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c:d:f:6:6:0:9:8:5:1:c:c:5:d:7:d:8:1:9:a:f:1:8:0:d:e:d:3:c#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但是这个心理具有更丰富内涵,那就是社会情景作用下的个体的心理,这里涉及两个因素:环境和人。
通俗解释就是,人的行为是个体以及所处情景互相作用的结果。
看似非常简单,也的确非常简单,可是只有彻底理解,会有透彻的感觉。
看看李克富老师对此公式的解读:
勒温公式是理解行为的基本功的理论基础
1、行为和行动要进行区分。
这两个词语含义不同,社会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动起来的活动,还包含情感在内,这是与行动不同的。
个人在此进一步讨论下区别,未必正确,一家之言。
说起行动,似乎理解为“行为动作”更准确,也就是强调的是动作,“动手动脚”是典型例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更多是说的行动,也就是实践之意。
而说起行为,就心理学而言有行为主义理论。除了行动动作,还有心动、表情、机体感觉,表情有微笑哭泣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的言语表情,身体姿势的身体表情,微表情大表情都是行为表达,还有言谈这些行为要比说成行动更贴切。
可以认为,行为除了动手动脚,要有动嘴动耳动心。
似乎可以说,比起行动这个词语,行为内涵更小,外延更大。比如言谈举止是行为,而不好说是行动。
2、行为本身没有正常异常区分。
一般我们会对行为进行性质判断,也就是价值判断,有正常不正常区分,好坏区分。
但是,戴上社会心理学眼镜之后,必须明确行为没有好坏正常异常区分,因为根据勒温公式得知,任何行为都是个体与环境作用结果。
心理有内隐和外显区分,外显即行为,也就是常说的言谈举止,这就要看谁在做、在什么环境下做!
我们进行价值判断,是站在旁观者角度,事实上,从当事人和所处环境角度,行为就是可理解且中性的。
3、行为公式的适用性举例。
一个正常人不会打喷嚏,可这个人感冒了呢,打喷嚏也就正常!
在家里都会穿简单衣服,可是跑去外面就会西装革履,人模狗样!
尤其注意下面这个情况:
当有人说别人事情时候,说某人做事好坏时候,要知道这个属于转述、传话,已经失掉了当时事情发生时候的语境!
谁在做,还有什么语境下做,二者必不可少。
因此,不要听别人讲故事,而是要听如何讲故事,道听途说没有了语境这个重要因素。
举例,具体场合下,某个语境中,说了某人一些事然后说很幽默,后来被人直接转述为这个人很幽默,就会引起不满,认为是攻击。
牢记:行为除了有人在做,还有在什么环境下做。
4、动静结合还原、回归行为。
勒温公式两个因素是从静态看人的行为,目的是要转变我们常规思维的对人不对环境,“恢复语境”,回到原有环境里。
还要从动态看人,也就是心理动力学看人的行为。
这就是防御机制作用。
比如小时候我们遇事会哭泣,会说不不不,这是正常的,当长大后再总是哭泣和说不,我们说这是人有问题,称之为退行,特有的防御机制模式。
看人做事行为无异常,一定回归到人本身和环境本身!
不要判断行为本身,要看到这个人和这个环境,也就是努力进行“还原、回归”。这个技术是基本功,而这个基本功的理论基础是勒温公式。
几点简单联想
1、理解行为,人和环境“缺一不可”,重在结合实际例子。
巡考时候一监考老师请求代替监考几分钟,着急下去打个电话,这是环境约束导致可以理解行为。之后一去不回来,最后长达半小时还多时间,这个行为正常不正常呢?在我们看自然不正常,起码说到没做到,在她自己呢?
我问“一定发生了重要事情吧”,替代了“你这几分钟太长了吧”,解释参加考试刚出结果,原本以为通过了就好,没想到不及格还有一次补考,但是必须下班前完成报名,导致时间耽搁太久。
这个行为从当事人角度看,因为环境导致耽搁,从我们角度看可能是人和环境都特殊。
或者说,换成我们是否也会如此处理,或者处理更妥当些,这是有意义的思考。
感觉说话啰嗦不简洁,这个行为如何理解?环境有,更多是人的心理特性。对策呢,真的意识到了,可否“三句话不离本行”来训练,即凡事不超过三句话说完,不管说明白不明白,即便不明白也无碍,因为人家会主动询问!
一件事,在我们看来非常诧异或者无所谓,在他人看做大事,只能说明两点:我们不是人家,我们没有处于那个环境中!
2、行为不重要,重要的是行为后面的心理学意义。
行为木已成舟,或者不做价值判断,也就是价值中立原则。
但是,我们必须思考行为后面的心理意义,也就是原因、目的、效果,这才会促使心智成熟。
比如,上面监考老师脱岗持久问题,我直接答应要求的后面,动机目的是什么,效果如何,再次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这就是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