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共和国永远的铭记。
饮水思源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饮水思源的近义词是什么)
红都瑞金,一个光荣、神圣的名字,每当提起这个名字,总是让人内心很温暖、很自豪。
春到瑞金,行走在城区国道,排排灯杆上都打着一个别致的名字——“瑞京”,这是特殊的历史称呼。在这里,当年仅24万人口的偏远县城,历经战争的血与火,孕育出国家的雏形。日前,记者走进“红色故都”瑞金,追寻红色足迹,回望红土地上的光荣岁月,近距离聆听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展开的治国安民伟大预演。
▲红井。
共和国的摇篮
沐浴着新春阳光,跟随叶坪革命旧址群讲解员邓张珊的脚步,记者步入红军广场,参观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树木苍翠,河流依傍,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邓张珊介绍。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中央政权,瑞金由此被称为“红色故都”。这里没有巍峨的宫殿,只见朴素的泥墙;没有精致的器物,只有简陋的居室。这座村庄里的“首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初心。
青山埋忠骨,高塔忆英魂。在红军广场,抬头就可以看到红军烈士纪念塔,塔高13米,状如炮弹,寓意“党指挥枪,枪杆子里出政权”。塔身四周镶嵌着无数粒小石块,象征着纪念塔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凝聚而成。塔座四周镶着十块碑刻,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题词内容深切缅怀革命烈士,指明前进方向。塔的正前方地面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高塔和文字,表达了苏区军民对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瑞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当年24万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3万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66名,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前,瑞金人民一共认购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78万元,支援粮食25万担,连同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瑞金支行的2600万银元,全部奉献给了中国革命……
90年后,叶坪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勇当模范,尽锐出战、担当实干,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脱贫“答卷”。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瑞金市叶坪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
群众路线的发源地之一
一口红井,顾念苍生。在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题目叫作《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就是红井的故事。如今,“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成为“饮水思源”的同义词,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而瑞金也凭借红井,成为我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红井的故事,就是当年领袖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个生动例子。红井革命旧址群讲解员梁霞告诉记者,当年的沙洲坝干旱缺水,田缺水灌溉,人缺水饮用,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落后。1933年9月,毛主席带领大家开挖水井,没几天,一口深约5米、直径85厘米的水井就挖好了。为了使井水更清澈,毛主席还亲自下到井底铺砂石、垫木炭。从此,沙洲坝群众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井水润心,恩情难忘。1950年,沙洲坝的乡亲们将水井进行了整修,取名“红井”,并立碑于井旁,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思念。
▲客家山歌《瑞金有个沙洲坝》讲述了红军为瑞金村民挖井取水的故事。在红军的帮助下,沙洲坝村民喝的“脏塘水”变成了“清泉水”,家乡也迅速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视频|新华社
在红井旁不远处,有一所列宁小学。战火纷飞,苏区仍然全力维护一张张宁静的书桌,虽然物质条件极为匮乏,但普遍办起了列宁小学。
列宁小学对学年设置、组织编制、课程科目、修业年限都有详细规定,而且因材施教,寓教于乐,采用了启发式、提问式,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师资不够,就创办师范培训教育;没有校舍,就把祠堂腾出来当教室;没有桌凳,就用门板砖头搭起台子当课桌;没有课本,就组织人员专门编写……苏区大部分适龄儿童都得到免费上学的机会,每个村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据统计,1934年1月,仅江西、福建、粤赣三省就有列宁小学和劳动小学3052所,学生89710人。
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从光荣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向心合力。今日的红都瑞金,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民生实事,奏响了作风建设的“新长征组歌”:打通多条城区断头路,16所城乡学校同时开工建设,全面改造背街小巷……如今,瑞金扎实推进城乡学校、文化艺术中心等民生工程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家住沙洲坝的红军后代杨小春欣喜地说:“众多红都干部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凝心聚力抓项目、办实事,为苏区干部好作风注入了新内涵。”
▲叶坪旧址群。
中央苏区的核心
坐落于沙洲坝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造型独特,从高空往下看就像一顶红军的八角帽,寓意红军永远驻扎在这块红色土地上。
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群管理处负责人梁莉介绍,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达到鼎盛时期,先后统辖了13块比较大的革命根据地,它意味着民主政治制度得到空前发展,选举制度更加完善;它诞生了国家标志国徽、国旗和军旗等。
在这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连着中共中央局旧址。当年,瑞金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全国红军的司令部。在瑞金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山体上分别开辟了13个苏区的纪念建筑,当年,苏区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内,有一块全国苏维埃区域模型地图。从地图上能看到,当时各根据地都是遍布在农村,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体现。地图中最大的一块根据地,是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鼎盛时期面积为8.4万平方公里,人口有453万。
以瑞金为中心,全国的革命根据地存在时间不一,彼此之间难以联系,但正是这些遍布全国的火种,点燃了苏维埃运动的火焰,使得中国革命走向更大的胜利。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刘俊林介绍,瑞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苏区政权建设、红军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中国苏维埃运动指明了方向。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红色故事口口相授,让红色传统人人相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昨天光荣的今天更光荣,让过去先进的现在更先进……2020年,瑞金市决定创建“百红”工程(50个红色名村、30个红色驿站、20个红培示范基地),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瑞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石恒艮深情地说,下一步将在推动党的建设与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方面再发力,汇聚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图片均由瑞金市委宣传部提供)
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梁健
每次在瑞金叶坪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跟着讲解员唱《国际歌》,就会想起90年前那群充满理想信仰的人。
红都瑞金,初心之源。在瑞金这块神奇的红土地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上许许多多的“第一”,第一个国徽、第一面国旗,第一面军旗等等。在当年的血雨腥风中,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
90年后,当我们说起党的初心使命时,不由得会想起红都瑞金那段峥嵘岁月。今天,我们来到这块红土地,不难发现处处有共和国蹒跚学步时的脚印。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先后有众多国家部委等前来“寻根问祖”,修复其前身旧址,并建立本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瑞金革命旧址群,成为充满神奇、世人向往的红土圣地。
红都不朽,初心永恒。
红色基因需要一代一代赓续,英雄篇章正在一代一代书写。创建“百红”工程,建设红色名村、红色驿站和红培示范基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推动党的建设与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努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大力弘扬和传承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筑牢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永放光芒,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站在新时代欣欣向荣的红土圣地上回望,更能清晰地看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异常深厚和鲜明的足迹。
公房简朴范千秋
周景春
“昔日红都迹尚留,公房简朴范千秋;叶坪沙坝遥相望,谒者频来总乐游”。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重访瑞金时,所作诗中描写的叶坪、沙洲坝是瑞金最神圣的地方,留下了最密集的革命旧址群。辉煌的中央苏区历史给瑞金留下了众多独特的革命遗址以及精神文化遗产。瑞金现保存着126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拥有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红军烈士纪念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红井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保单位22处,县(市)级文保单位27处,这些珍贵的文物以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罕见。这些革命旧址主要分布在叶坪、沙洲坝、云石山等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长达近六年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把井冈山精神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延续着由井冈山斗争开辟出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进行了一场“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伟大预演。尽管是局部执政,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伊始,就具有国家政权形态。包括建立比较完备的国家政权机构,实行精干高效的国家管理机制;确立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及其政治、经济制度,保障苏维埃国家政权的运转;创立独特的国家法律体系,使政权在法律轨道上开展有序活动;领导苏区军民开展各项社会改革和经济文化建设等。为日后新中国形成以党的坚强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各项制度打下坚实基础。此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中砥砺前行,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了完备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政权机构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法律体系等等。
苏区精神是值得永远传承的红色基因。近年来,瑞金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坚持以红色历史启迪人、以红色基因激励人、以红色文化教育人,让纪念馆成为受孩子们欢迎的“第二课堂”。在这里,一个红色旧址就是一个思政大课堂,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革命传承的“活教材”。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没有忘记这片红色的土地。当年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的许多共和国将帅重访瑞金;50多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先后前来“寻根问祖”,续写红色家谱……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和挥手间的音容笑貌,都是绿叶对根的深情。
(作者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馆长)
党史链接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图片由瑞金市委宣传部提供)
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从井冈山向赣南进军。开辟了赣南和闽西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0年冬至1931年秋,红一方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也称中央苏区)。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的谢氏宗祠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同时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11月27日,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毛主席”的称呼从这里开始喊起。从此,瑞金成为“赤色首都”和全国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党和苏维埃政府在中央苏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卓有成效地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深入土地革命,开展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保障民主权利,改造社会环境,改良群众生活,苏区各项事业进行了开创性的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苏区工农群众精神振奋,处处欢声笑语。
1933年中央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迅速发展,设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和瑞金直辖县,共有60个行政县,面积达8.4万平方公里,人口453万(时称500万),红军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达到13万以上,成为全国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先后辖有13块比较大的革命根据地,统辖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纠集国民党50万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1934年4月中下旬,会昌筠门岭、广昌相继失守,中央苏区南北门户被打开,此时中央苏区形势恶化,中共中央决定实施战略转移。
内容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