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哲学社会科学这十年之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哲学社会科学这十年之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哲学社会科学这十年之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原创 霍巍 中国社会科学网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中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变化规律

原创 霍巍 中国社会科学

考古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_考古发现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_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中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变化规律,为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新时代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考古学的意义和价值。

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探寻文明根脉,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令人感到无比振奋,更令人充满信心。

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建设以强大的考古事业发展为支撑

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代表着一种思想、观念、情感、理论、知识、文化的信息载体、符号系统、文化产品的对外表达。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的建设,首先是以强大的考古事业发展作为支撑的。

新时代这十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世界各先进国家相比较,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国家主导下的考古事业规划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所在。在国家文物局直接领导下,各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考古文物事业管理机构,先后制定了“十三五”和“十四五”考古规划,具有全国性质的国家重大考古工程,例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都是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布置和协调之下,集中全国考古力量,在各个省区的配合支持下,按照既定的目标有序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从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考古成果。其中,举世闻名的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史前文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明等,对于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阐明中华文明的特质与形态,以及各区域文明对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历史贡献,都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深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

考古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一个国家考古事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和发展速度,是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许多曾经是“世界考古大国”的国家,在近十年国际经济的剧烈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受阻的双重压力之下,早已是好景不再。

十年来,“盛世修史”“盛世考古”,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出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成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显示,这已经得到世人的公认。

十年来,中国考古成果在海内外的每一次展出,都给予全球华人、华侨以极大的欣喜和鼓舞,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

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核心,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科学发掘的可信“地下史料“努力探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知识创新,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以自身科学的田野考古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已经初步构建起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知识体系,用科学的证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文明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通过考古成果和中华传世文献的整合、多学科先进技术的利用,加以科学地展现。

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诸多方面,中国学者都提出了科学的解释。中国考古学者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所揭示出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史基本脉络和发展走向,在国际学术界也获得高度认同。

打开当下欧美学者撰著的许多著述,可以看到其中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中国文明的论述,大多引证于当代中国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

在关于“文明”的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要素等重大问题上,中国学者在中华文明探源过程中也提出了“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者围绕“中华文明多源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等重大问题,也从考古学的独特视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除了没有文字和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期考古之外,既使进入到有史记载的历史时期考古,在都城、陵墓、祭祀等若干有关国家形态、政治权力、思想意识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中,也为中央王朝与各地方政权关系、内地与边疆关系、考古文物中所见中华民族共同基因和血脉等问题的梳理,提供了大量可信可靠的考古证据,并且提出了诸如“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历史机理”“关于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考古学解读”“高原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许多富有创造性的重大命题。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考古学研究中将自然科学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运用于分析考古出土的遗存,使考古学研究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更为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认知。

以尚在进行中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为例,由于采用了多种科技方法和手段,不仅对于祭祀坑中出土的各类出土器物的信息记录更为系统、完整,文物保护工作在现场即时得以实施,而且还成功地从泥土中提取出丝绸的纤维蛋白、朱砂等肉眼难以发现的“微物质”,成为目前世界上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最多的一个考古项目,引起世人的强烈关注。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的“科技考古”这一分支学科,已经成为交叉学科,在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生物考古、环境考古、手工业考古等若干领域,实现了和国际考古学界的“天然接轨”,中国学者正在用同样的“科学语言”来表达中国声音,传播中国力量。

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历史最为悠久、文明历程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成就早在中国古典学术体系中的金石学开始,便已经向世人展示出古老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和文明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学不仅独步于世界考古之林,而且在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冷战时代”,也因其超越民族、国家、种族、政治等隔阂的学术特性,为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开启了一扇交流之门。

新时代这十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文明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者在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指导之下,通过举办出土文物海外巡展、召开专题性国际学术讨论会、出版各种语言文字的考古图录和研究论著、互派学者访问、留学、合作考古发掘等多种形式,对出土文物、遗址进行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弘扬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年来,在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同时,也虚心学习他国历史及其文明成就,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语境中的对话能力、表达能力与传播能力。

十年来,中国考古学者的足迹还踏上了异国他乡,国外考古项目遍及中亚、南亚、美洲、非洲,援助周边各国进行文物抢救维修工程,谱写着“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中国考古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学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十年来,我们埋头苦干、硕果喜人;未来十年,我们将在党的精神指引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开拓创新、再攀高峰,用扎实的考古学发掘研究成果增强砥砺初心、勇担使命,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暨考古学组召集人之一

上一篇: 对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研究视角的思考
下一篇: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1)_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经管之家官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