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建引领下的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建引领下的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建引领下的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精神

基层社会治理包括哪些方面_基层社会治理_基层社会

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精神,永州市民政局于今年1月选点在冷水滩区杨家桥街道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永州博睿社会服务中心运营管理。

基层社会治理_基层社会治理包括哪些方面_基层社会

永州博睿社会服务中心入驻后,充分发挥社工组织专业优势,将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落地在伍家院社区(俗称:老街),坚持党建引领,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发挥社区老党员、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积极探索以“四微”(构建微体系、培育微力量、开展微项目、存储微爱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培育新机制,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

截止7月底,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在街道和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大胆尝试“四微”工作机制,孵化培育了志愿服务类、公益慈善类、专业服务类的社区社会组织13家,其中负责人是党员或离退休党员的组织达9家,发展了党员志愿者220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50余场,发展群众志愿者达2115人,开展社区微服务项目20余个,建成一家社区“爱心银行”。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地优势,结合伍家院党群服务中心在老街的阵地资源,打造了“老街孩子我来教”、“老街健康我来护”、“老街周末我来秀”等社区“老”字号的十大品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各类公益服务352次,受益群众一万余人。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积极性,永州博睿社会服务中心在伍家院社区引进“爱心银行”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存储的方式对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行管理,有效激励了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持续性。目前,“老街文艺团”和“祁剧艺术团”,围绕“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歌谣我来唱、红色小品我来演”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活动,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发党员群众的爱国爱党热情,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阳光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社区环境整治开展“社区是我家”志愿服务项目,每天安排一组党员志愿者进行社区广告铲除、环境保护宣传、社区治安巡逻等工作,这使得社区乱贴广告、乱摆卖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凤和”读书社致力于为社区居民传播传统文化,免费为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提供文化传习服务,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怡心”社致力于关爱辖区留守、困境儿童和青少年,助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帮你”便民志愿服务队,免费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理发等服务,让老人们享受到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自从有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社区不仅打开了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创新的新思路,也充分发挥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自治和提升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不断为建设“文化老街、品质老街、幸福老街、温度老街”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杨家桥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站将进一步强化和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在市、区二级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和街道、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和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研发“党建+”服务项目,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服务作用。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培训交流机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以现有社区孵化平台为依托,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通过微公益创投形式,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研发更加贴近居民需求的公益服务项目,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伍家院社区现有“老街”服务品牌进行深化和提炼,打造永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示范和样板基地,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互动交流。(通讯员:唐华玲、张东)

上一篇: 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社会
下一篇: 日本各种社会问题凸显, 性别歧视加剧, 日本女性有苦难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