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社会心态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作用。当前中国处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双重任务。但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社会心态发展变化的影响,影响的主要方式有聚合效应、从众效应、群体极化效应,影响的具体途径有社会思潮、社会认知、社会评价、社会舆论、社会风气。
社会心态作用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
聚合效应。第一种社会心态发挥作用的方式是汇聚效应,即“当社会中持某一种社会态度或观点的成员,经过各种媒体的沟通交流,逐渐形成共识,会形成一种超越个体社会态度或观点的整体力量”。汇聚效应发生作用是在发生社会事件之后以滚雪球的形式进行的,天南海北的甚至是在网络空间上的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心理共鸣。此外,现阶段社会利益结构相对固化和社会心态多元化,社会心态问题较以往发生的频率提高。
再加上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力量,如果发生的社会事件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呼应,那么被影响的群体范围和程度就会加速扩大,社会心态的汇聚效应打破地域的限制,这样出现难以控制的扰乱社会秩序事件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甚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汇聚效应甚至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对国家能力的信任危机,对一直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怀疑,人们心中压抑着的情绪就会随之爆发出来。不良的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加剧扭曲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反映了国家的意志,代表了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价值取向。但是,如果人们遇到社会事件损害自己切身利益的实际性问题,并且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没有能够及时和合理的解释,人们看到国家政策理想中的运行状态和实际上的具体落实存在差异的,这自然而然地就会造成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误解,这时的人们是处于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抗拒心理。社会心态问题出现后,聚合效应顺势将这种充满负能量的情绪扩大化,将主流意识形态“空气化”,影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从众效应。第二种社会心态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影响,从而面临来自多数人的或真实或想象的压力时,会怀疑并放弃或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心态的从众效应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当前中国民主化程度提高,言论自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政治权利。
大众传媒和网络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当一些社会事件发生时,我们大部分人会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比如“新浪微博”来获取相关事件的最新进展,那么这些媒体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成员对社会事件的认知。他们的“话语权”不仅能使社会成员接受他们的观点,并且使社会事件和他们的价值观的影响力增大。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周围人的想法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周围的人与我们的想法不同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尴尬甚至是压力。这时我们的认知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甚至有时候我们会怀疑自己的观念,如果是未成年群体或者是非理性的群体就会放弃自己原来的认知,这就是从众效应发生的根源。并且在我们自己身上以及身边的人身上都曾经发生过。作为我们每个个体,对于社会事件和分析角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在工业和职业现代化的今天,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趋向于专业化,随着我们受教育的专业和就业环境,我们所能涉猎的知识面越来越窄。
当一些社会事件发生时,人们在心里层面会首先相信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如上文所述,由于大众媒介所拥有的话语权,他们所传达的观念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利用从众心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从众效应如果被优秀的媒体运用,就会发挥其有利的作用,正确的起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这些优秀的媒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先进、文明,走在时代的前沿,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加优秀。
面对发生的社会事件,能够针对性地提出有建设性的可供参考的对策。发挥应有的正能量,起到正确引导社会大众的作用。由于他们的比较正确的有见解的观点,能够引发社会成员去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大众对社会事件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心态,对于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观点多加鼓励、夸大,对于不认同或质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群体多加评判、引导。
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在参与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影响社会心态和各种社会心理,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从个体角度分析,其实个人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个人所认同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他的价值观取向。
我国现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社会成员的心态问题随着社会事件的发生增多了,比如对以往的道德标准、信仰的认同等方面在一些社会事件中遭到冲击。由于受欧美追求个性化生活态度的影响,在我国现在一部分人认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然而,这些价值观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差甚远,甚至是相反的。
在社会中还有些人,他们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很难归类,并不属于我们现如今所研究的范畴,他们的价值观很不具体,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些社会心态都是受从众效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观,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群体极化效应,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倾斜”。群体极化效应是社会心态作用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第三种效应,区别于聚合效应和从众效应,聚合效应是一部分社会大众的社会心态都向着一种社会心态聚集的一种趋势;社会成员看到哪种价值观被人们信仰的人数多,他们也向这种价值观靠拢的社会心态效应;而群体极化效应是某一种价值观可以在社会成员目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在社会成员心理达成统一,使得一个社会中许多甚至是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社会心态接近统一,向某一种价值取向靠拢的社会心态效应。
群体极化效应容易产生两种极端化的现象,如果一种价值观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充满正能量的,那么它的有利于凝聚社会内部的力量,使社会心态高度统一;如果一种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违背的,那么会使群体的心态失去理性思维,趋向于更加激进、极端。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的我们,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定式思维的影响,人们经常站在某一个特定的视角看问题,当某一社会事件发生后,人们会习惯性地从这个角度审视新的问题,人们会用许多习惯运用的结论和论据去分析现有的问题,并且会通过得出的结论去应征者中视角和分析路径的正确性。人们很容易运用既有的正确思维去分析现在的新问题,很难接受既有思维被批判,这也是群体极化效应发生的根源。
如果这个时候社会大众的意见失去正确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引导和控制,那这种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就可能趋向于极端化,与相对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是社会大众的出发点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这种群体极化效应的状态是最难扭转。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在讨论生产效率理论中的一个问题,到底公有制企业效率高还是私有制企业的效率高。
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不是就事论事地对比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差异、公有制和私有制分别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而是引起人们对比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讨论过程中的大部分人认为,私有制企业生产效率更高公有制企业限制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类似于这种情况,先把讨论的目的即通过讨论得出当时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理论的经验和教训,放到一边。
只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比较,这种情况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就是极大的,这就是充满负能量的社会心态群体极化效应的结果。导致这样的结果,原因有几个方面:从公有制企业在我国的地位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来看,第一,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在人们心目中效率偏低的印象较深;第二,一些在企业私有化方面的经济理论,以及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成果,增加了人们对公有制企业的看法;第三,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解决需要一个时间段。
结语
基于以上的原因,形成了我国国民认为私有制企业效率更高的尴尬局面,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低这一看法受到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加剧公有制企业生产效率高这种观点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印象。上述只是社会心态群体极化效应的一个典型事例,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社会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种观点在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下,更加趋于激进、不理性,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传播和普及的稳固和强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