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占据青幽并冀四州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刚刚平定北方强敌、幽州牧公孙瓒,一统黄河以北地区,就迫不及待地将目光投向了黄河以南,准备朝自己昔日的“发小”、割据兖、豫两州的曹操下刀子。为了争取舆论支持,袁绍派自己的主簿、“建安七子”排名第二的陈琳写了一篇声讨檄文,历数曹操多年来的罪行。
发丘中郎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谁官职更高)
▲陈琳位列“建安七子”
▲曹操对檄文也赞叹不已
袁绍公开揭发曹操盗墓
在檄文中,袁绍首先指责曹操挟持天子、专制朝政、杜绝言路、侮辱大臣等,然后以很大篇幅揭发曹操偷坟掘墓,并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组建“盗墓”正规军。“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遇隳突,无骸不露。”
▲讨伐曹操檄文
▲摸金校尉的标志
偷坟掘墓自古就人神共愤
袁绍为何对曹操盗墓一事大书特书呢?首先,挖坟掘墓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天人公愤的事情;更何况两年前刚刚灭亡的董卓也经常盗墓,《后汉书》记载,董卓被十八路诸侯逼迫逃离洛阳时,命吕布等部将“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袁绍此番揭发曹操盗墓,实际上就是希望世人将董、曹归为一类,群起而攻之。
更何况曹操掘开的还是汉景帝刘启同胞兄弟刘武的墓地,“七国之乱”爆发时,正式刘启在封国首都商丘死守,才为汉景帝争取了准备战争的时间,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当时有传言甚至要因此立刘武为太子。但如此一位立下大功的显赫王爷,曹操竟为了筹措军饷而让其曝尸荒野,怎么不让大汉朝上下人神共愤呢?
▲曹操掘了梁孝王的坟墓
▲关纯、耿武欲诛杀袁绍
袁绍也杀了不少忠臣名士
其次,袁绍也想狠狠的批评一番曹操的其他罪行,但思来想去,但细想之下却又不敢大规模渲染。曹操的确杀了议郎赵彦等忠臣,但他袁绍的屁股也并不干净,他当初耍阴谋要夺取冀州这块膏腴之地,遭到了冀州牧韩馥身边长史耿武、别驾闵纯的坚决反对,后来这两位忠臣不也身首异处了吗?
曹操杀了“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的故九江太守边让,袁绍同样也杀了雄气壮节、义薄云天的另一名士臧洪。论职务,臧洪也曾任东郡太守,因施政有方而受到百姓拥戴,官声甚至还超过弃官而逃的边让。更何况十八路诸侯会盟联合讨伐董卓时,由于众人都不想当出头鸟而互相推脱,臧洪挺身而出上台主持会盟,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说,极大鼓舞士气。如此一位英雄,最后就是死在袁绍手中。
▲东郡太守臧洪
袁绍比曹操更不接受批评
最后,袁绍说曹操杜绝言路,使得兖、豫两州“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最没有资格提出批评的人就是袁绍。在袁绍面前,因为说话而身陷囹圄甚至丢掉性命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甚至袁绍身边的高级谋士提建议,只要不合其胃口,即便说的对,也会被下狱处死。
谋士田丰在袁绍平灭公孙瓒的战斗中多次出谋划策,出了大力。在攻打曹操的问题上,他建议利用己方兵多粮足的优势,采用分兵袭扰的战术,确保3年内就可稳胜;可惜袁绍嫌3年时间太长,不仅拒绝这一正确建议,还把田丰投入了监狱。后来官渡之战失败,证实了田丰的高明,袁绍却直接将其杀了,只因担心遭到田丰笑话。
▲田丰提议暂缓进攻
发表评论