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级、姓名(**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8、参考文献篇二:《网络环境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是国家教育部通过法令的形式予以肯定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们想通过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使我们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实实在在地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研究范围主要限于操作的层面,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形成校本特色的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在我校有声有色地开展,使我校师生共同成长。行动研究是我们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近三年研究,我们对“网络环境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并对操作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策略和经验。我们主要尝试和形成了两种操作流程:“学生自我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通过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历史的方式有了改进,历史学科成绩也不断提高。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基本达到,形成的选题策略、交流平台、操作流程、成果展示形式和评价策略等成果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及时而又实际可操作的经验,制作的课件、网页和网站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宝贵资源,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研究性学习行动研究法教学流程学习方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通过法令的形式予以肯定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2000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决定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团队合作精神。而长期以来我们教师进行的是传授式(或曰填鸭式)教学,我们学生进行的是接受式学习,评价学习好坏的标准就是接受知识的多少。这种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已无法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就是我们基层教师和学生向往已久的学习和评价方式。研究性学习必然要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网络化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育体制都将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而发生较大的转变。
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模式的代表媒体;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网络为探究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佳的交互手段;网络技术为构筑开放型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他不只是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创新能力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的。探讨如何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国内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比较早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也有一大批热心教改的教育工作者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各自工作阵地探讨、实践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一些探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网站也相继出现,如惟存教育网、代设计与工艺教学网、回归教育学习网等。上海是我国较早大规模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地区。他们的改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上海教育督导室尹后庆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研究性学习中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不够这个问题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他说,现代教学手段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二是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情景,为学生探究和体验提供条件。
上海市教委有关领导也认为,到一定阶段,网络资源必然会成为上海开展研究(探究)型课程的主要手段。上海是如此,我们更应研究如何把研究性学习与网络环境结合起来。但是上述院校的研究层次大多比较高,理论性成果多而实际可操作的少,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别人的经验与我校的实际结合起来,能真正指导我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初中新课程已于2002年秋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也即将2005年秋到来。21世纪初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对中考和高考分数的追求也愈演愈烈,于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光环的掩护下大行应试教育成为不争的事实,素质教育成了点缀品。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我们想通过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使我们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实实在在地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当然,我们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操作的层面,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形成校本特色的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在我校有声有色地开展,使我校师生共同成长。我校历史教研组是我区先进教研组,应走在学校的前列。自从2000月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试验修订本教材以来,我校历史教师就按照教材的安排有计划的从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我们先后组织学习对“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演变”、“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宗教问题”、“伊拉克战争”、“评价拿破仑”、“认识联合国”、“乡土历史”等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活动形式单调,信息资料来源有限,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等等,而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定会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本课题首先在我们历史教研组开展,结题后再在全校推广。.研究性学习——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指南》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学术界对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理解,即一种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一种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有人对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作如下解释:“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学习方式。”我认为这两种理解只是问题形成方式和研究性学习的规模大小上的区别,从本质是来讲 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就从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来 开始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即将网络技术运用于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的研究资源主要来自网络,在网络上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研究成果可以通过网上发布。在此过程中 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模式的代表媒体;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 源、庞大的智慧资源;网络为探究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佳的交互手 段;网络技术为构筑开放型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网上资源、 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要素。这三 个要素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 术的应用。因此,一方面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三要素 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旨 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才,符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获取知识)的 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 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 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 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 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 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 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 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 “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 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 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 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生成性教学理论也认为,从广义知识观来看,教育实质上就是个人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个体与环境发 生着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化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表达并 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达到“客观性”,以此不断丰富人 类的认识成果;另一方面,个体也通过从人类知识成果中获取知 识,从而纳入个人知识的结构之中。这样,个人知识处于动态生 成之中,教育正是在个人与环境、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生 成个人知识的过程,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其价值也得以突 显。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给学生创设和提供情境, 组织学生的探究和交流,为学生知识的生成服务;在学习的过程 中学生自始至终是主动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结果都不是完全 预先设置的,随着研究活动的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 题和课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 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研究性学习生成性的集中 体现。 1、通过课题研究,对“网络环境下的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较清楚的认识,形成具体的操作流程,对确定课题、研究 交流、成果展示、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具体的认识,为江苏省高 中新课程的实施,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提供可推广的经验。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课题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在网上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 力,提高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形 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