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东北的三个不同阶层

东北的三个不同阶层

东北的三个不同阶层唐山烧烤店打人登上热搜,办公室的小姐姐气愤地说:“这帮人真可气,和东北人一样。”之后给东北人贴上,假豪爽,打老婆,爱打架等标签,我听着并没有搭话

唐山烧烤店打人登上热搜,办公室的小姐姐气愤地说:“这帮人真可气,和东北人一样。”

小姐姐之前是在东北做生意,确实被坑得不轻。之后给东北人贴上,假豪爽,打老婆,爱打架等标签,我听着并没有搭话,她并不知道我就是东北人。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其实东北人有三个不同阶层

社二代,工二代和精二代。

第一份工作

1、社二代,最愿意打架的那波人

在俺的老家,有一群60后、70后,他们在80年代进厂工作,90年代受整体东北经济调整,变成了无业人员。

无业也得生活呀,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此开始混社会。

在90年代,俺还是少先队员,一群人约架。双方先是报号(说出自己认识哪个大哥),北头小海那是我大哥,南头小勇是我小舅。

那个年代的东北确实不太平,约架打架随处可见,游戏厅、网吧、市场甚至是学校操场。

笔者亲自经历过,人在学校坐,门口搬砖飞的精彩事件。学校的小混混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门口打了起来。

打架,轻则拳脚棍棒,重则片刀气枪,有人说就没人管吗?有呀,但是那时法治还不健全,抓紧去几天教育一下就放了,而且很多时候都是80后,当时只有10几岁。

说到重点,这些80后的父母都在混社会,不良的家庭风气得到了保留,疏于管理棍棒相加更是家常便饭。

小学同学,因为打架被他爸拿着棍子在校园里面打,让其跪在讲台上说再也不打架了。

讽刺的是这个父亲在社会上人称浩哥。年代如此,家教如此。

叛逆+棍棒+家庭环境差=混社会

这些80后被称为社二代,随着时间推移,90后也有一部分走了80后的老路。

那个被打的同学初中没毕业就混社会了,前几年开了烧烤店,生活恢复到正轨。

与社二代对应的是工二代,大家都是社会底层,但工二代的命运要好一点。

很多人相亲要求父母有退休金,说的大部分就是这个群体。

工人开工了

2、工二代,底层容易受欺负的那波人

这个阶层的人多为打工或者在工厂,当然也是东北主流人群。

笔者是一个纯纯的工二代,父亲从18岁进厂,55岁退休,在工厂干了一辈子。

母亲在前述提到的90年代初下岗了,每天靠摆摊补贴家用,直到50岁。

笔者小时候被抢过钱,被打过,有些亏吃了也没办法。

父母也常常告诫,不要惹事,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比社二代更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让工二代从小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

打架,这波人很少参与,俺们也不想一辈子打打杀杀,读书考大学才是梦想。

最终,少部分人初中毕业就走入了社会,更多的人考入了大学,成为当代东北的文明人。

北漂、上漂、广漂、深漂的白领们也大多数人来自这个阶层。

我们没有社二代的流氓气,说话相对靠谱,也不打打杀杀,乐于助人,勤勉做事。

相对于工二代来说,精二代更有代表性。

阶层社会学_社会各阶层_阶层社会结构

勤劳的人民

3、精二代,东北权贵“纨绔”子弟

这个阶层主要是工厂领导的、当官的、90年代初做生意的孩子。

家境殷实,社会地位较高,他们住着高档楼,穿着阿迪耐克,出行专车接送。

这些80、90后也是不安分那波人,打架,逃课上网。他们有的喜欢行侠仗义,有的喜欢欺负弱小。出了事,都有父母摆平。

学习好不好也无伤大雅,高考并不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大多数人都是出国读书。

长大后的精二代要么继承父业,要么独自创业。让社二代为自己保驾,让工二代为自己打工。

后记

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东北人遍布3个层级,能不能接触,稍微了解一下家庭环境。

不要拿你见过的东北人去衡量整个东北,哪个地方都有坏人,哪里都有好人。你怎么看?

“听不同的故事,多点点右上角的关注”

上一篇: 社会事业都包括什么?
下一篇: 学报告 明方向·专家谈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