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点提示】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型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4、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考点提示】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交换范围小,以满足私人利益、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为目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主要是为了价值增殖。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复习提示:⒈抓住六个核心概念:(1)价值;(2)剩余价值;(3)利润;(4)平均利润;(5)超额利润;(6)垄断利润。2掌握八个重要概念:(1)基本经济制度; (2)收入分配制度;(3)现代企业制度;(4)现代市场体系;(5)宏观调控体系; (6)社会保障体系;(7)经济全球化;(8)跨国公司。

第一章 导论

Ⅰ互联结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论

II考试范围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6)经济规律的类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19 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沦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

列宁根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考点提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考点提示】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它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规律。

生产关系的内容是复杂的又是分层次的。存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层面。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休的经挤体制层面。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研究生产关系应该包括这两个层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考点提示】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6、经济规律的类型

【考点提示】 经济规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这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规律等。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Ⅰ互联结构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II考试范围

1.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4)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3.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6)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7)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9)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10)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1)货币流通规律。 (12)纸币和信用货币。 (1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7)市场机制。 (18)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19)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20)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考点提示】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代替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末期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封建生产关系代替了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铁制工具广泛应用,科学文化取得重大成就,到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既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被发展了的新生产力所突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考点提示】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上一篇: 振兴乡村文化要系统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下一篇: 社会治理心理学:面向现实的新学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