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要进一步建构水利社会史学科理论体系,向下要在区域实证性研究基础上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在建构水利社会史理论体系方面,近20年来国内学界已经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2008年,行龙就在山西水利社会史研究基础上,尝试从四个方面建构“以水为中心”的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框架:第一,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并作为水利社会类型划分和时段划分的基本依据;第二,对以水为中心形成的经济产业进行研究;第三,以水案为中心,对区域社会的权利结构及其运作、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制度环境及其功能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第四,对以水为中心形成的地域色彩浓厚的传说、信仰、风俗文化等社会日常生活进行研究。从这一简短梳理中可以看出行龙“水利社会”概念形成的理论脉络。同样,钱杭基于湘湖“库域型”水利社会的研究经验,也阐述了他对水利社会史的看法:“它以一个特定区域内,围绕水利问题形成的一部分特殊的人类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尤其集中地关注于某一特定区域独有的制度、组织、规则、象征、传说、人物、家族、利益结构和集团意识形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水利社会史,就是指上述内容形成、发展和变迁的综合过程。”他进而指出:“水利社会史的学术路径,就是对某一特定水利形式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社会史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特殊类型水利社会的历史学研究。”两位学者的阐述均表明,他们对以水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体系研究充满兴趣。
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走向
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走向向上要进一步建构水利社会史学科理论体系,向下要在区域实证性研究基础上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在建构水利社会史理论体系方面,近20年来国内学界已经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2008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