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体和家庭的命运前途,也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近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部署三个方面15个专项行动,对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健康中国“三步走”的宏伟蓝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健康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意见》着眼于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明确“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要求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的健康中国建设理念。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目的是推动建立健康促进政策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广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为此,《意见》提出了两个阶段目标,即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重点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和遏制,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落实《意见》部署,要坚持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健康生活少生病、早诊早治早康复、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
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关注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慢性病以及传染病、地方病,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意见》聚焦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注重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突出健康促进和动员倡导,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了有效抓手。要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关系到每一个人,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为完善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协调机制,保障健康中国行动有效实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明确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突出了各级党委、政府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针对《意见》确立的两个阶段目标和15个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举措中,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动员各方广泛参与,健全支撑体系,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好健康中国行动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兑现承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