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云(1884-1943),乳名官顺,艺名盖天红。原籍河北省,5岁随父迁居徐沟县城。父死后,母亲改嫁,又随母到徐沟王答村。因不堪继父虐待,11岁入“红菊花”(姚巨喜)承办的喜盛园科班,工须生。成年后招赘于祁县西磨支村,故有“磨支红”、“王答红”、“官顺红”等艺名。王步云幼年入科,寒暑不辍,苦练童子功,备受师傅厚爱,传以秘宗,为其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身材中等,扮相俊雅,功底扎实,戏路宽阔。纱帽戏,靠架戏,各有所长。他天生一副高亢脆亮、一生不败的童子音嗓子,洪亮悠扬,刚劲挺拔,吐字真切,喷口工稳。上扬一句宛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气足声澜,余味无穷,堪称“一句定太平”。
王步云蜚声剧坛,名扬三晋,但终生虚心好学,孜孜以求,从未间断探索和创新。每年冬季班,他便利用中路大财主邀请各地名票友聚会娱乐的机会,与到场的举人、秀才等文化人士一起修改剧本、斟酌唱词或共同榷文武场面中曲牌经谱的改革问题等。因而在艺术界自成流派,独树一帜。晋剧新秀丁果仙、乔金仙、乔玉仙等,都经过他的悉心指点和热心扶持。
秦琼观阵(秦琼观阵太平歌词)
其一生为晋剧著名班社相继争聘,先后住锦梨园、万福园、锦艺园、祝丰园等,足迹遍及府十县和汾八县,声誉远涉京(北京)、津(天津)、沪(上海)、张(张家口)、包(包头)等地。1937年3月参加唐风剧社赴上海演出,他与筱金梅、筱金枝合演之《打金枝》、《蝴蝶杯》、《下河东》轰动浦江两岸、十里洋场,深受社会名流、梨园同行及上海观众赞誉。同年在上海百代公司录制了《斩黄袍》、《下河东》、《芦花》等唱片,成为晋剧史上第一批宝贵的音像资料。
王步云生就一副高亢脆亮、一生不败的童子嗓音,当时山西梆子用六字调式,调高则用三眼调。而他要用二眼调,调高一个音。实际旋律比别人挑高一二个音游刃有余。用现代乐理分析,他的高音界限至少相当于五线谱高音谱表的上加一线,或者说相当于钢琴键盘上小字二组的a。而且,低音也照样唱得响亮有力。别人音域十二、三度,他可宽至十五度多。别的男演员“倒呛”而一蹶不振,他却音量变大了,高音仍脆如裂帛,亮如洪钟。真令同行嫉妒煞也。他出场开口第一句喷口刚劲,振聋发聩,一板乱弹高山流水,大江洪涛。其高潮处,声震云天,故人称他为盖天红。
他演唱《大报仇》刘备唱的一板大段乱弹共五十个句子,就是晋剧唱腔的范本,教科书。平板而不呆板、起落板眼变化有致,起落音韵抑扬顿挫,三十句二性,垛落更极尽“催紧、顿慢”擒拿自如的炉火纯青的技艺。
他饰《芦花》中闵德仁,未尝出场,他自己童年遭继父虐待,中年丧妻,所留三个孩子正好在续弦李氏膝下度日的情景,早巳和剧中人融为了一体。演唱时,情动于中,声溢于表,使观众纷纷落泪,致使他的生母、继父和后妻一辈子不敢去看他所演的《芦花》。
王步云为人正派,品德高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携后学,诲人不倦。晋剧新秀丁果仙、乔金仙、乔玉仙等,都经过他的悉心指点和热心扶持。
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占领祁县,他不畏艰险,毅然投身抗日将领武士敏将军组织的戏曲班社,在家乡子洪口一带为抗日军民慰问演出。日军侵占子洪时,他被抓捕,押解县城,备受酷刑。后经保释出狱,料在祁县也难容身,遂逃至张家口一带。
此时,他年事已高,身材虚弱,漂泊异乡,备受艰辛。1943年春抱病回村,未几,与世长辞。
他擅演的剧目有《大报仇》、《金沙滩》、《下河东》、《蝴蝶杯》、《取成都》、《杀府》、《北天门》、《斩子》、《芦花》等,曾风靡山西中路,妇孺皆知。
高文翰(1875-1947)艺名说书红,乳名来成。榆次孟高村人(原属太谷县)。自幼酷爱戏剧,有戏必看,继父厌之。11岁背家出走,入太原“济生馆”太平科班学戏。班规极严,师承名须生王昌红、名丑“大咀丑”,由于他天赋聪明,嗓音宏亮,勤奋好学,艺技猛进。原工武生,后改须生,他武功、唱功、念白及做功俱佳,文武兼备,行当齐全。12岁登台,14岁在省城已小有名气。不幸被北路“刁客”劫持卖入张家口戏班,巡回演出于张垣塞外,名噪一时,取名棒槌红。
16岁值“倒呛”期,班主为谋利命其连台演出,劳累已极,有一次演出《暂黄袍》时在前台遭受风寒,嗓口失音,左耳亦因误诊致残,被迫退出舞台。他在困境中不畏艰苦,坚持学艺,早起晚睡,数九寒天刻苦练音,探索出“呵冰求音”验声的方法,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出似说似唱、亦说亦唱、节奏明朗、吐音清晰、别具一格的唱腔。17岁重新登台演出,深受晋中一带观众的赞誉,誉之为说书红。
他功底厚、戏路宽,须生、老生、红净、穷生、袍带、箭袖蟒靠戏无一不精;甩发、髯口、马鞭、椅子、刀剑、靴子诸功娴熟,技艺全面。他演孔明戏《空城计》、《五丈原》、《天水关》、《收姜维》等出神入化,唱做俱佳;身段戏《五雷阵》的甩大幡、《表功》的双鞭落地、《乌玉带》的当场变脸、《清风亭》的滑跌,《详状》的转茶盘等,练就自身特色的绝技,不落俗套。同行誉他“不演白戏”的特色演员。
他对于表演艺术,勤学苦练,艺不苟且。唱腔气域宽广,节奏强烈。道白清晰流畅,有棱有角。讲究“喷口”、“气口”,听得清,送得远,唱中有白,白中带唱,因之有“说书红”艺名。表演上,男、女、丑、俊各门架子功夫无一不精。除工文武须生外,于老生、红生、穷生以及长靠短打的武生各有专长。一生创作、演出、整理剧目百个以上,主要的剧目和扮演的角色有《空城计》、《五丈原》、《天水关》中的诸葛亮,《高平关》中的赵匡胤、《五雷阵》中的孙膑、《三疑计》中的唐寅、《清风亭》中的张元秀、《黄鹤楼》中的刘备,《观阵》中的秦琼,《吊煤山》中崇祯,《坐楼杀惜》中的宋江、《上天台》中的刘秀等。
对艺术精益求精,由目不识丁到通读《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书,并编写改编了一大批剧目,使一些历史人物在晋剧舞台上更为生动鲜明。于北平演出时,与马连良、袁世海、翁偶虹等京剧名家结成艺术知音,互换剧目,切磋艺术,为京剧和晋剧的艺术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使晋剧在北平提高了声誉。四十岁后授艺收徒,一时有牛桂英、程玉英等“高门九英”活跃于晋剧舞台。丁果仙、乔玉仙等亦为过门弟子。著名鼓师申天福、琴师刘玉柱曾受其提携培植。一生为晋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899年起,先后搭班锦梨园、堃梨园、荣梨园、自成园等班社演出,分别与丁果仙、狮子黑、盖天红、老三儿生等同班,在山西各地辗转演出。1933年搭班张家口戏班,演出于北平、太原、张家口、大同、宣化、包头、归绥一带演出。晚年,此公落足阳泉,与“荫营红”王红计等人组成“兴和班”又称“共和班”,献艺于“东四处”。1947年在石家庄演出,因战事被困,公因病而辞世。翌年“共和班”返回,与许志林等人组办的“新华剧团”合并成立“人民戏院”,乃为阳泉市晋剧院前身。
马兆麟(1901-1982)晋剧表演艺术家,原籍山西文水人伯鱼村,艺名根根红,因娶盂县女子为妻,定居盂县清城多年。他7岁时,父死母嫁,学唱快板、莲花落,以流浪乞讨。9岁的时候,认了晋剧明净大麻黑为师(也为义父)学艺,开始工丑行。1914年满师后,入“二锦梨园”深造,改工须生。他唱功激情,做功独到,表演别具一格,深受观众和各家班主的赏识。出科后,入“福义园戏班”,他技艺出众,给戏班增添了许多光彩,名气盛极一时,成为晋剧剧坛上的风云人物。未几,因房屋倒塌受伤,嗓音变坏。无奈再次发奋苦学,于1919年入盂县瑞梨园,他在孟县成家立业,认回改嫁的母亲。并以盂县为轴心在周围县市农村大显艺术身手,赢得了晋东一带群众的赞赏。特别在盂县城乡,说起“根根红”来妇孺皆知,无不交口称赞。
他以念、做工戏受到欢迎。至此逐渐形成了自己手,眼,身,步灵巧美观,髯口功别致过硬,表演激情奔放夸张的表演风格,享誉晋中,晋东南及大同,张家口,北京等地。1941年,他带着他的徒弟们到太原新华剧院与晋剧名流丁果仙、乔国瑞、郭凤英、筱金枝、梁小云等同台演出,吸收了丁果仙等其他须生等艺术特色。他能将晋剧表演程式与艺术人物的内在感情有机结合,表演激情。1949年冬,马兆麟回到太原,进入人民剧社,边演出边整理自己演过的剧目,决心把晋剧宝贵遗产保留下来,传授下去。他注重戏剧人才的培养,在晋剧舞台颇具名气的小果子(马秋仙)、十七生(马福仙)等均为他的高徒。
1953年,他进京参加全国戏剧汇演,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3年,年逾古稀的马兆麟回到阔别多年的孟县,亲自指导盂县晋剧班的学员们。此间,他还特地回到故居清城南沟一带登台献艺,为村民们演出了《甘露寺》等剧目。除继续参加演出外,晚年重在精心培养后继人才。他的长女马福仙(艺名十七生),侄女马秋仙(艺名小果子),次女马玉仙及徒弟董云仙等都是他培养出来的晋剧新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成才。他爱太原市戏剧学校任教期间,除了一般性授课外还培养出了像李月仙等唱做俱佳的人才,为晋剧教育事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1980年,在山西省第四次文代会上,时年已80岁高龄的马兆麟被选为省文联委员和省剧协理事。他激动地热泪盈眶,献出了70多个濒临失传的老剧本,这些都是他用尽心血收集、整理、手抄的,为晋剧艺术的传承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他所开创的晋剧马派艺术有一种有风骨的声腔,犹如唐诗里的边塞诗,又恰似宋词里的豪放派,腔中意境,正如铁马秋风一般爽朗,长河落日一样豪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