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观点(1)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参见第二章)。人格的三种结构成分是逐步形成的。本我是人格的初始面,生来就有。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充当本我和现实世界的仲裁者。超我是从自我中产生并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通过儿童仿效父母,以父母的完整形象为楷模,将父母对儿童的约束、禁律、习惯等内化而成。儿童也能够把父母的价值观点、目标和志向内化为自己的,这些就构成了他们的自我理想。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决定对行为的奖惩了。对于符合良心或自我理想的思想和行为会体验到自豪、自尊和自爱等愉快的情感,对于违背良心或自我理想的思想和行为会体验到罪疚、羞愧和自恨等痛苦的情感。随着超我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也就随之发展起来。(2)发展的阶段。弗洛伊德是个本能决定论者,认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驱动。当然,弗洛伊德所指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之外,还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肤触摸等凡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或者说是一种能量、一种冲动,弗洛伊德把它称之为力比多。
以力比多的发展作为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准,按照力比多发展经过的不同部位,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儿童的快乐主要来自于口唇活动。儿童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咬等口腔的活动获得快乐。这些活动可缓解他们的紧张。肛门期(1~3岁):儿童的快乐主要来自于肛门的活动。儿童通过大小便的排泄活动获得快乐。这些活动可缓解他们的紧张。性器期(早期生殖器期)(3~6岁):力比多这时主要集中投放到生殖器部分,儿童的快乐主要来自于他们的性器官。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性器期对儿童个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该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上开始有了性别之分,男女儿童分别出现了“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是指男孩产生一种爱恋母亲并想取代自己父亲的心理;“恋父情结”是指女孩产生一种爱恋父亲并想取代自己母亲的心理。“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解决在五六岁,儿童逐渐认识到这种心理不符合社会现实,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矛盾,而将自己爱恋的对象转向了同龄伙伴。潜伏期(6~12岁):此时儿童有关性本能的冲动开始进入暂时停止活动的时期,儿童的性冲动所产生的紧张变得很弱,最大的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他们的快乐主要来自于通过努力学习发展社会技能和智力技能。
生殖期(12~20岁):此时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包括性器官趋于成熟,异性恋的行为表现明显。个体此时的表现主要是尽量摆脱父母,幻想独立,他们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乐的孩子转变为寻找同龄的伙伴,考虑选择配偶,成为具有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在上述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当社会允许适当的身体满足时,这种冲突便可以获得满意的解决,但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过度时,个体就会在以后的成人生活中反映出这种遗留行为。例如,如果一个儿童在口唇期有过严重断奶的经历,那么,他长大之后就可能具有固执和坚决的性格特点,而一个幼时得不到足够食物的儿童,长大后就可能会有贪婪追求知识和权力的特点。这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即个体童年早期的经验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年期的人格特点源于生命的头几年。小学时期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潜伏期。他认为,随着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开始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隐埋在潜意识中。这个时期,儿童没有被压抑的情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儿童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社会可接受的追求中,如学习、游戏和运动等,他们开始专注于社会情感的发展。
2.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埃里克森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训练与培养,但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了修正,建立了新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但他认为,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即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1)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埃里克森把儿童心理的发展看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几个连续的不同的阶段(如表8-1)。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完成了每个阶段上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各不相同,每一个人的心理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
表8-1埃里克森提出的个性发展八个阶段及其特征阶段名称年龄范围主要矛盾品质基本特征好的发展结果不好的发展结果信任—不信任0~1岁信任感与不信任感希望信任感的产生来自于生理满足和最小恐惧,儿童基本信任来自于照顾者的细心关怀与照料对未来和环境充满信任和希望对未来持怀疑态度,不安全感强,胆小害怕自主—羞怯或怀疑1~2岁自主感与羞怯或怀疑感意志在获得照顾者的信任后,儿童开始自主地探索环境,以显示自己的意志力;如果儿童受到过多的限制,或过分严厉的惩罚,他们就产生羞怯感,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主感和自尊感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持怀疑态度,比较害羞主动—内疚3~5岁主动感与内疚感目的学前儿童遇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发展更多的目的行为来迎接挑战;要求儿童有更多的责任感; 同时儿童也出现了内疚心理,当他们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时,会出现心理焦虑能进行创造活动并喜欢思考问题害怕惩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勤奋—自卑6~11岁勤奋感与自卑感能力儿童入学后,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并发展自己的智力技能;如果儿童通过努力没有取得成就,就会产生自卑感获得一种成就感,并对自己承担一定的任务持乐观态度对那些引起自己产生自卑感和无能感的人或事表现不友好同一性—角色混乱12~20岁同一感与同一感混乱忠诚进入青春期的个体发展了对周围世界观察的新方法,开始思考自己是谁,并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异同;相反,如果没有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正确的认识,自我不能同一,就会出现行为角色的混乱能够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共同之处对自己是谁产生混淆亲密—孤独20~30岁亲密感与孤独感爱在个体同一感建立的基础上,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能够与人们建立起亲密关系,获得相互关怀的亲密感,如夫妻间的友爱关系,否则就会产生孤独感;发展亲密感对于一个人能否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体验到爱的实现孤独,与他人只能建立表面关系繁殖—停滞40~50岁繁殖感与停滞感关心个体此时成家立业,繁殖感主要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反之,如果个体只专注自己,则只能体验到停滞感产生广泛关怀感,体验到事业上的成就缺少繁殖感,觉得生命凋零,并过分关心自己完善—失望60岁以后完善感与失望感智慧个体对自己的一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产生一种完善感,即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否则就会厌恶人生,产生失望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能够勇敢面对死亡对自己一生中错过的机会感到后悔,害怕死亡小学生处于埃里克森所划分的第四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是关于自我生长的决定性阶段。
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各种人类知识和经验,学习与同伴共同游戏和活动,逐渐掌握主要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儿童必须勤奋学习,但与此同时又害怕失败。如果儿童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会受到成人的奖励或肯定,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勤奋;而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在学业上屡遭失败,在日常活动中也常遭到成人的批评或惩罚,就会形成自卑感。这里的勤奋感不仅指学习上和工作上的能力,还包括对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信任感,即相信个人在追求社会的和个人的目标中自己对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与习惯都可以追溯到这个阶段的勤奋感。他认为,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有一点儿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经常遭到失败,这可能导致自卑感。此外,埃里克森还认为,在这一阶段,影响儿童的主要是学校教师以及儿童在学校的经历。一个胜任的教师能够在许多方面促进儿童的发展,可使功课和游戏交替进行,从而使儿童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优化。他们也能够发现儿童的潜在能力并对他们的发展给予特殊的关心。同时教师也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榜样,成为小学儿童模仿和自居的人物。
从上述两种关于社会性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可以看到,社会性的发展要经过一系列阶段,这些发展阶段的推进与个体内部生物学因素的成熟有关,与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与父母、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有关。(二)社会性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作为发生认识论领域的专家,他的理论是以儿童认识尤其是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他主要关心的是儿童认知的发生问题,但是他在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的研究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主要观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儿童的某些特定社会机能只有在相应的认知机能形成之后才能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因此,可以通过儿童认知发展来解释其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皮亚杰通过研究,提出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从不成熟到成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随认知的发展而发展。感觉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但这阶段儿童认知发展出现了“客体永久性”,即儿童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它不存在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认为它可能存在。亲子关系发展中儿童的分离焦虑的产生是以认知发展中这种客体永久性的形成为基础。
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显著的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刻板性以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等特点。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自我—他人关系方面的发展,也是与其认知发展相平行的。所以,由于自我中心主义的存在,儿童不能从他人的立场或观点来考虑问题,往往只能注意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并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当遇到同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时,他们会坚定地认为事实是错误的。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让我们认识到儿童并不是自私的,只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特点,使儿童常把想象的东西当做现实的东西。但这并不表明儿童有说谎的毛病,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该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思维的逻辑性增强,特别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儿童逐渐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逐渐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这种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2)启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基本看法。精神分析理论把儿童的发展看做性本能的生物成熟的过程。
而行为主义又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认为儿童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皮亚杰作为相互作用论者,认为儿童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的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积极的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儿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建构着自己的经验系统,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机体的成熟,它使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节奏,并相应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的适应方式;②要使这些周期性或阶段性的变化实际发生,还必须要有适宜的经验刺激,包括儿童的“习得经验”和“社会经验”。如何使儿童在成熟的基础上获得适宜的经验,以保证儿童能够顺利地从前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成人(父母、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皮亚杰却忽视了成人的这种作用,认为成人的“干预”或“有计划的教育”并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超越他们自身所处的阶段。这样就导致了皮亚杰教育思想中轻视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艾利康宁等人的观点(1)主导活动理论。主导活动是指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自身质的特点,影响和支配着其他活动,并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主导活动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对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鲁宾斯坦(С.Л.Руóинштейн,1889—1960)和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1903—1979)最先提出主导活动这一思想。鲁宾斯坦认为,人类心理是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儿童心理的发展不仅在活动进程中表现出来,而且在活动进程中逐步完善。列昂节夫认为,直接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是儿童生活本身,是生活的真实过程的发展,是儿童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发展又依赖于现有的生活条件。因此,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活动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因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因素的逐渐衰亡,到一定时候,儿童活动的发展就发生了突变,出现一种具有新质特点的活动类型。这种新型的活动制约着其他活动,决定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已有的某些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新的活动中得到改造,原来没有的一些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则在新的活动中形成和产生。因而儿童心理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进入新的阶段。(2)活动类型。
在主导活动思想的指导下,艾利康宁(Д.Б.Эльконин,1904—1985)和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1930—)提出了六种活动类型,每一种类型适应于一定的年龄阶段,制约着这个阶段儿童心理的发展,保证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统一。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掌握知识、技能的可能性和特点,都是由这些时期的主导活动决定的。①直接情感的交际类型(0~1岁)。儿童在这类活动中形成定向动作和感觉运动动作,形成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并对他人形成一定的情绪、态度。②物体操作的活动类型(1~3岁)。儿童学会成人操作物体的动作和方法,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言语和行动思维。③游戏的活动类型(3~7岁)。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掌握符号技能,发展想象力,了解成人活动的一般意义和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向往有社会意义的和能得到社会评价的活动,说明他们有了初步接受教学的准备。④学习活动类型(7~11岁)。学习活动使儿童形成对现实和道德现象的理性态度,认识到道德规则的含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和反省,奠定了抽象思维的基础。⑤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交际类型(11~15岁)。这种类型包括体育、文艺、学习、劳动等集体形式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儿童的交际能力、遵守集体活动准则和公共道德规范的能力得到发展。
在交往活动中,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品质和特征,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行为规则的能力,形成自我评价和对周围人的批判态度。⑥学习职业活动的类型(15~17岁)。这类活动可以培养儿童一定的职业兴趣和安排生活的能力,使他们掌握基本技能,养成道德观念,开始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我意识能力。艾利康宁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第一类主导活动是儿童的需要、动机的发展占主要地位,它包括三个阶段:乳儿期(0~1岁)、学前期(3~7岁)、少年期(11~15岁)。第二类主导活动是儿童的智力、认知的发展占主要地位,包括先学前期(1~3岁)、学龄初期(7~11岁)、青少年初期(15~17岁)三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以需要、动机发展为主的时期有规律地被智力、认知发展为主的时期所代替,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1~12岁。苏联心理学家强调知行统一,而活动正是知行统一的桥梁,儿童通过活动(学习、交往等)掌握各种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发展各种能力,同样儿童也正是在活动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特点,因此,教育者只有通过活动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也只有通过活动来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许多实验研究都证实各种教育活动对促进儿童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