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种芹人曹霑画册》,早在1988年就得以披露,却一直不为公众熟知。画册曾先后三次经专家组鉴定,如今再次走入学术视野,不仅成为现阶段曹红学研究的热点,也在媒体公众领域引发了较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016年9月7日,北京曹雪芹学会、贵州省博物馆曾在北京曹雪芹文化中心举办“《种芹人曹霑画册》品鉴会”,经过孔祥泽、朱良志、张俊、段启明等专家鉴别,通过对画册上题诗人、题诗、印章、画风、闲章、落款等内容进行对比论证,判断画册确为清代乾隆时人所作,认为对画册的真实性应予以认可。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曹雪芹故居在哪)
学者多认为,画册第六幅《西瓜图》曹霑题诗页中的书法笔体,与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的题壁诗笔体有明显的相同之处,其中“摘”“多”“人”等字用笔基本一致。结合北京曹雪芹学会此前对曹雪芹故居题壁诗、曹雪芹书箱子、《废艺斋集稿》等文物文献进行的一系列考证,《种芹人曹霑画册》也应被视作曹雪芹研究证据链的一部分,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畴中来。
《种芹人曹沾画册》长31.5厘米、宽29.4厘米。全册共纳有设色写意画八幅,每幅画均在左侧附有题诗页。画页与诗页,粘连成帧,八帧粘连,折页成册。画册材质为绢,诗页材质为纸。画册的木质封面系后来装订时所加,贴有绫质行书题签“种芹人曹沾画册”,落款为“光绪壬辰年秋月忘忧山人玩”。
从其书法书法作品来看,曹雪芹明显受董其昌影响较深,用笔却稍显粗鄙臃肿,而缺少董之灵动。仅八副作品,但其书风多变,足见其人不拘一格。观曹雪芹写意画的风格应该是学明代陈淳和八大山人简笔一脉的,与八大山人早期的写意画有几分相像,画的格调很高。总之,其画胜过其书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