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房山区教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教育改革,勇于创新,在全国率先创建无缝教育系统,即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体系,着力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构建以终身教育为引领的大教育发展格局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调研背景:
近年来,房山区教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教育改革,勇于创新,在全国率先创建无缝教育系统,即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体系,着力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构建以终身教育为引领的大教育发展格局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人民论坛组织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深入房山教育一线,对此进行专题调研。
十年探索,房山率先创建无缝教育系统
十多年来,房山教委始终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注重思想引领和顶层规划,对幼、小、中、职、成教育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在体制、机制建立,体系构建,发展模式和对外合作方面不断创新,在国内率先构筑“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无缝教育系统,通过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维体的教育体系,实现了房山教育系统性、示范性、指导性、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所谓教育社会化,即指教育由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层面,对人的培养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完成,这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而社会教育化,则是指学校教育发展与社会教育发展实现共生、联动,即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构建整个教育资源的互通、互联、共享机制。房山在探索实践“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家庭、行政督导管理等功能,调动和利用一切具有教育影响的力量,着力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实现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的目标。
目前,除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老年教育改革之外,房山区还在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创建、乡镇成人学校业务指导、社会化考试服务六大领域进行全面深化;以“统筹、整合、合作、贯通、共享”为工作理念,推进教育系统整体改革,形成大教育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房山实际的创新、改革、发展之路。
两大亮点,房山实现教育资源共融共享
亮点一:多渠道、多层次、多维体的有效联动。
多渠道发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房山区统筹协调和整合调动了妇联、工会、科协、文委等各方力量,共同助推房山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体系建设。妇联积极参与做好家庭教育活动的配合,组织开展“学习型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等活动,满足家庭的多元化需求,使社会成员充分认识到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了科学的家教观。文委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整合文化、艺术、科技等行业领域内资源,将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发展为基础教育、职成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心或培训基地。工会发挥团体组织力量,将民间艺人、名师专家等社会优质专业人才,请进各乡镇社区成人培训基地及中小学校,有效增强房山区各种师资力量,实现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助力房山终身教育的发展,以此提升房山教育整体水平。
多层次联动,形成覆盖全年龄段、多社会群体的教育网络。房山区积极推进教育社会化,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小、中、职、成各类教育共同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中心开花、学前教育和职成教育两翼齐飞的局面。学前教育在北京市率先完成了乡镇中心园体制改革,公办园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走在北京郊区和全国农村地区前列;职业教育解决了“三校三制”历史问题,保留的两所均成为了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破解成人教育体制的难题,在各个乡镇均建立起具有独立法人的乡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并全部达到市级示范校的标准。构建起以成教中心为龙头、23所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以村校和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成为首批国家级职成教育示范区;建立起学习型房山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成功争创了北京市学习型示范区。
多维体运作,构建社区、学校、家庭在内的全方位教育系统。房山区面向社区居民、家长团体和教师队伍等,开展了多种培训,实现了社会化教育。面向社区居民的各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培训课程丰富多样,提升了村民技能水平和整体素养,丰富了精神生活。面向家长团体建立的家长学校,通过落实《家长学校教学大纲》,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推进“家校联盟体”建设,切实提升家长的家教知识和科学教子水平,实现家、校、社会共同育人。面向学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对内建立中小学学校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对外开展与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引入,提升在教育科研发展、课程建设、互动教研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亮点二:系统性、示范性、指导性、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展示系统性。房山教育坚持以完善人格、增强体质、提升技能、培养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目标,构建了科学、艺术、体育等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房山科技活动中心,建有房山科普体验馆、4D影像室、机器人模型室等,学生可亲身体验和操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河北中心小学开设有古诗诵读和太平鼓、山梆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课程,积极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房山五中,将教室过道巧妙布置成学生的阅览区,为孩子们营造了阅读氛围,推进落实了“大阅读项目”,此外,还提出并践行了“体育六大目标任务”、“艺术教育三个目标和六个实施途径”。这些共同构筑了一个融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在内的多元化教育体系,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接受熏陶,身心健康地成长,素质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建成代表性培训基地,凸显示范性。房山区建设了一批有特色、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以阎村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为代表,开设了茶艺班、瑜伽班、戏曲班、面点班等10多门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并建成2148平方米的种植实训基地,充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提升了自我价值。房山区共建成23所成人学校和培训基地,带动了周边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单位的建设,建成覆盖全区的终身学习网络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搭建了全区互通互联的智能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基地模式成熟,对于各地开展成人教育、开展社区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打造乡村教育联盟品牌,注重指导性。为整合房山教育资源,实现山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补齐山区教育“短板”,激活全局,房山以北京市教育“十三五”规划和北京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教育改革政策为基础,由北京市教委和房山区政府整体统筹,借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高校资源,分别建立“房山区南沟乡村教育联盟”和“房山区北沟乡村教育联盟”,实现了房山中西部教育资源共享。乡村教育品牌联盟对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典范,指导性较强。
培养现代新型教师和学生,强调针对性。传统的学校教育重理性轻感性,重结果轻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现象普遍;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材为重点,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学习模式及学习成效均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需要。房山区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强调针对性,注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学习借鉴其他优质学校的教学、备课等具体业务。同时,也重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作用,通过在学校开辟种植园、将当地旅游资源如圣莲山写成圣莲教育计划书编入课程、开展机器人模型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多种实践手段来达到教育目的,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师和学生。
整合各类教育场所,重视开放性。房山区本着“过去教材是孩子的世界,未来世界是孩子的课堂”的理念,强调要把生活、社会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各部门各行业,为教育领域开“绿灯”,实现教育资源共融共享。以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实验学校为例,孩子们可进入附近核工业基地博物馆学习、参观,也可以担当小记者深入社区采访原核工业基地的科研专家、学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此外,房山区开放职业学校汽车、印刷、根雕等7大专业实训基地,乡镇成校实训基地(阎村、史家营等乡校“青少年实习实训基地”已正式挂牌运行),服务中小学校外实践的功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实践体验空间拓展,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教育氛围。
五点启示,房山彰显深化教育改革成果
第一,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需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主动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房山区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系统、务实的顶层设计,以大教育观、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做心中有人的教育”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体系、机制的创新,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抓住教育的实质,注重人的素质提升,为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作出切实努力,使房山教育展露出强劲发展势头,为房山由教育大区走向教育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统筹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房山教育以促进大教育发展为宗旨,以坚持“五服务五促进”(服务房山产业转型,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服务城市化进程,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服务文化发展,促进新农村文化繁荣;服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青少年实践体验空间扩展;服务学习型房山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新变革)发展为方向,通过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房山区内各行业、企业,输送大量技术、创新人才,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共生与联动,主动适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紧贴房山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帮助房山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房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第三,打造教育品牌,创新社会治理。新形势下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维护权益、改善民生、赢得民心,房山区积极发挥了教育在社会治理中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通过打造“乡村教育联盟”、“一镇一品”、“弱势群体居家就业网上开店技能培训”等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实现了区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了新型市民文明教育体系,促进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服务于城市化进程。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思维,探索了符合房山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使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开新局面,实现房山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推进。
第四,提升全民素质,构建学习型城市。我国一直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房山区在探索实践“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过程中,依托终身教育、终身服务和学习型组织工作体系,通过搭建现代信息技术体系,联合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氛围,使房山区城市发展有了一个广泛而深厚的人力资源基础,提高了房山区域软实力,对于“智慧房山”的建成、学习型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第五,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抓牢五大发展理念。一地教育生态环境决定着该地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房山教育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完善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体系,实现贫困山区与城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构建了社会一切有效资源都服务于教育的生态环境,使房山教育摆脱落后地位,实现跨越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