组成员首先在老师上课时认真听取课堂知识,并做出相关笔记,对课本知识整体结构作出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巩固其知识。同属作出相关记录为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其次,查阅相关资料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作出评价,总结其优缺点。最后,请教老师,让老师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点评此次活动的优缺点。4. 体会与收获:我们在本次活动中收获了友谊,使一个个成员在欢乐中结束了本次的研究。不敢说我们做的是最好的,起码我们付出了努力。其次,我们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总结和探究。我们清楚的了解和掌握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政权相互冲突斗争达百年之久。前秦势力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在于东晋的决战淝水之战中战败,北方又陷入分裂局面。(失败原因:少数民族组成的前秦在临时组建80万军队既已失去军心,又不擅长水战,大多数为汉族平民饱受战争的疾苦。)这时的北魏政权又逐渐成长,不断壮大,在战争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融合成为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490年,冯太后为孝文帝改革作了铺垫等知识。

摘录:课题研究活动记录7时间: 6月5日 缺勤:无活动分工组员分工组员分工研究课本知识拓展研究资料总结活动总结查阅资料活动记录查阅资料资料总结拓展研究总体部署1. 活动目的:本次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措施,对戊戌变法措施和结果作出初步的探究,对戊戌变法背景作出总结性探究。2. 活动方式;本次活动采用预习、搜集、整理、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3. 活动过程:首先,组内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课本知识预习,初步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措施;其次,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活动资料;再次,小组整理、讨论做出对戊戌变法相关知识的认识,探究;最后,阅读相关资料对戊戌变法所了解欠缺的地方作出补充,对自己所做出的相关框架进行整理。4. 体会与收获:此次活动我们通过一个星期的研究,由预习到搜集再到整理、讨论、补充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七天中我们更加懂得了珍惜,对知识的渴望,原本认为自己不可能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也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方才明白我们只是一叶扁舟。其次我们对戊戌变法的研究进行初步的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措施等。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此时西方列强已经步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政治上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此时清王朝国内形势更为雪上加霜。

继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清王朝政府更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等知识点。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名称: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成员:1. 过程概述:经过一个学期十次小组研究活动深入课题,由选题、研究、结题,三部分组成,主要以研究切入主题,以时间为线索逐步深入课题,在结题时主要以论文为主要成果展现本组研究的成果。2. 课题成果及形式:以论文的形式为主要成果,切实保证小组成员的研究兴趣并设立了课外研究这一环节,十次的研究层层切入,步步深入,以开题报告开始,以结题报告为尾,以一条龙的形式完成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以论文为主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对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明治维新这三者相辅相成的比较,介绍三者的时间,背景,简单过程和结果成败之比。其次包括以课程研究活动为辅的中国历史改革,步步深入,层层探究,以及对组内成员的特征分析等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本次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最后及其课外延伸加深对本次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了解做出更明确的方向指导。

上一篇: 3.9秦统一中国 选择题专练 2023
下一篇: 文物有什么样的价值作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