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全面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

全面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

全面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社会工作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作用究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常,人们较多承认和关注社会工作服务满足农村特定人群照顾需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作用究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通常,人们较多承认和关注社会工作服务满足农村特定人群照顾需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层社会服务不足、“三留守”人员等群体照顾和关爱保护需求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是局部性的,作用是间接的,它不能更直接和全面地贡献于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已开展了几年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北京市某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该村社工机构的负责人,曾发自内心地说,以其切身体会,社会工作在村里的服务最直接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也就是说,从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实践活动这一最常见、最基本的理解出发,它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已经表现在“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两个方面。

社工专业助人传递了文明价值,更会带动乡村居民及其有关各方更多地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因而能够促进和贡献于“乡风文明”。社工自身作为一支新的专门力量,通过提供更好的照顾服务及时回应和满足一些人的需要,把引起社会不满的问题因素以服务化解于无形,这对“服务型治理”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还将激发催生更多元的主体力量参与——首先是包括村民自身在内的当地人及其资源的构建与参与,还包括其他广泛的社会力量(如公益慈善、乡村内外部志愿者,乃至企事业单位等)的运用和参与,更好地打通他们之间的关系、推动形成有机整合的体系,从而有力地贡献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格局,当然也十分有助于“治理有效”之目标追求。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类似的案例表明,社会工作能够全面参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目标追求,在这些方面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进而贡献于乡村振兴完整目标和根本追求的实现。在具体途径和方式上,社会工作者完全应当也能够在不同的适宜层次和规模上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包括参与此类项目的经营管理和运作。至少,他们必须为乡村的经济发展贡献出社工专业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关怀”和“社会伦理关切”,致力于确保经济目标追求与社会目标尽可能相统一,代表普通乡村居民并与他们一道推动“政-企-社”合作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走出既体现公共利益全局要求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势效能,更完美地表达和实现社会自主与公平正义的发展道路。

随着“绿色社会工作”或“环境社会工作”概念的提出和有关理论的发展,社会工作也将更自觉有力地在“生态宜居”方面参与并作出更大、更切实的贡献。“生活富裕”若是指向全面、充分、平衡地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和为之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其中“参与”是日益被人们看见的重要方面),那么可以说社会工作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也已被相关各方显著地感受和认知到,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简而言之,无论社会工作是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哪个领域或哪一方面的目标策略,它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它是目前乡村社会中稀缺的“黏合剂”“组织者”和“催化器”,能切实有效地回应新时代乡村社会的结构性需要。

总之,乡村振兴社会工作服务就是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知识以及方法技巧,运用于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乡村地方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直到“生活富裕”的各种努力追求中,它是聚焦于乡村地方人们主体性和社会力的恢复、增进与发挥,最终贡献于促进乡村人民更好地自我实现、建设和发展富有生机活力的美好家园的专业服务。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和作用是全面的、直接的、关键性的。当然,它发挥出这样的作用一定不是一个较短的过程,其中具有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者或其组织机构是主要承载者,发挥着核心骨干的角色作用。

上一篇: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下一篇: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