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

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

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序言经过近6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国际闻名的示范性品牌高中。很多国内外著名学校的师生、校长来复旦附中交流访问,在听课、座谈、参观之后

序言经过近6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国际闻名的示范性品牌高中。很多国内外著名学校的师生、校长来复旦附中交流访问,在听课、座谈、参观之后,都提出希望能得到一套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以深入研究“复旦附中现象”。确实,通过教材,可以了解我们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设计、结构、内容与要求等等。在2005年,我们曾经出过一套六本“校本课程选辑”,受欢迎的程度还是比较乐观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在2008-2009年里再出一批。其目的主要有三:一、编写的过程就是笔者学习思考的过程,可以提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教学的能力,把他们个体手中的备课笔记整合成教研组集体的“讲义”(学校不可能出版“教材”),同时可以解决上课时多媒体技术使用日益频繁给学生记笔记带来不便等新问题,更方便他们自主学习(如预习和复习等);二、在提倡对通用教材二次开发的今天,各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为便于同兄弟学校交流、分享教改成果,我们也应该出版一些基本成型的“讲义”;三、我们认为,这也是在记录我校教育发展的历程,透过这些书面的资料,促使我们自身理性地观察和对待学校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高中素质教育的振兴,帮助我们不断迈向卓越。

文摘六、高中地理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类型

若从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可把众多的目标归纳为3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实践技能I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解决地理科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按照这3个目标层次来划分,基本可分成以下3类:

1.基本技能训练型的实践活动。以使用仪器、基本测量、观察、收集并处理数据资料,得出结论等为主要目标。例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通走黄浦江’综合地理考察”活动等,通常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或稍作变动,就可达成活动的目标。

2.给定方案和操作步骤的实践训练。如“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模拟地震”、“调查一家工厂(企业)”等,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训练学生的地理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指导这类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理解活动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安排活动步骤的意图。作为拓展提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逐步留给学生部分设计性的课题,即空出一些操作步骤乃至活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和思考。

3.小型地理科研训练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地理问题,如:各地土壤有什么不同?废旧电池污染程度如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的途径与科学研究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3]可以用下图表示。

后记当前,新一轮课程与教材改革正在深人推进,但据课程标准编写组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笔试地理知识成绩不相上下,而若把学生带到校外或野外转一圈,回来写调查报告,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建议,我国中学生能力明显逊于国外中学生。这表明我们在对学生地理实践活动和实验能力的要求上,与国外存在明显的差距。“高中地理实践和实验活动的创新设计研究”课题就是希望能通过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的一系列可行的实践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使高中地理成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中地理实践和实验活动的创新设计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本书可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丰富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而非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编写的配套用书。我们编写在书中的内容高于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难以讲清的问题,或者希望组织一些对学生能力发展有利的课内外活动时,可以参考此书,看看其中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观测、实验和实践。如果这样,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2.本书中的创新地理活动设计,始终坚持简易、自制、科学的原则,尽量选择那些最节省、最简便、最可行的方法,除个别观测和实验外,一般无须使用很现代化的观测和实验仪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本书面向全体高中学校,特别是教学条件一般的地区和学校,使他们有可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一些地理活动;二是这些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认识地理环境和学习地理科学知识。

上一篇: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作业设计-2021
下一篇: 探索者系列漫画_探索者系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