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料的分类
1、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2、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与文史资料相互印证,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二)按史料价值(性质):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非原始史料),以及“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1、含义:
1原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一般来说,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等都可以被认作“原始史料”,其可信度远高于“非原始史料”。
2非原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3“直接史料”主要指未经过中间人修改的史料,凡是经过中间人修改或者重新写的史料均为“间接史料”。一般而言,“直接史料”的可信度和效度要高于“间接史料”。
2、价值:
一般来说,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使用非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3、三类史料的关系:
1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
2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3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的互相印证,可以提高史料的证史价值。
4、史料的性质是否固定不变?(练习册中国史第四册P33)
依据史料的性质,可以把史料分为“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或者“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然而,即使同一则史料,其性质也非固定不变。随着研究对象和问题的转变,史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可能也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史料的性质判断需要视研究的具体问题而定,根据具体问题做出对应的判断,其有效性与可靠性就会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5、伪造的材料有历史价值吗?(练习册中国史第四册P42)
“辨伪”是历史考证的重要环节,辨别史料的真伪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手段与必要前提。
没有经过刻意伪造的材料是复原历史的可靠依据。然而,伪造的材料就一定没有历史价值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材料的真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伪造的材料本身也是历史。
伪造的材料就其反映历史事实而言,证史价值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我们深究伪造材料背后的背景、动机及其所带来的影响,那么,伪造的材料也可以解释作者的个人情感、作者所处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从这一角度看,伪造的材料又具有很高的证史价值。
6、为什么说“孤证不立”?(练习册中国史第四册P51)
“孤证不立”,就是如果只凭一则材料便推理出某个历史结论,这个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一般而言,多条能构成“证据链”的相关史料的互证,能够推出较为可靠地历史结论。
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尽可能地掌握史料,通过多重史料的互证,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二、获取史料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遗物。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上专业网搜索”。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时代的局限性等。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
3、互相印证;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法。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孤证不立)。
五、比较不同文献材料的证史价值:
1、当事人的史料记载价值最高。
2、后人根据史料记载编撰的文献史料(比如地方志等)价值次之。
3、文学艺术作品价值最低。(练习册第二册P38 二/5题)
六、如何认识文学艺术作品的证史价值;
1、文学艺术作品能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
2、文学艺术作品可反映作者对所处时代和当时事件的认识。
3、文学作品艺术可以同历史记载互相印证,又是对历史记载的有益补充。
4、文学作品艺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时代的风貌。
虽然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证史价值,但是我们不能把文学艺术作品当成真实的历史来对待,应当积极寻找更多的文献史料或者实物,使其互相印证,发掘历史之谜的真相。
七、文学作品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是特定时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是社会大众需求的必然结果;因此,文学作品蕴含着其所处时代的历史信息,能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风貌。
(练习册第二册P49一/3题;P50 三/3题;第三册P45——46二/3、4、5题)
八:如何看待文献史料中不同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
1、当事人或者作者的立场、利益不同、所以观点不同。
2、如果是回忆录等,当事人的记忆可能有偏差。
3、当事人参与该事件的程度不一等。
(练习册第三册P54第二大题)
九、原始实物史料的证史价值:
既是研究当时……技术水平的直接史料;也是研究 ……社会现象的直接实物证据。
(练习册第二册P44二/3题)
十、漫画、宣传画、邮票、油画、绘画图片的证史价值
1、代表创作者的立场、观点。
2、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3、要证明其真实性与否,需要其它史料(最好是原始文献史料)的佐证。
历史漫画、宣传画、邮票、图片等是创作者以具体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为从文字、内容对象、采用艺术的手法绘制的作品,大多具有直观性、时代性或者讽刺性的特点。所以,看这类作品时,需要关注:
1、从内容、文字、创作者、标题等处提取信息。
2、通过史料互证以进一步求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