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从部队高校转业进入14所从事情报工作,白驹过隙间已走过近30个年头。还记得90年代末我所产值只有几个亿,产品型号只有几个,如今产值已近200亿,产品型号有几百个。和14所的发展一样,情报工作的发展也是翻天覆地,回忆起来一切仍历历在目。
探索“挖矿”
初入14所时参加的一次情报工作会议让我印象深刻。张光义院士当时还是我所的总工程师,他在会上强调情报工作就是“挖矿”、“寻矿”,意义重大,要敢为人先。张院士的发言让我心潮澎湃,深感情报工作大有可为,更大有作为。
当时科研人员出国限制还比较多,很难获得国外雷达研究进展的一手资料。幸运的是,我刚好有学长在德国,就请他帮忙购买了正在德国召开的首届欧洲合成孔径雷达会议的会议录。收到会议录后我立即交呈张院士审读,张院士看完后认为价值重大,亲自召集了当时的三、四、五部领导和技术人员布置会议录的翻译工作,还特别指定由我担任总负责人。
所领导及各部门领导对新技术动向发展的渴求,对我等年轻新同志的信任支持,令我深深感动,也进一步触发了我对情报工作是“寻矿”、“挖矿”的理解。之后,情报室又首开先河、大胆尝试,在研究部门的配合下,自主命题,编译了第一本《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文集》,时任发射室主任陈振成,接收室高级技术人员顾墨琳、殷连生,技术骨干张福琼都参与了文集撰文,也是在编撰此文集时,我对数字雷达最先在我所开展有了认识。我还记得那本文集的封面照片汇聚了我所各种T/R组件,当时看到那本彩色封面的文集诞生时无比激动的心情,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勇立潮头
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敢为人先”的工作斗志鼓舞下,近三十年来,情报工作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情报室首开先河,在集团公司内首创电子情报站和情报需求反馈表,让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查阅情报资料,为技术人员的情报需求提供支撑。情报室还创新性地开辟了电子刊物《前沿动态》、《雷达军贸》,以最便捷的方式将最新的科研动态成果直接呈送到每个技术人员的电脑前。
情报室累计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和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书籍16本,为各种课题提供技术引领文集共约600本。情报研究工作也从当年单纯性的翻译为主,发展到如今的与所科研创新体系相融合,在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中处处彰显情报分析的重要性。情报工作模式、情报工作内容和情报团队建设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情报室出版的书籍
拼搏未来
回想近30年从事情报工作的经历,我万分感谢14所:因为是14所培养了我、宽容了我、支持了我。14所的发展巨变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改变,这种改变不光直接体现在每个人物质经济的大大提高,更多的是体现在大家都懂得了“目标管理”“创新思维”“组织协调与沟通技巧”,懂得在追求事业成功中丰富自己的人生,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型科研院所技术土壤丰厚、自主意识强,但合作能力却需要提高的环境氛围来说无疑是影响深远的。我还见证了漂亮所区的建成,也切身享受了14所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考虑:食堂菜品的极大丰富,园区小路石板的铺设,厕所卫生纸、手机袋的配备,办公环境冬暖夏凉等等(刚进所时,夏天只有电扇,冬天没有暖气)。满满幸福感、获得感与自豪感,让我庆幸自己能是这大所中的一员。
进入新时代,情报工作在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进一步落地开花,一批博士硕士深入其中。他们静心钻研科研的执着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拼搏精神,彰显着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巨大能量。
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再主持情报工作,但我仍会继续“寻矿”、“挖矿”,发挥余热服务科研工作。相信在我所一代代人拼搏苦干、亲力亲为的示范指引下,在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刻苦钻研下,我所一定会永立潮头,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讯员 陈玲
总编/席晓强
主编/陈翼 责编/陈江波 校对/石汝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