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救助“干什么”“怎样干”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救助“干什么”“怎样干”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救助“干什么”“怎样干”本报记者 张伟涛 张 昕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他指出

多元化社会的英文_多元化社会_多元化社会的优缺点

多元化社会_多元化社会的优缺点_多元化社会的英文

多元化社会的优缺点_多元化社会_多元化社会的英文

多元化社会_多元化社会的英文_多元化社会的优缺点

多元化社会的英文_多元化社会_多元化社会的优缺点

本报记者 张伟涛 张 昕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他指出,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作为一项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干什么”“怎样干”?如何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全国两会期间,本报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救助 ‘干什么’‘怎样干’”为主题,邀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救助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方向、新任务进行探讨,为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间,社会救助肩负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如何发挥作用?

李静: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将继续发挥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升低收入家庭收入、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更好 “兜底、扩面、提质、增效”等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牢固兜底,通过多维识别、精准救助、及时救助,牢牢兜住丧失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临时遇困及暂时无法通过就业获得收入等人员的基本生活底线。二是适度扩面,根据形势变化,将更多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纳入对象范围之中。三是稳步提质,在公共财政可负担的前提下,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升服务质量,调整救助水平与标准,同时推进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四是系统增效,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打造“社会救助联合体”,推动社会救助效能的系统提升。

张浩淼:在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包含社会救助在内的整个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普遍性和公平性有待提升,比如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没有被社会保障所覆盖,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异不尽合理等,要高质量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使之成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制度保障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安排。

白维军: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社会救助肩负着重要使命。目前,还存在着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面临着制度整合不到位、制度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因此,要全力破解这些问题,补齐差距和短板,让社会救助在助推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您认为社会救助工作要如何开好局?如何健全制度安排、推进工作创新,更好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

李静:社会救助工作要开好新局,需要做好五个“结合”。一是中国特色与国际经验相结合,借鉴吸收国际经验,总结社会救助的中国经验、中国特色,打造中国模式;尽快完成社会救助法立法与施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把社会救助纳入其中统筹谋划;探索“党建+社会救助”,弥补基层社会救助人员队伍及资源不足。二是智能手段与传统服务相结合,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同时在救助事项经办关键环节保留传统人工服务。三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政府尽责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打造社会救助共同体。四是主动保障与积极增能相结合,在完善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关注受助对象的赋权增能,重点关注困难家庭的政策可及性。五是全国系统谋划与区域统筹协调相结合,全国层面要加强社会救助所涉相关部门之间、社会救助各制度之间、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及社会福利制度之间的衔接,形成整体合力。同时,推进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区域内的统筹协调。

祝建华: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从“济贫”“脱贫”到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救助,要健全制度体系,构建更优质的社会救助,建立规范、高效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实现社会救助的现代化。一是以理念变革推进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完善;二是从多维视角拓展救助对象;三是以共同富裕指引社会救助标准和水平稳步提升,包括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推进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四是以高质量发展促使“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有序推进;五是以智慧救助实现“整体智治”融合发展;六是以社会力量参与强化“政府+社会”救助格局。

张浩淼:当前社会救助工作要解决好分类管理、需求研判和分层救助这三大关键问题。分类管理意味着要对低收入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虽然总体上低收入群体可以划分为三大圈层:最核心人群是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其次是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最外圈层是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动态监测的对象,但每一圈层的群体还需要进行细分。需求研判意味着要准确识别和清晰评估低收入群体的救助需求,一方面借助 “线上”方式,实现救助需求的智能筛选研判;另一方面借助“线下”力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排摸社区各类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分层救助则意味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救助对象,提供分层次供需匹配的精准救助,充分发挥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

白维军:新时代社会救助需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全面梳理当前社会救助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对标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为抓手,理顺工作机制,提高救助效率,统筹城乡救助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救助需求。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14亿多人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李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救助如何尽力而为,可从三个维度加以考量。一是宏观层面,即制度设计中的覆盖范围、救助对象、救助内容等要根据政府财政实力、人民需求变化应救尽救、尽力而为。二是中观层面,即机制运行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尽力而为,无论是履行公共职能的政府,还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抑或彰显传统道义的邻里,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都必须尽力而为,尤其要大力推动慈善力量介入社会救助,构建“政府救助+社会帮助+邻里互助+家庭共助”的多元主体全力以赴救助格局。三是微观层面,即救助实践中在服务措施、精准程度、精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尽力而为。

所谓量力而行,则主要是强调救助水平、救助标准必须根据当地政府财政情况、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客观要素,科学合理地设定,不能一味追求救助标准的逐年增长,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社会救助领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救助工作如何在满足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又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张浩淼: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社会救助在满足困难群体的物质需求外,还要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体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多样化、个性化救助服务,帮助受助对象提升能力并获得发展的机会,激发其改变自身境遇的上进心。此外,还要弘扬扶贫济困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社会救助内嵌的公平正义基因,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祝建华:社会救助的供给内容不能局限于物质救助,还需要服务类社会救助,要建立完整的服务类社会救助供给体系,促进由物质和现金救助转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综合救助,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突出科学评估,精准识别救助需求,明晰服务类救助的内容;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服务类救助资源,充实社会救助主体;三是聚合多元力量,促进服务类救助的有效供给,拓展救助空间;四是坚持靶向施策,实施分层分类救助服务,夯实服务类救助内容;五是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慧救助水平,创新服务类救助手段;六是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救助服务效能,健全服务保障;七是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类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总之,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通过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发展,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与高质量发展。

李静:在物质救助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要逐步增加服务类救助,如对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学业帮扶、心理援助、职业规划,对困难家庭失能老人、残疾人的探视照护,对困难家庭有就业能力与就业需求者的资源链接、技能培训、产业项目帮扶等。同时,更多关注相对贫困新问题,多角度实现对相关困难群体的陪伴式、长效式、全程式救助帮扶。

王增文:社会救助的可及性、公平性、及时性是困难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精细化、暖民心的救助方式,对保护受助对象的尊严、提高他们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市场分配之外辅之再分配,帮助困难群体脱困并促进他们全面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能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对他们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尊重与救助,更能体现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价值观,真正实现全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标。

记者: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分阶段、分层次提高保障水平?

张浩淼: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是指根据困难群众的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合理划分救助圈层和对象类别,为处于不同圈层和类别的困难群众提供分层次、差异化的精准救助,以优化救助资源、提升救助公平性和救助效能,增强受助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为主的困难群体,重点要加强兜底性民生保障,除了为其提供低保、特困供养以及所需的各类专项救助等,还要为其提供基础性和普惠性民生保障,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为主的困难群体,则要更关注基础性和普惠性民生保障,帮助他们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并获得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当然也要为其提供兜底性民生保障中的专项救助。对于其他遭遇特殊困难的群体,要重点通过临时救助等兜底性措施帮助他们克服暂时困难。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作为我国民生建设的三大重要方向,要协调统筹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作为兜底性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应该被重点保证和优先安排,以织密织牢兜底民生安全网。

白维军:分层分类就是根据受助群体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需求,纵向分层、横向分类,有针对性地提供精准救助。民生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要求,本身就体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在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同样需要根据受助对象的困难程度和救助需求,辨别其需要何种层次的救助,然后精准施策。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救助是一个逐渐上升、分层次的救助链,在此基础上,还需根据受助者需求和现有救助措施进行分类,以提高救助的针对性和效率。

李静:要做到分层分类,就必须实现常态化救助与临时性帮扶、生存性保障与发展性关注、物质类救助与服务类救助的有机结合,完善“8+1”社会救助体系,探索针对相对贫困新问题的纾困之道,通过救助帮扶对象的精准化锁定、精细化服务、精确化递送,实现社会救助高质量的分层分类。一是科学化分层,即将低保对象与特困人员的第一圈层、低保边缘家庭与支出型困难家庭的第二圈层、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动态监测对象和其他临时遇困家庭或人员的第三圈层的划分与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成本增高等客观因素以及低收入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值、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感知度等主观因素挂钩,建立救助圈层的动态变化机制,以便更为科学有效地及时救助困难群众。二是合理化分类,建立各级各类社会救助项目的对象认定标准,以规范受益者资格界限,既确保应救尽救,也杜绝福利依赖。同时,以家庭结构为考量基准,对困难家庭及其需求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充分考虑整个家庭的支出项目与困难程度,遵循儿童优先、强弱有别和注重促进发展的原则,分类推进困难家庭多维帮扶,实现从“救助个人”向“支持家庭”转变。三是形成合力,打通专项救助所涉各部门间的政策、信息、技术壁垒,推动横向部门间合作与纵向部门间放权,提高救助效能。

王增文: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需要社会救助各要素和系统之间既责权清晰又协同高效,形成梯度救助格局。横向上,社会救助需要继续做好各类困难群体的识别和认定、困难程度衡量、致困原因追溯、脱困目标和方案评估、救助效果追踪等工作,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困难程度和不同困境,给予有针对性、全方位的救助。纵向上,继续发挥为劳动能力欠佳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将低保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有机结合,解决受助者最基本的生计问题;完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早日实现自力更生;构建住房救助与公租房、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的持续协调配合机制,高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临时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及时高效地保障好因重大突发事件致困群体的应急和恢复需求。此外,要建立社会救助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确保社会救助的水平和方式始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及人民阶段性的多元化需求相一致;完善全覆盖、结构合理、分层分类、动态前进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各类困难群体提供急需的救助帮扶。

记者:具体而言,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社会救助要干什么?怎样干?

祝建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救助要全面实现“碎片化救助”向“一体化综合救助”的转变、“单一救助”向“多元帮扶”的转变、“政府包揽”向“政社合作”的转变、“点状推进”向“链上救助”的转变。

要从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回答好“救助谁”“谁来救助”“救助什么”“如何救助”等核心问题,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充分性和公平性为指引,通过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机制进一步回答“救助谁”的问题。构建“收入标准+多维识别”的救助对象认定体系,推进预防性、发展性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关注易返贫致贫的脆弱性群体。

二是以创新性为指引,通过救助主体的多元整合进一步回答“谁来救助”的问题。建立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与引导机制,加强社会“助联体”建设,实施整合帮扶救助。

三是以积极性为指引,回应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救助服务来进一步回答“救助什么”的问题。开展“预防+支持+发展”的“渐进式”救助,对有高致贫返贫风险的家庭开展预防型救助,对一般困难家庭开展支持型兜底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开展发展型救助;注重救助对象的自立自助,以“整合+链接+陪伴”为核心,形成“造血”和“输血”并行的综合救助模式,实现从以“救”为主向“救”“助”并重转变。

四是以创新性和规范性为指引,通过智慧救助和机制完善进一步回答“如何救助”的问题。要创新救助平台,完善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为多维综合评估、精准识别、主动发现等奠定基础;提高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与经办机制的整体智治程度,构建智慧救助“一站式”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同时,强化机制建设,建立主动识别机制、精准施救机制、长效供给机制,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及救助文化的形成,促进社会救助联合体的长效规范运作。

上一篇: 本网评论|民主制度比较的现实课
下一篇: 社会健康状况和社会健康策略.ppt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